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0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61.
《纪念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是美国南方作家威廉.福克纳最著名的短篇小说之一。在文本分析的基础上,并从题目、两极人物形象、情节以及深层叙事结构上对这篇作品中的反讽艺术进行分析,探讨这一叙事手法在表现主题和体现作品艺术价值方面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62.
作为一部描写校园生活的学者小说,《小世界》被誉为西方的《围城》。它通过文本的指涉和人物形象的塑造及夸张讽刺的笔法打造出一个学术界的"荒原",再现了当今西方学术界的不良风气,充分展示了在学术名利场中劳心者们的虚伪和世俗。  相似文献   
63.
作为马克·吐温的盛名之作,《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历来受到中外论者的偏爱,而其叙事结构和语言特征更是学界争论的焦点。本文以克林斯·布鲁克斯的悖论、反讽理论批评视角,探究了该部作品的叙事艺术。审视之后,不难发现,小说中蕴涵的悖论与反讽是营造整个文本的美学旨归。  相似文献   
64.
90年代小说的反讽意义形态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讽是中国20世纪90年代小说创作实践的一大显征。根据反讽的概念在90年代的演变和反讽艺术在创作实践中的体现,将这一时期的反讽学划分为四种意义形态:言语反讽、情境反讽、结构反讽和戏仿,据此分析90年代小说的反讽特征。  相似文献   
65.
东西对现实世界有着清醒澄明的洞悉,他善于用委婉幽隐的反讽叙事来冲击悖立的本真生活。他的反讽叙事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层面:言语反讽、结构反讽和情境反讽。他的反讽叙事不仅揭示了生存的艰辛与苦难,颠覆了亲情、友情和爱情等神话,颠覆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直指我们的心灵,对中国人当下的人性给予了犀利深刻而又不失诗意的剖析。  相似文献   
66.
自我主体问题是现代哲学的核心问题。十九世纪丹麦哲学家克尔凯郭尔基于主体的三级存在对施勒格尔的自我概念进行了系统性批判。在这个过程中,原本被克尔凯郭尔视为处于不稳定过渡阶段的施勒格尔式自我呈现出强烈的后现代性:没有直线历史、向未来敞开、全然他者的他异性。正是克尔凯郭尔对施勒格尔的批判与误读揭示了一种全新的、后现代的自我观的哲学起源。  相似文献   
67.
《酒国》是莫言创作的较为典型、成熟的先锋小说,虽然生不逢时,面世后没有引起多大反响,但先锋艺术成就不能忽视。《酒国》的先锋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虚构了一个欲望无度的"酒国"生活,创造了一个多重文本重复叙述的迷宫化的叙事艺术结构,有着显著的反讽风格,以及典型的"元小说"叙事策略与魔幻写作手法的融合等方面。  相似文献   
68.
本文通过对严歌苓的小说《白蛇》的叙事策略分析,论述了该文本采取了多种叙述视角及复调的叙述方法,并通过文本与民间故事《白蛇传》之间的互文及反讽效果的分析,折射了故事中的人物对自身身份的焦虑,以及对于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渴望,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对权威的消解和追求重建自我的主题。  相似文献   
69.
反讽是儿童图画书经常运用的一种重要叙事艺术,其依托于图文配置。反讽既指文字的修辞手段、图画的叙事技巧,也指图文配置的组织结构方法,其通常运用于情节、人物或主题中,与正面描述意义相左,或暗示或对照,反讽在推动故事情节的延展、塑造故事角色形象、深化故事主题三个方面都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0.
宁大治 《科技信息》2007,(28):217-217
《简·爱》向我们描述了一个现代版的《灰姑娘》,但与此同时,作者又在其中融入了浓浓的反讽意味。本文将运用文本细读的方式对其重新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