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8篇
系统科学   9篇
丛书文集   20篇
教育与普及   43篇
理论与方法论   1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93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102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我国刑法对环境犯罪认定采取的是过错原则,即环境犯罪的成立须具备故意或过失的罪过形态.但随着高度危险工业的发展,环境犯罪问题日益复杂化,单纯依照过错原则已不足以惩治和预防环境犯罪行为.为此,我国应借鉴英美法系国家刑法,在环境犯罪中规定严格责任原则.  相似文献   
12.
介绍青少年网络犯罪问题产生的背景及网络犯罪的特点,剖析青少年网络犯罪心理,通过对青少年网络犯罪实例的分析,提出预防青少年网络犯罪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龚仁彬  姚刚 《甘肃科技纵横》2005,34(5):127-129,124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今天的网络的可以说是一日千里,我们的生活方式也已经潜移默化地发生改变.只要坐在电脑前,轻松点入,你就可以与世界对话.但由于网络仍是新兴事物,所以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如网络法制不够健全,网络无法启动商业网络模式,网络通信仍然有不安全的可能,网络欺骗和网络犯罪的一定范围存在,这些都是网络的短时间普及带来的问题.网络的建设亟需诚信和法律.也只有诚信和法律,网络才能走出现状,网络才会走向健康,才能走向我们所畅想的21世纪的网络时代.  相似文献   
14.
“非法持有毒品罪”是在刑法典颁布10余年以后,首次出现在单行刑法之中。这一重要罪名被立法所确认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打击毒品犯罪的形势需要、履行国际法中关于禁绝毒品的国际义务的需求、打击毒品犯罪的刑事司法实践的需要和世界各国的立法实践对我国毒品犯罪立法的影响等是“非法持有毒品罪”得以出台的主要立法背景。1997年新《刑法》的颁布实施,使我国“非法持有毒品罪”立法得到了完善。  相似文献   
15.
本文全面而扼要地讨论了数据库系统的安全问题,并分别给出了应对措施和方针。  相似文献   
16.
修订后的刑法对单位犯罪的定罪及处罚原则、具体犯罪类型均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而刑事诉讼法关于单位犯罪的具体诉讼程序却未涉及。立法上的这一空白导致了单位犯罪案件适用程序上的混乱,不利于我国打击单位犯罪,实现刑法的目的。文章将针对单位犯罪不同于自然人犯罪的特点,探讨关于单位犯罪案件的立案管辖、主要立案材料来源以及单位犯罪案件立案的具体程序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我国现行反"洗钱"刑事立法有需要继续完善之处:洗钱罪的立法相对滞后,影响了对洗钱犯罪的打击;"洗钱"范围限定的过于狭窄,不利于对洗钱犯罪的惩处;与洗钱罪相关的法律规定不配套,惩治洗钱犯罪的效果不明显.本文建议对洗钱罪立法在以下方面加以改进:一是对洗钱罪进行修改,使其具有超前性;二是合理界定洗钱罪的行为方式,严密刑事法网;三是完善配套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8.
刑法罪过的心理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各国罪过理论的比较分析,发现在罪过研究中普遍忽略了情绪因素,而且各国对不同种类罪过的非难重点差异也较大。如果剥离罪过中的法律因素,剩下的主要就是心理内容,由此对罪过进行心理学的分析,在第一层面即罪过的共性中得出罪过的心理内容是知和情意的结论,使情绪有所依归;然后,对罪过的第二层面即罪过内部成分的组合方式进行深入考察,得出在刑法罪过中,知是基础,情意是主导,情意承载着刑法责任与非难的结论。最后,将我国的罪过放到知与情意所罗织的网络(模型)之中,发现疏忽大意的过失其实也存在着情意因素,并得出犯罪过失其实是情意的缺陷而非注意的缺陷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在博弈框架下对司法部门和环境犯罪行为者之间的惩治--破坏行为机理进行了分析,依据不 同的假设前提,建立了单阶段和多阶段的博弈模型,得出了博弈双方的均衡战略及关键因素对博弈均衡的影 响,并据此提出了惩治和控制环境犯罪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国际恐怖主义犯罪新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际恐怖主义犯罪的性质是严重危害社会的国际犯罪,而非纯正的政治犯罪。在国际实践中认定该罪,应当划清国际恐怖主义犯罪与战争、武装冲突的界限。惩治国际恐怖主义犯罪,关键是制定统一的反恐怖主义犯罪的国际公约以及在国际集体安全框架下进一步加强国家间的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