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8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19篇
教育与普及   33篇
理论与方法论   7篇
现状及发展   6篇
综合类   40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06 毫秒
241.
中国反应堆冷中子源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指出我国处于国防科学发展的关键时期,介绍了冷中子源系统在反应堆工程和物质科学研究中的特殊作用,分析了俄罗斯等国冷中子源系统的特点,提出了关于方案选择的一些考虑,介绍了我国反应堆冷中子源现状以及中国科学院在我国国防科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42.
秸秆反应堆技术是近几年引进的设施蔬菜上应用的先进技术,本文通过对不同内设置式反应堆的对比试验,找出适宜本县境内的设施蔬菜生产的最佳反应堆操作方式,便于在同类地区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43.
针对三峡大学校园河道求索溪水体污染严重以及水生态景观残缺的现状,在实地调查和监测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提出了“外源污染削减—底泥微生物修复—植物强化过滤带构建—河道水生态系统构建及景观优化—生态河道管理及维护”的校园河道生态修复治理思路和模式.介绍了该模式的设计理念和原则,在工程规划中提出了截污及补水、底泥微生物修复、水生植物修复、护岸的生态改造等具体工程,并给出了部分工程平面布置及效果图.该项研究拟为三峡大学及类似的校园河道生态修复工程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44.
吴晓光 《科技资讯》2014,(8):128-129
卫津河是天津市的主要景观河道,其污染情况一直是广大市民关注的对象。本文详细分析了卫津河污染的主要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处理措施,通过这些措施的采取,可以改善河道水体循环条件,构建健康的水生态,并对河道底泥起到关键的整治效果,从而改善河道污染状况,并为相似景观河道的整治工作提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245.
【目的】了解重庆长寿湖秋季底泥微生物多样性。【方法】通过16SrRNA基因扩增和测序分析了2017年9月长寿湖野猫岩、板桥、两河口、同心、堤坝等5个监测点底泥微生物的多样性和种类结构。【结果】汇流的微生物丰度比支流的更大,堤坝的微生物丰度最大;微生物组成与小区域内环境相关,板桥和同心微生物组成相似;长寿湖底泥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等微生物较为丰富,主要参与C,N,S及重金属元素的循环;环境因子中Pb和Cr的含量明显影响长寿湖底泥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结论】长寿湖底泥微生物组成受周边环境、重金属等污染因子影响较大,底泥中参与C,N,S等污染物代谢的菌群活跃,污染情况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246.
基于上犹江水库(崇义段)研究区28件底泥样对Cd、Cr、As、Hg、Cu、Pb、Zn、Ni等8种重金属元素的分析测试结果,按照现有环境地球化学等级标准进行评价,利用地质统计分析法和空间分析法,探讨分析重金属元素可能来源,为上犹江水库的开发和管理提供一些科学依据。上犹江水库底泥重金属含量与其周边土壤重金属含量相比,Zn、Cr和Ni元素相差不大,Cd含量相差最大;底泥环境地球化学综合等级总体是中度污染以上,主要存在As和Cd污染;底泥中Cd含量与Cu、As、Zn、pH显著正相关,而与Ni、Cr为显著负相关。本区重金属元素来源主要为地质来源,人为来源可能较少。  相似文献   
247.
通过探究不同浓度硫化物对黑臭河道底泥反硝化过程的影响,同时分析底泥细菌、反硝化菌和硫酸盐还原菌的响应变化,为强化底泥反硝化脱氮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研究结果表明:较低浓度的硫化物(8 mg·L~(-1))对底泥反硝化潜势无明显影响;适宜浓度的硫化物(40和64 mg·L~(-1))对底泥反硝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且浓度越高促进作用越明显;当硫化物浓度升高到96 mg·L~(-1)及以上时,还原态硫对反硝化过程起抑制作用,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明显.底泥经过一段时间的反硝化培养,细菌多样性以变形菌门、绿弯菌门、拟杆菌门为主;同时,底泥细菌总数明显增加,代谢菌群的nirS丰度比、dsrB丰度比分别为1.42%和0.05%,相较原始底泥(0.15%,0.19%),反硝化细菌增值明显,但硫酸盐还原菌数量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248.
ADS次临界堆芯动态特性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次临界反应堆依靠质子束打靶产生的中子来维持运行,其动态行为与普通临界堆不同.本文建立了铅铋次临界堆芯的动态模型,编写了相应的计算程序,验证了ADS中子动力学模拟的正确性.本文分别模拟了冷却剂入口温度和流量变化对次临界堆的影响.同时,模拟了不同加速器频率下,次临界反应堆的动态响应.结果表明,冷却剂入口温度和流量,均会影响次临界堆的安全运行;选择高频率的质子加速器可以保持次临界堆的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249.
采用亨盖特(Hungate)厌氧滚管技术从锦州湾受砷污染的底泥中分离纯化出3株具有砷(V)还原活性的硫酸盐还原菌,分别编号为S2、S3-11和S13.16S r RNA基因序列分析显示这3株菌分别与梭菌属(Clostridium)内的不同"种"之间亲缘关系最近.在As(V)初始浓度为1.0 mmol·L-1时,菌株S3-11可在10 h内还原23.4%的As(V),但当As(V)初始浓度增加到3.0或5.0 mmol·L-1时,菌株S2和S13则相对于S3-11展现出更强的砷还原能力,菌株S2甚至可以在7.0 mmol·L-1的砷环境中生长并在24 h内将14.2%的As(V)还原.菌株S2为严格厌氧菌,为直杆状革兰氏阳性菌,产芽孢,其细胞大小约为2.0μm×0.6μm,16S r RNA基因序列与梭菌属中Clostridium sporogenes strain JCM 7849同源性为99%.菌株S2可利用蔗糖、葡萄糖、甲酸钠、乳酸钠和乙酸钠为唯一碳源生长,生长适宜温度为30℃.  相似文献   
250.
水库的拦蓄作用显著改变了天然河流的输运过程,库区底部成为重要的碳积蓄场所.本文通过野外调查和实验测量,研究了官厅水库4个典型区域(近岸区、河口区、浅水区和深水区)底泥柱状样中碳的组成、分布特征以及累积现状.结果表明,不同区域底泥碳含量的差别较大,从大到小依次为近岸区(3.04%)河口区(2.48%)浅水区(1.52%)深水区(1.49%),其中有机碳所占的比例分别为64%、52%、56%和55%.四个区域间无机碳含量的分布没有明显差别,而有机碳含量差异显著.河口区底泥沉积受上游河流淤积作用的影响,有机碳含量随深度变化波动,而其它区域有机碳含量都表现出随深度逐渐减小的特点.受不同区域泥沙淤积、植被类型以及水动力条件变化的影响,底泥的碳埋藏率差别很大,分别为河口区(1300g/(m2·a))、近岸区(156g/(m2·a))、浅水区(70g/(m2·a))和深水区(40g/(m2·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