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4篇
系统科学   5篇
丛书文集   22篇
教育与普及   32篇
理论与方法论   8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35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91.
发现     
《科技潮》2013,(4):8-8
日本首次成功从海底可燃冰中提取天然气日本政府2013年3月12日宣布成功从蕴藏于爱知和三重县海域海底的"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中取得了天然气。这是全球首次通过在海底分解含有大量天然气成分的"可燃冰"取得天然气。自水深约1000米的海底掘进330米后即存在天然气水合物,  相似文献   
92.
本文拟用一种新的方法对反常气体所遵从的分布函数进行推导,并对各种重要的统计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93.
依据一种基于流体近似理论构建的简化模型,模拟计算了JET装置中的等离子体输运过程,考察讨论了离子温度梯度(ITG)模在反常输运过程的作用.计算结果表明,在低约束状态下离子的密度梯度整体平缓,反常输运由ITG模主导;当辅助加热功率增大到一定阈值后,在等离子体边缘将产生陡峭的密度梯度,这使ITG模在边缘区域受到强烈的抑制.  相似文献   
94.
<正>霍尔效应:此为电磁效应的一种,是美国物理学家霍尔于1879年发现的。在一个通有电流的导体中,如果施加一个垂直于电流方向的磁场,由于洛伦兹力的作用,电子的运动轨迹将产生偏转,从而在垂直于电流和磁场方向的导体两端产生电压,这个电磁输运现象就是著名的霍尔效应。产生的横向电压被称为霍尔电压,霍尔电压与施加的电流之比则被称为霍尔电阻。由于洛伦兹力的大小与磁场成正比,所以霍尔电阻也与磁场成线性变化关系。与量子霍尔效应相关的发现之所以屡获学术大奖,是因为霍尔效应的功能在许多技术设计中都十分重要。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很多电子器件的设计原理都来自霍尔效应,仅汽车  相似文献   
95.
从磁流体动力学方程组出发,用微扰法得出含反常粘滞、反常阻抗、环向磁场和垂向磁场的吸积盘的色散方程。在弱磁场情况下,数值计算结果表明盘内区存在1种不稳定的单调模式和3种稳定的单调模式,磁场对单调不稳定性表现为非稳因素。随着磁场的增强,单调模式消失,盘内出现4种轴对称振荡模式,其中两种振荡模式是脉动稳定的,环向磁场对其表现为非稳因素,垂向磁场对其表现为致稳因素;另两种振荡模式在波数比较小时是不稳定的,随着波数的增大,这两种模式也是脉动稳定的,环向磁场和垂向磁场分别对他们表现为致稳因素和非稳因素。  相似文献   
96.
论述有限长同心导体双筒终端边缘效应的高阻环补偿原理,并指出高阻环膜厚均匀性是获得有效补偿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97.
主要探讨了放缩法在高等数学极限证明,夹逼准则求极限,反常积分敛散性判定,正项级数敛散性判定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98.
在拖曳坐标系中,从反常的角度讨论了Kerr-de Sitter黑洞的霍金辐射.为了描述可观测的物理现象,我们忽略事件视界处的入射模和宇宙视界处的出射模来建立有效理论.结果表明,用来恢复事件视界和宇宙视界处的规范流和能动张量流精确地等于霍金辐射流.  相似文献   
99.
在我们周围,通常都存在着水分子。在空气中,一般物质表面都覆盖着一层水分子,当我们进行精细加工时就要考虑水分子的干扰。在纳米级空间中,研究水的形态是推进纳米技术的重要步骤之一。在极小的空间中,如果我们能够控制水的形态,那么,我们将会在开发新药和利用纳米打印机以及其他各种各样的应用中大显身手。  相似文献   
100.
疼痛的神经生物学--理解大脑机制及神经疾病治疗的机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元和突触具有可塑性,他们能够发生贯穿整个生命过程的长时程改变。研究这种长时程变化的分子和细胞学机制,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大脑如何学习和储存新的知识,而且还可以揭示机体损伤后病理变化的机制。我认为,一方面学习和记忆等生理学功能的神经机制可能与大脑在疼痛期间的反常或机体损伤相关的变化过程共用一些信号分子;另一方面,一些不参与认知学习和记忆过程的突触和神经元网络机制也可能与疼痛的病理过程相关。伤害性感受可以从脊髓传递到前脑并在不同水平受到调节。其中,前扣带脑皮质(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ACC)在痛觉的感受和调节中具有重要作用。我们的实验结果表明,ACC中的N-甲基-D-门冬氨酸(NMDA)受体依赖的、钙/钙调蛋白激活的腺苷酸环化酶(adenylyl cyclases,AC)(ACl和ACB)在慢性痛的表达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ACC还可以通过激活内源性易化系统影响脊髓背角的痛觉信号传递。这些结果为机体对损伤的生理反应如痛行为反应、情绪变化和不良记忆等提供了重要的突触和分子水平的机制。加强对疼痛机制研究,会带动中国的神经科学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