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232篇 |
免费 | 129篇 |
国内免费 | 128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26篇 |
丛书文集 | 251篇 |
教育与普及 | 141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33篇 |
现状及发展 | 38篇 |
综合类 | 600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4篇 |
2023年 | 144篇 |
2022年 | 136篇 |
2021年 | 222篇 |
2020年 | 128篇 |
2019年 | 138篇 |
2018年 | 71篇 |
2017年 | 109篇 |
2016年 | 161篇 |
2015年 | 186篇 |
2014年 | 384篇 |
2013年 | 321篇 |
2012年 | 391篇 |
2011年 | 399篇 |
2010年 | 397篇 |
2009年 | 384篇 |
2008年 | 342篇 |
2007年 | 349篇 |
2006年 | 239篇 |
2005年 | 198篇 |
2004年 | 198篇 |
2003年 | 202篇 |
2002年 | 193篇 |
2001年 | 187篇 |
2000年 | 133篇 |
1999年 | 130篇 |
1998年 | 82篇 |
1997年 | 71篇 |
1996年 | 73篇 |
1995年 | 73篇 |
1994年 | 70篇 |
1993年 | 54篇 |
1992年 | 58篇 |
1991年 | 49篇 |
1990年 | 45篇 |
1989年 | 52篇 |
1988年 | 28篇 |
1987年 | 26篇 |
1986年 | 15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47年 | 1篇 |
194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4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王爱国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12,34(5):762-765
针对姜家湾煤矿8213薄煤层综采工作面的地质条件,并结合8213薄煤层工作面现场连续观测矿压数据,应用相似材料模拟和现场实测两种方法对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及围岩运动规律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姜家湾矿8213工作面老顶初次来压范围是40~41 m,老顶周期来压是12~22 m,来压期间矿压显现强度平均在20 MPa左右,顶板运动范围为工作面上方6~23 m.这说明薄煤层工作面顶板的运动范围较小,工作面来压强度较低. 相似文献
62.
主要研究3维不可压Boussinesq方程解的正则性问题,运用能量估计的方法,证明了在BMO-1空间意义下涡度?×u的正则性准则.另外,用同样的方法,还证得在各向异性Lorentz空间下关于压力π的一个正则性准则.所得结果推广了已有的结论. 相似文献
63.
64.
纳米硅薄膜的压阻效应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固体纳米材料已被认为是当前极有发展前景的一种人工功能材料.许多先进国家皆已把它列为21世纪重大课题而给予重视.我们使用了常规的PECVD薄膜沉积技术已成功地制备出具有纳米相结构的硅薄膜(nc-Si:H).由于纳米硅膜是由占体积百分比X_c≈50%的细微晶粒(d=3~5nm)及X_I≈50%的晶粒界面所组成,已发现大量界面组织的存在对nc-Si:H膜的结构和物性产生重要的作用.业已观测到,nc-Si:H膜中的界面是由细微晶粒的无规排列 相似文献
65.
针对便携式发电机的特殊要求,给出了一种能够满足宽压和宽频输入的整流电源的设计方案。为了使系统获得良好的稳态和动态性能,在系统中加入了反馈控制和前馈控制相结合的复合控制。实验证明,该系统不仅能够适应宽压和宽频输入,而且在输入电压和频率大幅度变化时仍能稳定可靠地工作。 相似文献
66.
为了研究页岩储层非稳态渗透率测试方法,对国内外脉冲衰减法和压汞法相关文献进行了广泛深入地调研。详细阐述了岩芯柱脉冲衰减法、岩屑脉冲衰减法、脱气法三种脉冲衰减渗透率测试方法的实验原理、数学处理方法、影响因素、适用条件和存在的问题。针对压汞法,给出了基于不同理论的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岩芯柱脉冲衰减法具备较高的测试效率和精度,能够测试不同围压条件下的储层渗透率,为页岩储层原始条件下的渗透率测试和应力敏感性研究提供了有效手段;岩芯柱脉冲衰减法对实验仪器和样品制备要求严格,适用于室内对页岩等致密储层进行精密的渗透率测试,且数学处理上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以区分基质和天然裂缝的作用。岩屑脉冲衰减法不受样品形状限制,缩小了样品测试尺寸,理论上能够避免天然裂缝的影响,为页岩储层基质渗透率测试提供有效手段。脱气法和压汞法精度相对较低,测试结果可作为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67.
针对松辽盆地青山口组一段页岩油藏19块岩样,开展高速离心和核磁共振实验,建立了储层可动油评价方法,揭示了目标页岩油藏可动油特征;结合高压压汞实验和扫描电镜实验,从孔隙结构角度分析目标油藏可动油特征的原因。结果表明:随着渗透率降低,实验岩心T2谱右峰比例减少,可动油变少。区块一岩心可动油百分数平均17.88%,区块二岩心可动油百分数平均14.56%;不同渗透率岩心均含有一定量微米级渗流通道,两区块岩心中微米喉/缝控制的可动油分别为9.34%和5.7%;0.10~1.0微米喉道控制的可动油比例较低,区块一平均为4.05%,区块二平均为3.22%;小于0.1微米喉道控制的可动油比例区块一为4.49%,区块二为5.64%。高压压汞表明目标页岩油储层基质喉道非常小,主要喉道分布在5纳米~30纳米之间,6块岩心平均喉道半径为30纳米;扫描电镜结果表明,目标页岩油藏基质致密、喉道小,多数孔隙呈孤立状,部分储层发育裂缝隙、间裂缝等微裂缝,非均质性强;储层发育一定比例微裂缝,因此离心力较小时能驱出一定量的原油,但储层基质整体致密,喉道小,导致其总可动油比例较低。 相似文献
68.
为了消除铸造铝硅合金中的孔洞、疏松等缺陷,改善合金组织,提高合金性能,采用基于多道次局部小变形累积致整体成型的楔形压制工艺,对通过重力铸造方法制备出直径为Φ328mm的AI-Si管坯,进行楔形压制.通过金相组织、室温拉伸、布氏硬度和SEM等手段,研究了楔形压制的规律及合金的组织与性能的演变.结果表明:管坯中的孔洞显著闭... 相似文献
69.
基于多孔介质理论所建立的不可压饱和多孔介质热一流一同耦合模型,对于一端同定、绝热和不可渗透,另一端受机械和温度载荷联合作用且可自由排水的多孔弹性柱体,利用分离变量法和拉普拉斯变换推导给出了热局部非平衡下多孑L弹性柱体拟静态问题的一般解析表达式.最后,针对阶梯机械和温度载荷联合作用的情况,数值研究了不同参数下温度载荷对固相变形和有效应力、流体速度和孔隙压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流固两相热扩散系数的比值较大和两相间热交换系数比较小的情况下,热局部平衡和非平衡下有关结果之间的差异在初始阶段是非常明显的. 相似文献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