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38篇
  免费   198篇
  国内免费   529篇
系统科学   97篇
丛书文集   305篇
教育与普及   935篇
理论与方法论   177篇
现状及发展   65篇
综合类   7086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60篇
  2022年   137篇
  2021年   173篇
  2020年   121篇
  2019年   102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73篇
  2016年   106篇
  2015年   143篇
  2014年   402篇
  2013年   307篇
  2012年   370篇
  2011年   442篇
  2010年   349篇
  2009年   400篇
  2008年   536篇
  2007年   460篇
  2006年   396篇
  2005年   399篇
  2004年   337篇
  2003年   378篇
  2002年   359篇
  2001年   330篇
  2000年   258篇
  1999年   242篇
  1998年   206篇
  1997年   192篇
  1996年   191篇
  1995年   176篇
  1994年   175篇
  1993年   152篇
  1992年   137篇
  1991年   103篇
  1990年   90篇
  1989年   71篇
  1988年   49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2篇
  1957年   4篇
  1947年   1篇
  194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41.
基于动态递归模糊神经网络的动态系统辨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模糊系统和神经网络由于具有逼近任意连续非线性映射的特性而广泛应用于系统的辨识和控制,但是传统的模糊神经网络是一种静态映射,不适用于动态系统的辨识,而现实工程中的控制对象反映的是系统的动态行为.为了提高动态系统的辨识精度,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动态递归模糊神经网络,并根据动态递归神经网络的数学模型推导其动态反向传播学习算法及其改进算法.仿真结果表明:由于动态模糊神经网络的辨识过程同时利用了系统的当前数据和历史数据,对动态系统的辨识,特别是对具有纯时间延迟动态系统的辨识,较传统模糊神经网络在辨识精度和稳定性方面具有更好的效果.同时,确定网络权值和隶属函数参数初始值的方法可使动态系统的辨识过程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142.
高灵敏度离子分子的吸收光谱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介绍了光外差-磁旋转-速度调制吸收光谱技术对离子分子的研究,该技术综合了光外差光谱技术、磁旋转光谱技术和速度调制光谱技术三者的特点,形成可以对离子分子高灵敏度测量的光谱技术.该技术不仅保留了速度调制光谱技术对离子分子选择性探测的特点,避免了来自中性分子光谱线的干扰,同时利用光外差光谱技术降低来自光源的幅度涨落噪声,消除放电过程的干扰,再结合磁旋转光谱技术可以对顺磁性分子进行选择性测量以及进一步提高测量信噪比.介绍了光外差-磁旋转-速度调制光谱技术的基本原理、实验方案以及对N2+,CO+,H2O+等离子分子的测量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43.
合成了两种新型Cu(II)-邻菲咯啉-丁二酸三元配合物, 即[Cu(phen)2L](H2L)*5H2O(1)和[(phen)2CuLCu(phen)2]L*10H2O(2), 它们均属三斜晶系, 空间群为P1(no.2), 晶胞参数分别为(1)a=10.282(3), b=12.141(3), c=14.233(4) (A),α=78.55(2)°,β=76.50(2)°,γ=84.29(2)°,V=1 690.7(9) (A)3,Z=2,R=0.102 1,wR2=0.138 7;(2) a=12.943(2),b=14.436(2),c=17.974(3) (A),α=75.128(9)°,β=69.030(9)°,γ=69.02(1)°,V=289 6.2(9) (A)3,Z=2,R=0.097 6,wR2=0.224 0. 结构分析表明,每个Cu原子与分属于2个邻菲咯啉配体的4个N原子和来自丁二酸根的2个O原子形成配位数为6的畸变八面体CuN4O2. 配合物(1)中配位分子间通过芳环堆积作用形成平行[011]方向的一维超分子链,超分子链之间通过结晶水分子的氢键作用形成二维层,并进而堆积形成一维隧道和三维骨架,丁二酸分子和其余结晶水分子位于隧道内. 配合物(2)中丁二酸根桥联的双核配阳离子借助芳环堆积作用形成平行于(010)面的正电性二维层, C4H4O42-离子和结晶水分子位于正电层之间并形成负电性二维网络层.  相似文献   
144.
在测定了BmNPV—Ch(中国株)和HaMNPV vp39基因序列的基础上,推导出相应的氨基酸顺序,并与AcMNPV、OpMNPV、LdMNPV、BmNPV—Ja(日本株)的VP39蛋白的氨基酸顺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已知的各种杆状病毒中,VP39蛋白是一个保守性较强的蛋白质,Bm—NPV—Ch VP39蛋白与AcMNPV、OpMNPV、LdMNPV、BmNPV—Ja和HaMNPV VP39蛋白的氨基酸同源性分别是93.7%、58.2%、39.9%、97.1%、92.8%。HaMNPVVP39蛋白与AcMNPV、OpMNPV、LdMNPV、BmNPV—Ja和BmNPV—Ch VP39蛋白的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7.3%、59.0%、40.2%、93.1%、92.8%。通过氨基酸亲水性分析比较,探讨了VP39蛋白结构与杆状病毒进化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5.
有机物偏心因子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根据Riedel蒸汽压方程确定偏心因子计算式形式的基础上,利用物质偏心因子的献数据.通过非线性回归得出了物质偏心因子关联式;计算了210种有机物的偏心因子,该关联式总平均误差为2.46%.计算准确性优于目前献各种方法.  相似文献   
146.
采用Faraday光谱方法,系统研究了交流(Zeeman调制)、直流(光强调制)磁场下,NO2气体分子的光谱信号随外加磁场的变化关系.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表明,NO2分子的光谱信号与外加磁场呈线性关系,由此提出了一种NO2分子Faraday效应磁强计,预期可以测量5×10-3~100 mT,DC-1 MHz范围内的磁场,并具有良好的线性度.  相似文献   
147.
由于亚稳态分子PCl(b~1∑~ )可望成为化学激光工作物质,近十几年来,许多学者对这一分子做了不少工作.Coxon和Wickramaaratchi通过Ar(~3P_(0.2))与PCl_3的反应观察到了PCl的b~1∑~ →X~3∑~-△υ=0和A~3∏→X~3∑~-的发射Bielefeld和Setser等人测定了PCl(b~1∑~ )的辐射寿命及部分小分子对PCl(b~1∑~ )的猝灭速率常数.本工作利用Ar(~3P_(0.2))与PCl_3的反应,在流动体系中制备了清洁的亚稳态分子PCl(b,υ′=0)源;首次测定了20多种多原子分子对PCl(b,υ′=0)的猝灭速率常数,并讨论了影响猝灭的某些因素.1实验实验中用到的装置,前人已做过详细的描述.亚稳态原子Ar(~3P_(0.2))通过阴极放电产生,放电电压在300~400V之间,电流1~2mA.PCl_3由放电管下游的第一个试剂入口加入,猝灭试剂由第二个试剂入口加入.反应管设有两个观察口,用作光谱测量,反应管内的总压为3.5×10~2Pa左右,抽速为40~50m/s,猝灭测量采用定点法,使用的公式为  相似文献   
148.
陈誉华  宋今丹 《科学通报》1997,42(16):1773-1776
内质网分子伴侣Grp(Glucose regulated protein)94属HSP(Heat shock protein)90家族,是正常细胞内质网腔中含量较丰富的蛋白质,在多种应激条件下其表达水平可明显升高。Grp94的主要功能是参与由内质网合成的蛋白质的折叠装配和跨膜转运。人Grp94编码基因的cDNA长度为2780bp,与编码基因相比,它的两个假基因均有不同程度的插入、缺失与点突变。这些结果均是从非癌细胞研究中获得的。在癌细胞研究中了解到,肿瘤细胞中  相似文献   
149.
分子系统学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明  王小明 《大自然探索》1997,16(1):48-51,20
本文从生物多样性的研究与保护角度,介绍了分子系统学的产生与发展以及分子系统学中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50.
设想有一微型提桶.内表面是油性斥水的,外面轮箍吊着的是可湿的、斥油的绳子。这个桶真小──大小仅能容纳一个小小的油性分子。更为特殊的是,在桶上连接着一组原子,当桶装满时它们就能发光──不过仅当装的是某种类型的分子时才发光。这个亚微观的提桶,是称作“超分子”──特意制成特定形状的大分子的一个例子。近几年来,化学工作者已学会把一些独特的分子塑成各种型式,包括从微型宝塔开始直到世界上最小的手镯。这些分子引人入胜之处还在于它们很实用。在密歇根州立大学,作者的研究组一直在设计能够捕捉和检测通常污染环境的各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