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7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3篇
系统科学   110篇
丛书文集   2篇
教育与普及   163篇
理论与方法论   51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36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4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91.
机载武器及其运用方案优化选择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聂光戍  ZHANG An  刘晖 《系统仿真学报》2008,20(11):2840-2842
提出了一种机载武器及其运用方案优化选择的数学模型,用以根据作战任务条件和目标,对地面机载武器挂载进行规划以及为作战中机载武器对目标的分配进行决策.该数学模型包括以下几个子模型:武器运用方案条件指数,武器运用方案性质,武器存在、完好性及准备性,武器运用方案相对有效性,最优武器运用方案的形成.基于模型在Matlab/Simulink平台下编制仿真软件并进行算例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机载武器及其运用方案优化选择数学模型能自动的确定出最优的武器及其运用方案.该模型为自主智能式的机载武器发射控制研究给出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692.
机枪遥控武器站缓冲器存在能量吸收率低、二次冲击、刚度过大等现象,导致枪口振动加剧,影响射击精度.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基于锰铜基阻尼合金开展新型缓冲器的设计研究. 对锰铜基阻尼合金广义分数阶Maxwell本构模型进行有限元实现,开展锰铜基阻尼合金悬臂梁振动特性实验验证子程序正确性. 采用遗传优化算法设计了8片对合组合和24片复合组合两种新型阻尼合金碟簧缓冲器,进行非线性瞬态有限元分析发现24片复合组合碟簧缓冲器效果较好,相对原矩形圆柱弹簧缓冲器的振动加速度有效值可降低66.42%. 最后通过缓冲器静压试验和落锤试验验证了仿真分析结果. 静压试验表明3 kN时24片复合碟簧静态能量吸收率可达37.1%,落锤试验表明其平均动态能量吸收率为63.64%,是原矩形圆柱弹簧缓冲器的1.51倍,最大位移为2.69 mm,相对原矩形圆柱弹簧缓冲器降低30%.   相似文献   
693.
随着作战目标本身防御能力的增强,对武器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内弹道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火力系统的作战效能。因此,内弹道学的研究,不仅在过去、现在,而且在未来仍将是兵器研究中的热点。它的发展与武器的总体设计、工程研制、生产定型、作战使用等密切相关。科学而全面地认识内弹道过程中的多物理场耦合机理、武器发射安全性、超高速武器发射可行性等问题,逐渐成为当前内弹道学领域基础与应用研究的重要课题。为此,该文回顾了内弹道学的发展历史,讨论了内弹道学理论模型与数值仿真技术,探究了内弹道学在新概念发射技术研发中的关键作用,强调了内弹道性能优化研究的必要性等。此外,针对我国国情,讨论了未来内弹道学的发展方向,为今后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94.
针对网络化防空体系的多传感器-多武器协同任务规划问题, 考虑任务要求、装备性能、运用限制等约束, 构建多武器拦截与多传感器跟踪任务规划模型。前者以拦截时机、次数等为优化目标, 输出武器-目标配对以及对目标的拦截时段、跟踪时间要求; 后者以满足跟踪时间要求为目标, 输出传感器-目标配对和对目标的跟踪时段。设计了基于时段优选拼接和分支定界法的多传感器-多武器协同任务规划算法, 生成多传感器-多武器协同交战计划, 支持多传感器接力跟踪、跨平台打击引导、多武器协同抗击。在假定的舰艇编队与预警机协同防空场景下验证了所设计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