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61篇
  免费   480篇
  国内免费   1077篇
系统科学   343篇
丛书文集   905篇
教育与普及   1266篇
理论与方法论   222篇
现状及发展   121篇
研究方法   1篇
综合类   16960篇
  2024年   83篇
  2023年   346篇
  2022年   350篇
  2021年   353篇
  2020年   305篇
  2019年   303篇
  2018年   175篇
  2017年   230篇
  2016年   283篇
  2015年   372篇
  2014年   863篇
  2013年   757篇
  2012年   755篇
  2011年   912篇
  2010年   896篇
  2009年   981篇
  2008年   1073篇
  2007年   959篇
  2006年   884篇
  2005年   823篇
  2004年   734篇
  2003年   808篇
  2002年   774篇
  2001年   754篇
  2000年   620篇
  1999年   560篇
  1998年   473篇
  1997年   475篇
  1996年   481篇
  1995年   418篇
  1994年   387篇
  1993年   322篇
  1992年   297篇
  1991年   287篇
  1990年   280篇
  1989年   202篇
  1988年   117篇
  1987年   65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10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78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5篇
  1947年   1篇
  1943年   1篇
  1927年   1篇
  192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介绍了鱼粉中掺假物——双缩脲的定鉴别和定量测定方法(铜复盐分光光度法).  相似文献   
53.
针对某些工程结构特点,设计了单边双裂纹模型。然后先从理论上证明了其结构J积分的守恒性,再以焊接接头为例,通过体现焊接接头的几个特征参数,从力学和几何不均匀性两方面给予有限元方法数值实验证明,从而为工程结构中类似的缺陷评定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4.
为了正确地判定有机化合物分子的螺旋结构并进行直观地描述,进而有效地分析其螺旋结构和光学活性的关系,根据立体化学的原理,提出了一种易于操作的判定有机化合物分子螺旋结构的方法,并用分子模型建造软件Weblab-ViewerPro.4.2作为工具,给出了一种分子螺旋结构三维图形表示的新方式。通过实例介绍了存在多条螺旋线的复杂有机分子的三维模型。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方法,将有益于进一步完善和推广有机分子的螺旋结构理论。  相似文献   
55.
《中国西部科技》2007,(9):123-123
近日,物理所汪卫华小组和美国North Carolina大学WuYue研究小组合作,采用核磁共振NMR27A1方法系统研究了微量元素Co掺杂对Ce基非晶形成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证明铈基非晶材料是由Al为中心的二十面体cluster密堆组成的,这些cluster的几何对称性对非晶形成能力有重要影响。微量元素Co掺杂对Ce基非晶形成能力的影响与Al原子所在位置的对称性Co掺杂影响而显著改变相关联,  相似文献   
56.
周明  胡均平 《科技信息》2007,(27):23-27
分析了双溢流阀系统的工作过程,用功率健合图法建立了该系统的数学模型,并转换为状态方程,用Matlab/Simulink对双溢流阀系统进行了数字仿真,对双溢流阀卸荷和建压系统中位卸荷后,建立系统工作压力的过程进行了动态特性分析,仿真分析了故障原因,为液压静力压桩机液压系统的改进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7.
以6-异丙基-3-甲酰基色酮为原料分别与胺、3-乙酰基香豆素以及乙酰甘氨酸反应,得到了5个未见报道的含3-杂环取代的色酮或色满酮类双杂环化合物,产率46%~73%。通过元素分析、MS、IR、1H NMR对其结构进行了确认。同时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了2-乙氧基-6-异丙基-3-(吗啉亚甲基)-4-色酮的晶体结构,晶体属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338 5(3)nm,b=0.868 38(17)nm,c=1.668 4(3)nm,β=108.59(3)°,V=1.838 0(6)nm3,Z=4,Dx=1.190 Mg/m3,μ=0.079 mm-1,F(000)=712,R=0.069 2,wR=0.138 7。  相似文献   
58.
一锅法合成手性双取代不对称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牟其明1,薛翠花1,向明礼2,孙 靖1,陈淑华1, (1.四川大学化学学院,成都610064;2.四川大学化工学院,成都610065)1 引言非对称取代脲是一类极为有用的重要精细化学品和化工原料,可广泛用作农业上的除草剂、杀虫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医药领域中的重要中间体[1].在非对称取代脲的结构单元中含有不同取代具有生物活性的肽键,故非对称脲单元是许多生物模拟肽的常见结构特征[2].因此,非对称取代脲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近年来,取代脲在分子识别、自组装等超分子化学领域显示良好的应用前景,因而设计合成包含脲基的人工受体引起超分子化学家的广泛关…  相似文献   
59.
给出带的双闭子带和它的性质及特征。在此基础上,给出加法半群为半格的幂等元半环簇中的自由对象。  相似文献   
60.
氢键分子系统的二分量孤子偶模型中的非谐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氢键分子系统中二分量孤子模型为基础,采用直接微扰方法,研究了氢键系统中非谐相互作用下扭结孤子偶的运动特性,获得了3次方到4闪方非谐项古孤子偶的非对称解,计算了源于非谐项下孤子偶的能量,与实验观察相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