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2篇
教育与普及   134篇
理论与方法论   48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13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大自然探索》2011,(9):4-4
最近,在进入环绕小行星灶神星的轨道后,美国宇航局“黎明号”探测器发回了第一幅灶神星的近距离照片(下图)。2011年7月15日,“黎明号”成为环绕主小行星带(位于火星与木星之间)天体的第一艘探测器。这幅照片显示出灶神星前所未见的细节。当灶神星把“黎明号”俘获进轨道后,两者之间的距离约为16000千米。  相似文献   
92.
人类在地球上已经存在了几百万年,通过不断地进化,已发展成为高智商的生物。身处21世纪的我们,生活安逸,总认为厄运不会降临在我们头上,然而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才发现,我们的生存时时刻刻都在受到威胁。  相似文献   
93.
科学家宣布,一颗直径580米的小行星将有千分之一的概率在2182年撞上地球。鉴于此,美宇航局计划在几年后造访这颗小行星取样分析,以彻底消除其对地球构成的威胁。 造访RQ36小行星的原因 在科学家宣布一颗编号为“1999RQ36”的小行星可能于2182年撞上地球后,这一消息立刻引起全球媒体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94.
对液态金属快速凝固过程进行了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以1000个液态纯金属Ga原子的系统为例,深入考察了微观结构组态的变化.采用H-A键型指数法分析该过程中各种键的变化情况.发现在其微观结构的转变过程中,与二十面体及其缺陷结构密切相关的1551键型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还发现不同的初始平衡态对其固态微结构有明显的影响,这-结果对于深入理解液-固微结构之间的转变关系,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95.
腾月 《科学之友》2006,(3):18-19
在公路上,我们常常会发现因出现故障而抛锚的汽车,也有一些汽车因车祸而停止不前,这些汽车会堵塞交通要道,影响正常的交通秩序。此时,交通管理部门就会出动一些拖车,把那些出现故障的车拖走。事实上,随着航天器的不断增多,太空中也会出现交通阻塞现象,或者出现碰撞等交通事故,此时,也需要航天部门出动“太空拖船”,把那些废弃的航天器拖走,或者把那些脱离轨道的航天器拖到正常的轨道,甚至可以把撞向地球的小行星拖走。  相似文献   
96.
在最初证明太阳系里存在着第十大行星之后,天文学家表现出了无比的兴奋。这第十大行星可能比冥王星更大、更远。目前还没有任何望远镜观察到它.但是5000年前的苏美尔人却刻画了太阳系的基本状况。  相似文献   
97.
98.
马杰 《科学世界》2006,(1):38-41
2005年11月26日,探测器“隼鸟”成功着陆小行星“丝川”,并发射金属球采集了小行星岩石碎片。一部分探测成果在11月接连发表。在使用可见光多波长照相机拍摄的图像中可看到在“丝川”的表面尽是块状岩石。本文将以这些图像为中心介绍这次科考成果。[编者按]  相似文献   
99.
介绍了小行星命名的历史和现在的命名规则;整理出了以43位中国科学家姓名命名的小行星表及以10位美籍华裔科学家姓名命名的小行星表,该表包含小行星的国际永久编号、国际命名、科学家中文译名、发现时间、发现者等信息;对被命名小行星的43位中国科学家的主要科技贡献予以了简要介绍;对其他79位命名小行星的中国人分类予以了介绍。  相似文献   
100.
针对星际探测任务发射机会搜索中,等高线图法计算量大和基于遗传算法的搜索方法难以得到精确最优解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混合搜索方法.该方法根据探测任务要求,定义待搜索目标函数,并确定搜索域;结合Lam-bert定理与Gauss算法对该问题进行降维;采用全局-局部混合搜索方法求解,解决了传统方法计算量大、计算效率低、求解最优解困难的问题.以1627 Ivar小行星的交会任务为例验证了该方法,其结果表明,采用混合搜索方法可以快速获得最优的星际转移发射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