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2篇
教育与普及   134篇
理论与方法论   48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13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1.
312.
针对双体卫星姿态控制系统,给出了"伪陀螺"概念,及其与星敏感器组合的姿态确定方法,其中伪陀螺是使用卫星内部传感器的测量以及卫星参数来进行动态模型的实时软计算,跟踪系统角动量进而得到角速度。首先建立了双体卫星模型,并设计了动量轮控制律,在此基础上根据星敏感器的测量信息,应用广义卡尔曼滤波器来估计姿态和角速率漂移误差,进而对伪陀螺和惯性陀螺进行校正。仿真结果表明本文的姿态确定方法,对双体卫星的姿态控制系统是非常有效的。  相似文献   
313.
李良  张雯 《科学之友》2007,(2):19-19
移民外星是出路 移居外星球是人类一个长久的梦想。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日前在接受英国皇家学会颁发的科普奖章时表示,人类必须移民其他星球以摆脱灭亡命运。霍金认为,只要人类被困在一个独一无二的行星上,人类的长期生存就处在危险中。小行星撞击地球和核战争等威胁迟早会将我们消灭殆尽。但如果我们向太空扩展并建立自给自足的聚居地,我们的未来应该是安全的。太阳系没有一个类似于地球的地方,因此我们必须寻找另外一颗星球,并采用更先进的太空火箭帮助人类移居到适宜生存的星球上。这已经是他半年内第二次发出类似的惊人之语了。  相似文献   
314.
2007年9月27日,天文学家期盼已久的美国“黎明号”(Dawn)小行星探测器由德尔他2号火箭发射升空,开始它历时8年、总计近50亿千米的星际探索之旅。黎明号将远赴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分别在2011年和2015年先后探测灶神星(Vesta)和谷神星(Ceres)这两颗人类以前从未尝试接触的著名小行星,因为它们不仅是“羊群中的骆驼”——在火星和木星间的小行星带中个头名列前茅,还因为它们与小行星带里的其他天体存在着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315.
搜星大攻略     
看到这样的标题,也许你的第一反应是一串问号:搜星?搜什么星?如果说是搜搜牛郎织女,那听起来倒是很合情合理,但未免也稍稍乏味了一点;可我们今天要说的“星”,却不是达些千百年来人们反复仰望观测的星星,而是一些人们为之头疼的太阳系“小个儿”——小行星。新鲜吧![编者按]  相似文献   
316.
马杰 《科学世界》2006,(2):69-73
2005年11月,探测器“隼鸟号”终于降落在距地球3亿千米的小行星“丝川”上,并完成了采样工作。这次计划的亮点是,“野心勃勃”的隼鸟号要把样品带回地球。第一次降落并不顺利,第二次虽然取得圆满成功,但是没高兴太久,人们就判断隼鸟号受到严重损坏,采样失败的可能性很大。隼鸟号虽然在世界上首次降落在月球以外的天体而且重新起飞意义重大,但是在其后几天发生的情况令人时而气馁,时而兴奋。本文将向读者详细介绍隼鸟号的奋斗历程。[编者按]  相似文献   
317.
回顾小行星热物理研究中两种热物理模型TPM(thermal physical model)和ATPM(advanced thermo physical model),讨论了其科学应用及适用范围,分析了其在未来小行星探测任务中可能的工程应用价值。基于TPM可推算小行星的表面热惯量性质,利用ATPM不仅可以研究小行星的表面热惯量与表面粗糙度等特性,还能深入研究小行星的YORP效应(Yarkovsky-O'Keefe-Radzievskii-Paddack effect)。研究表明,在目前的观测精度下,TPM和ATPM均可有效研究并揭示小行星基本热物理性质。  相似文献   
318.
登陆小行星     
2011年5月初,美国宇航局宣布,该局的一组宇航员和科学家将在海底的一块模拟太空岩石上,检测未来登陆小行星的理念和技术。之前美国曾宣布将载人登陆小行星,为载人登陆火星做准备,现在看来,美国确实已在为登陆小行星做准备了。  相似文献   
319.
《大自然探索》2011,(12):9-9
南美国宇航局“黎明号”探测器拍摄的高像素照片表明,小行星4号——灶神星上有一座比喜马拉雅山还高两倍的山。这座高山自灶神星南极地区一个陨击坑的中心拔地而起,高度约为22000米,底部直径约为180千米。灶神星直径约为529千米,  相似文献   
320.
回顾了2022年天文学领域重要科学研究进展和重要科技事件,在科学研究进展方面,2022年对黑洞的探索向前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终于到达了目的地,产生了第一批可观的成果;美国航天局(NASA)的小行星撞击试验取得了巨大成功;来自中国天眼(FAST)和郭守敬望远镜(LAMOST)的研究成果依旧保持高水平产出;嫦娥五号带回的月球土壤分析带来连连惊喜;在全新的空间观测设备方面,2022年成功发射了多台空间观测仪器,实现了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