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2篇
教育与普及   134篇
理论与方法论   48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13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01.
《少儿科技》2008,(Z1):22-23
英国学者斯蒂芬·巴克斯特在著名的BBC(英国广播公司)《焦点》杂志上,对一些"已经不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了回答。其中一个回答是,假如没有月球对地球造成的影响,后果可不是想像中的那么简单。  相似文献   
102.
李竞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成员,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会员。曾获全国科普先进个人奖(2003),中国科学院科普先进工作者奖(2004)、北京市海淀区高新技术老科技先进工作者奖(2004)、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先进个人奖(2005)、中国科学院老科协科普活动现今工作者奖(2006)、中国科普作家协会有突出贡献科普作家奖(2007)。  相似文献   
103.
《广西科学》2008,15(3)
科学家对近地小行星所作的新的光谱测量显示,正如人们可能预料的,近地小行星的总体组成与降落到地球上的最常见的陨石——普通球粒状陨石相似。但是它们的组成分布却是出乎意料的。大约2/3的近地小行星,包括那些最有可能撞击地球的小行星,与被称为LL球粒状陨石的一组陨石相符,后者仅占降落到地球上的全部陨石的大约8%。这可以说明它们起源于小行星带的内边缘,那里主要是由Flora母体分裂产生的小行星家族。对此现象的一个可能的解释是,从主小行星带到地球轨道附近的物质运输,可能取决于其大小。  相似文献   
104.
针对近地小行星撞击地球的威胁,分析研究了各类典型天地基光学监测系统的短期预警能力.提出了短期预警圈的概念,利用太阳系内天体光学反射模型,仿真计算了以LSST为代表的大口径地基望远镜,以日-地L1点、类金星轨道和大幅值逆行轨道三种典型轨道为代表的天基光学监测系统的短期预警能力,并比较了三种天基系统对太阳方向来袭的近地小行星的预警能力.结果表明,L1点预警覆盖稍好但可提供的预警时间较短;类金星轨道星座预警时间长、天区覆盖广,但存在相位间隙会导致漏警;大幅值逆行轨道针对太阳方向具有覆盖率高、预警时间长等优势.可见,通过部署若干天基系统监测节点,可以为地基监测系统提供有力补充,解决太阳方向的覆盖盲区问题,全方位预警近地小行星撞击地球风险.   相似文献   
105.
在美国科幻电影《世界末日》中,布鲁斯·威利斯和他的核弹小组成功地拯救世界于危难之中。但是,根据一项新研究显示,使用核弹攻击可能并不能解除由于小行星撞击地球带来的威胁。在大片《世界末日》中,作为石油钻井平台专家的威利斯,在一颗小行星即将撞击地球的危急时刻临危受命,  相似文献   
106.
<正>小行星是目前各类天体中唯一可以根据发现者意愿进行提名,并经国际组织审核批准从而得到国际公认的天体。由于小行星命名的严肃性、唯一性和永久不可更改性,使得能够获得小行星命名权成为世界公认的一项殊荣。小行星是太阳系形成后的物质残余,体积和质量远比行星小得多。绝大多数小行星的直径都在100千米以下。小行星数量众多,也是太阳系的重要成员,它们大多处在火星和木星运行的轨道之间,类似行星作环绕太阳  相似文献   
107.
<正>北京时间2013年2月16日,一颗小行星与地球擦肩而过。此时,天文学家正在美国宇航局的地面观测站,紧张地监视着这颗可能会影响地球安全的小行星,计算着它的体积、运行速度和运行轨迹。其实,威胁地球生命的因素不仅来自太空,有时更来自地球本身,而对此我们却熟视无睹……  相似文献   
108.
离别留念     
在巨型小行星灶神星的轨道中呆了超过一年时间后,美国宇航局的“黎明号”飞船最近离开了“灶神”,在此之前它抓拍了这颗太空大石头的最后一张北极照片。通过分析“黎明号”的探测数据,科学家现在相信“灶神”200万年来经历过两次剧烈碰撞,从而在它的表面形成了崎岖地貌。  相似文献   
109.
向池塘投入一块石头,可以产生一系列同心圆的涟漪。海啸就类似于这些涟漪.只是产生海啸的不是石头而是具有更大能量的地理运动,如海底山体滑坡,海洋岛屿的塌陷、火山爆发、地震甚至是小行星或者彗星撞击地球等都有可能引起海啸。  相似文献   
110.
小文 《科学大观园》2009,(24):70-70
科学家在“维尔特2号”彗星尘埃样本中发现了一种所有生命形式关键的组成成分一氨基甘胺酸。美国宇航局科学家表示,这一发现证实了形成生命的一些必需成分起源于太空,并且被彗星或小行星携带到地球的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