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2篇
教育与普及   134篇
理论与方法论   48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13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外星寻宝     
人类对太空的热情越来越高涨,一方面源于人类对未知领域的好奇心,一方面也源于人类对外星资源的渴望。许多科幻片都曾描述过人类到外星球开矿致富的故事,虽然要实现这外星发财的梦想尚需时日,但是这样的故事并非子虚乌有,因为天文学家发现了越来越多的太空矿藏。  相似文献   
12.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戈达德宇航中心科学家不久前于小行星的陨石样本中发现了氨基酸异缬氨酸,且其在富碳样本中绝大多数以左旋形态存在。鉴于氨基酸对生物体的重要性和地球上的"左型氨基酸之谜",该研究小组认为极可能是小行星岩石将生物原材料带到地球,成为了一项佐证"地球生命起源于太空"的新证据。生命的产生、存在和消亡无不与蛋白质有关系,而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就是氨基酸。据领导此次研究的戈达德宇航中心科学家丹尼尔·格拉文于报告中描述,他们研究的着眼点是氨基酸的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13.
米尔 《科学大观园》2012,(21):26-27
很多人都知道6500万年前恐龙是如何被一颗巨大的小行星消灭掉的故事。但是一个令人感兴趣的理论称,恐龙能够幸存下来,可能还要感谢另一颗小行星——2.01亿年前,一颗小行星可能为恐龙扫除了所有竞争者,让它们升级到食物链的最顶层,地球  相似文献   
14.
文化播报     
《世界知识》2012,(6):70
2011年国际专利申请创新高尽管全球经济仍处低迷,但2011年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下《专利合作条约》框架内提交的国际专利申请仍创下新纪录,达181900件,比2010年增长10.7%,是2005年以来的最高增速。其中,中国、日本和美国占了总增长的82%。从专利申请增速来看,来自新兴经济体的中国、俄罗斯、巴西和印度等纷纷创下两位数增长。不过,美国仍是《专利合作条约》体系的最大用户,其后依次是日本、德国和中国。中国的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  相似文献   
15.
《世界科学》2013,(3):2
继2月15日发生在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地区的陨石事件、16日小行星2012DA14近距离与地球"擦肩而过"后不久,由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赛丁泉天文台发现并经美国亚利桑那州卡特琳娜巡天系统初步确认,彗星C/2013 A1正向地球轨道内侧运行根据初步的模型判断,C/2013 A1将在2014年10月19日近距离飞掠火星(最近点离火星表面仅10.1万公里),科学家目前还没精确定位C/2013 A1  相似文献   
16.
文化播报     
《世界知识》2012,(18):70
NASA向全球学生征集小行星名字美国国家航天航空局(NASA)预计在2016年发射一颗名为"奥西里斯-雷克斯"的探测器前往代号为"1999RQ36"的小行星。目前,NASA正向全世界未满18岁的学生征集这颗行星的名字。据报道,"1999RQ36"是一颗近地小行星,科学家打算从其表面取回岩石及其他物质样本,希望找到有关太阳系起源以及孕育地球早期生命有机分子的线索。美国行星  相似文献   
17.
殖民外太空     
《奇闻怪事》2013,(2):66+1-4
虽然有关2012地球末日的谣言已经不攻自破,但人类如何面对在未来可能发生的地球灾难却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因为地球并不是始终适宜人类生存的。众所周知,大约20亿年前太阳膨胀使地球的海洋沸腾,当时的地球并不适宜生物存在;除此之外,数十亿年之后仙女座星系将与银河系发生碰摘,人类或许将从地球上被抹杀;同时,约550千米宽的小行星带时常掠过地球轨道,科学家评估每隔30万年会有一箱小行星碰摘地球。  相似文献   
18.
《科技知识动漫》2014,(7):55-56
呵呵!他们歪着脑袋在思考问题还是颈椎病犯了呢?对此,有网友调侃:“据说世界末日是因为小行星撞地球,大家一起歪脖子就会让地球倾斜,让小行星撞不到,从而拯救地球。大家一起来歪一个吧!”  相似文献   
19.
李冰 《自然与人》2012,(6):22-26
一颗直径为30米的小行星上可能会有价值达500亿美元的铂矿。单一颗直径500米的小行星所含的铂族元素,就比人类史上所有已经开采的铂族金属还多。  相似文献   
20.
一、前言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简称IAU)于2006年8月24日在捷克布拉格举行的第26届大会上投票通过了行星定义专业委员会提交的七易其稿并几经修订的《行星定义》决议案。根据新的行星定义我们太阳系共有3类天体族群。它们是行星(planet)、矮行星(dwarf planet)和太阳系小天体(smal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