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7篇
系统科学   4篇
丛书文集   21篇
教育与普及   97篇
理论与方法论   37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66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119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57年   2篇
  194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政府服务精神培育对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有重要意义。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四代领导人具有一脉相承的政府服务精神培育思想,其共性特点是重视政府与人民的关系。  相似文献   
82.
通过对各类学校的考察,发现美国的高等教育已经建立起比较先进的市场化运行规范.他们的许多做法值得认真研究,像高校发展的多样化和投资的多元化,政府间接管理下的学校内部运行机制,有关教师的聘任、评估和考核方式,实践性教学和服务学习以及社区学院的办学功能等等,对我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高校改革,都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3.
派官绅赴日考察是清末中国学习日本之重要方式之一。清末首先提出派官员赴日,在认识到绅士的重要作用后,逐渐形成官绅并派的格局。但"官绅"并提却掩盖了赴日教育考察主体由官员向官员、绅士并重的转变过程。  相似文献   
84.
冷战结束后,东北亚问题不但没有得到较好的解决与控制,反而变得愈加错综复杂.在全球化和区域合作的推动下,东北亚国家应积极构建集体身份认同,改变零和博弈的生存发晨观,增加政治互信,调整国家战略利益,加强协调与合作,理性应对特殊的国际环境,促使东北亚问题向着缓和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5.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第一次基层普选运动是中国共产党推进人民民主的政治实践。湖北省通过深入的思想发动和宣传动员,经过选民登记、资格审查、代表候选人提名及选民大会等环节,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一场以普及民主知识、传播民主理念、提升人民当家作主权利意识为核心内容的普选运动。普选运动对基层群众进行了一次深刻的民主实践的训练,教育了基层干部,密切了干群关系,促进了人民民主的成长。  相似文献   
86.
宴席上的"万年肉"由美国国家科学年会举办的宴会行将结束,宾主围着桌上的残羹剩饭谈笑,闲话的主题是对这次西伯利亚的地质古生物考察表示满意,并感谢东道主的感情款待。其中有一二个客人站立起来正想离席的时候,却被主人拉住了。"别忙!诸位都是国际上知名的专  相似文献   
87.
没有到过南极洲的人,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寒冷,这里的全年温度在-40℃以下,终年刮着5—6级的刺骨寒风;没有经过极夜的人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黑暗,尽管这里是一片白色的荒漠,整个大地被厚厚的白雪和坚冰覆盖,但夜晚却是伸手不见五指。而南极洲的腹地更是可怕,一进入就很难再走出来,众多探险家葬身于此:但勇士们仍然不断涌现,要揭开这片无边无际的白色荒漠中的奥秘。  相似文献   
88.
本文通过对注射用磷霉素钠(粉针剂)应用注射用局部覆聚四氟乙烯膜卤化丁基像胶塞(氯化)(简称为覆膜塞)之后产品从各项关键考察项目的加速和长期的考察数据的分析,证明了该品种更换覆膜塞后质量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89.
为学习和借鉴台湾地区发展农业的经验,按照四川省委李崇禧副书记“台湾精细农业做得很好,望在攀枝花有所突破”的指示精神,攀枝花市农业考察团赴台对台湾现代农业,特别是精细农业发展进行了考察,近距离接触了台湾农业的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90.
家庭成员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主要根据血缘亲情而构建,涉及到一系列伦理价值判断。2001年婚姻法仅规定离婚后未与子女共同生活一方父或母有探望权,忽略了子女主动与父母进行亲情沟通的伦理需要,将子女置于被动的客体地位。笔者认为,被探望的子女绝非探望权的义务主体,法律进一步明确未成年子女作为探望权的权利主体,符合探望权的伦理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