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系统科学   11篇
丛书文集   53篇
教育与普及   8篇
理论与方法论   9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92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41 毫秒
71.
72.
赵举 《科学之友》2009,(1):143-144
文章提出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既是金融部门的责任,也是金融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73.
本文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来研究一个县城经济的发展战略。首先,把一个县视怍一个系统,并按照系统的观点建立它的总体结构模型和部门结构模型;然后进行模型运行方案设计和计算仿真实验;最后,在分析仿真结果的基础上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74.
本文对地方集群的概念、特点及优势做了具体的分析,认为地方集群发展具有动力足、对市场的适应性强以及对县域发展带动效应明显等独有的优势,这表明县域经济发展与地方集群有着多层面的契合。就此对培育地方集群,壮大县域经济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5.
福建省县域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地理学、人口学、经济学、社会学的角度出发,结合福建实际情况,选取12项指标构建了县域城镇化发展水平的评价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测算出福建省各县城城镇化发展水平的综合得分并对各县域进行排序和类型的划分.结果表明:福建省城镇化发展水平县域之间、地区之间差异明显;利用单因素线性回归分析及相关分析得出福建省县域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6.
新疆县域经济竞争力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新疆县域经济竞争力与江苏省进行比较分析,得出新疆县域经济缺乏竞争力的结论.新疆县域经济存在着经济规模小,发展不平衡,结构欠合理,县域之间协作水平差,市场发育不全等问题.文章针对造成新疆县域经济竞争力不足的制约因素,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77.
福建省县域经济差异成因空间统计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空间计量经济学原理,利用免费软件GeoDa,以福建省为例,对其县域经济发展差异进行空间自相关检验;并根据检验结果,利用空间计量经济回归模型对县域经济发展差异成因进行空间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福建省各县域的经济发展存在明显正的空间自相关性,即具有较高产出的县域和较高产出的县域相靠近,较低产出的县域和较低产出的县域相邻;影响福建省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的主要因素有农村商品化经济的发展程度、经济结构、资本的投入、工业化水平等.  相似文献   
78.
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要素研究,是当前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LUCC)研究的热点和关键问题之一。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迅速,耕地非农占用量大,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的矛盾突出。运用相关分析、主成份分析和回归分析等,通过对典型区原锡山市耕地数量、质量变化驱动要素的定量分析,探讨了县域耕地变化的驱动要素,为进一步研究整个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耕地变化提供借鉴,为合理利用和保护耕地服务。  相似文献   
79.
随着世界经济、金融的加速发展,21世纪的中国金融制度创新与发展面临着全新的外部环境,为了适应外部环境的发展,中国金融业应努力推进制度创新与发展,一个主要表现是金融混业经营的趋势更加明朗,原有的分业经营的制度均衡必将打破,因此,在以风险分析为依据,选择实现金融多元化经营过渡模式和设置转变进程是我国未来金融制度变迁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80.
分析了外资银行投资动因,阐述了外资银行对我国银行的影响以及我国银行面临的挑战,就我国银行如何应对外资银行的进入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