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8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49篇
系统科学   18篇
丛书文集   39篇
教育与普及   93篇
理论与方法论   14篇
现状及发展   7篇
综合类   151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95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以聚酯二元醇、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二羟甲基丙酸(DMPA)、1,4-丁二醇(BDO)和三羟甲基丙烷(TMP)等为原料合成了双组分水性聚氨酯(WPU)的多元醇组分.考虑到溶解性、反应活性、工业成本等因素,本研究从小分子二元醇(如乙二醇、丙二醇、丁二醇、一缩乙二醇等),小分子三元醇(甘油),小分子四元醇(季戊四醇),聚乙二醇(相对分子质量200~2 000),聚丙二醇(相对分子质量300~2 000)等数十种醇类化合物中,反复试验,再三筛选,最后确定以聚乙二醇-800和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三聚体为原料合成了亲水性多异氰酸酯固化剂组分.将多元醇组分和固化剂组分混合配制,得到了双组分WPU胶黏剂.通过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NMR)、黏度、吸水率、黏接强度、离心稳定性等性能测试,分别对多元醇组分和固化剂组分合成的关键步骤及影响产物性能的各种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当DMPA、BDO、TMP的质量分数分别为6%、4%、3%时,多元醇组分的外观、稳定性、黏接强度等性能较好;选择聚乙二醇作为亲水组分对HDI三聚体进行改性,且当其添加的质量分数为11%及以上时,制备出的多异氰酸酯固化剂组分具有较好的水分散性.  相似文献   
992.
传统的混合像元分解模型只考虑了光谱信息,而忽略了空间相关信息的利用.事实上遥感影像以及分解后获得的组分影像都具有空间自相关关系.本研究提出利用高斯马尔可夫随机场模型来描述组分空间相关的特性,构建一种综合利用影像光谱和空间信息的混合像元模型,以提高混合像元分解精度.利用模拟与真实的数据证实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一定程度上能...  相似文献   
993.
对高酸重质原油PL19-3进行了破乳剂评价,其中破乳剂G和DLS1603效果较好.考察了影响电脱盐的因素,确定了高酸重质原油PL19-3电脱盐的最佳工艺条件范围:温度130~140℃,注水量6%~8%,场强900~1100 V/cm,破乳剂注入量10.0 mg/L.在选定的工艺条件下进行三级电脱盐动态模拟实验,三级脱后原油含盐≤3 mg/L,含水≤0.2%,PL19-3原油经过三级电脱盐,脱后原油含盐含水均达到中石化的相应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994.
一种表征原油流变结构随温度变化的新方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含蜡原油在从高温到低温的变化过程中,由于蜡晶析出而具有不同的粘弹特性。粘弹性的强弱与原油中的蜡晶浓度,蜡晶聚集状态和相互作用性质以及液态油的组成等所形成的流变结构有关。对中原和长庆原油的实验表明,原油在小振幅剪切振荡实验条件下粘弹性参数的大小及其特殊变化温度可以综合反映原油的流变结构随温度变化的特点,并可用于评价改性原油的改性效果。  相似文献   
995.
针对孤岛孤北一、孤汽九区块原油粘度及性质差异大特点,分析了双空心杆循环加热井筒降粘技术的适应性,并对现场应用情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对于油井供液较好,原油温度敏感性好,原油粘度高、井筒热损大举升困难的稠油井可以采用双空心杆循环加热井筒降粘举升技术。该装置可以有效的提高井筒原油温度,改善井筒原油流动性,起到增加油井产量的效果。  相似文献   
996.
油藏原油中石蜡沉淀的模型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考核了正规溶液理论,聚合物溶液理论和状态方程法计算石蜡沉淀的热力学模型。并进行了实例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对于高压下的油藏流体及油罐油,采用状态方程法较适合,在所选用的4个状态方程中,PT和DG状态方程计算精度较高,PT方程的稳定性最佳。  相似文献   
997.
原油乳状液稳定性光学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光散射原理为基础,建立了原油乳状液比表面积与时间的关系模型,进一步推导了原油乳状液衰变速率表达式.借助近红外扫描仪,评价了石油磺酸盐原油乳状液和碱原油乳状液两种体系的稳定性.红外扫描实验结果表明,碱原油乳状液体系、石油磺酸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原油乳状液体系、OP-15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原油乳状液体系的半衰期分别为10.92,0.96,0.26 h.对各种原油乳状液体系的衰变速率进行了定量计算,计算结果表明,碱原油乳状液体系、石油磺酸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原油乳状液体系、OP-15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原油乳状液体系的液珠衰变速率分别为0.000652,0.0556,0.1218.计算结果和常规析水指数测定结果在分析原油乳状液稳定性方面具有一致性,验证了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在原油乳状液稳定性评价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98.
针对中国新生代第三系广泛分布的咸化湖相盆地的成因及地球化学环境意义,比较系统地分析了中国新生界咸化湖相地层生油岩及原油中饱和烃、芳香烃等化合物的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咸化湖地层中有机质的地球化学(生物标志物组合)特征,既不同于淡水湖相地质中的有机质,又与海相地层中的有机质存在明显的差别。进一步讨论了造成这一现象的地球化学成因及其环境地球化学意义,并对其中部分生物标志物及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特征的指相意义作了探讨。通过生物标志物的组合特征和环境地球化学意义分析,初步认为中国新生代第三系咸化湖盆咸化湖泊的形成与海浸作用没有直接的联系。  相似文献   
999.
膜分离技术具有效率高、操作方便、节能等优点,与传统其他传统分离技术相比,具有显著的优势.目前膜分离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奶制品、饮料等食品工业生产中,特别在饮用水生产、热敏性食品物料的浓缩、食品功能成分的分离和制备等方面的应用具有显著的优势.基于当前研究进展和应用现状,对膜分离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00.
在油田集输原油脱水沉降和污水除油沉降分离过程中,在油水界面上会有一层非常稳定的黏稠胶状物质形成,其黏度高、含水率高,难以实现脱水处理,严重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通过大量室内试验,借助显微镜、热天平等分析仪器,探讨油田原油集输絮凝物的形成过程、稳定因素及形成机制,在此基础上针对油田絮凝物的特点,研究开发油田絮凝物破乳处理、离心脱水处理及干化燃烧处理技术.监测结果表明,新的絮凝物处理技术可以实现油田絮凝物的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