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30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65篇
系统科学   139篇
丛书文集   214篇
教育与普及   96篇
理论与方法论   41篇
现状及发展   9篇
综合类   293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117篇
  2013年   113篇
  2012年   131篇
  2011年   152篇
  2010年   126篇
  2009年   155篇
  2008年   186篇
  2007年   182篇
  2006年   141篇
  2005年   157篇
  2004年   182篇
  2003年   201篇
  2002年   142篇
  2001年   155篇
  2000年   116篇
  1999年   118篇
  1998年   105篇
  1997年   91篇
  1996年   80篇
  1995年   73篇
  1994年   63篇
  1993年   67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54篇
  1990年   49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朱炫 《大理科技》2005,(1):32-39
研究了中双1号的种植密度、氮、磷、钾肥及氮肥施用期五个主要栽培因子与产量之间的关系及其数学模型。试验获得3125套农艺措施组合方案,优选出每667m^2产油菜籽220-280kg间三个产量档次的农艺措施为:每667m^2种植2.2-2.6万株、施尿素35—47k、普钙25—47k、硫酸钾10—12k,尿素施用期是底肥70%、苗肥30%。  相似文献   
42.
该项成果根据植物病理及微生物生理原理,结合脱落酸的化学性质,建立了脱落酸产生菌的快速筛选法,从自然界分离到多株产ABA菌株。工艺中所用菌种是通过紫外、化学、激光等诱变育种筛选获得,该菌的酵产量超过1.4g/kg,发酵周期为7~8天,具有周期短、遗传稳定性好、产量高的特点。研究中根据固体发酵产物特点确定独特的分离纯化工艺,  相似文献   
43.
利用声化方法对复杂乳化原油的破乳脱水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理论上分析了超声波和化学方法联合破乳的可行性,并用实验方法验证了联合破乳脱水的效果。实验结果显示,化学破乳剂和超声波联合作用可以进一步提高原油的破乳脱水效率。在破乳剂最优用量的实验条件下,对乳化原油进行超声处理30min,沉降3h,脱水率可以达到90%以上。模拟现场脱水流程条件,利用该方法对常规方法不能有效破乳的聚合物驱及化学驱出液掺混稠油形成的复杂乳状液进行了破乳脱水试验。结果表明,声化联合破乳具有较高的脱水效率。  相似文献   
44.
采用绘制界面张力等值图的方法,对两种国产石油磺酸盐复配,得到了能够形成胜利油田孤东26-G3井脱水原油低界面张力的石油磺酸盐配方。采用实沸点蒸馏的方法,获得了孤东26-G3井原油轻质组分;应用离子交换色谱的方法,将剩余原油重质组分分离为原油官能团四组分。分析了在孤东26-G3井原油中加人上述各种组分对油样与最优配方的石油磺酸盐溶液界面张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原油官能团四组分和轻质组分对原油性质的影响从强到弱的顺序为:两性分,碱性分,酸性分,轻质组分,中性分。  相似文献   
45.
对牡丹江农科所10个决选粳稻品系和6个数量性状进行相关遗传力的分析,在选择强度相同时,对单株产量直接选择的效率比通过其他性状间接选择效率高,单株产量与穗长、株高、单株穗数、千粒重的相关遗传贡献率均大于70%,说明表型相关变异中大部分是由遗传成分引起的,环境造成的相关变异很小,千粒单株穗数对单株产量有较大的直接作用。  相似文献   
46.
电导滴定法研究原油脱钙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玉春 《甘肃科技纵横》2003,32(3):24-24,91
选用配制一种合有环烷酸钙的模拟油作为原料油,用两种鳌合剂作为脱钙剂,利用电导滴定法进行了原油替合法脱钙机理的研究。绘制用模拟油滴定脱钙剂水溶液时电导率的变化曲线,结果表明滴定曲线与对鳌合机理的推测十分吻合。  相似文献   
47.
使用控制应力流变仪 ,在原油凝点附近温度区域对大庆原油和胜利原油进行了线性粘弹性应力范围内的小振幅振荡剪切实验。以原油开始出现线性粘弹性应力区间的最高温度作为基准温度定义了相对温度 ,对粘弹性参数进行了分析对比。研究表明 ,大庆原油及胜利原油在各自凝点以上 4℃时 ,均表现出明显的粘弹性特征 ,其损耗角分别为 37.6 6°和 76 .5 5°。在相同的相对温度下 ,大庆原油的弹性特征明显好于胜利原油 ,大庆原油的粘弹性参数对温度的敏感性也明显好于胜利原油。两种原油粘弹性不同的主要原因是其胶质、沥青质含量和析蜡特性不同。凝点温度附近的原油流变性及其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应该作为确定输油管道进站温度的重要依据 ,目前 ,仅以原油凝点作为确定进站温度的主要依据是不合理的。  相似文献   
48.
我国生产的原油大多为含蜡原油,加热输送是含蜡原油的主要输送方式。埋地热含蜡原油管道的运行中涉及若干复杂的非稳态传热问题。从管内原油传热(内部传热)和管道与外部环境的传热(外部传热)两方面,分析和总结了含蜡原油管道非稳态传热问题的研究现状,介绍了管道在土壤中传热的影响因素,比较了其各种解析和数值解法,阐述了管道停输状态下管内含蜡原油相变传热的规律及研究方法,讨论了非稳定流动状态下管内油流的水力—热力耦合问题及求解方法,指出了埋地热含蜡原油管道的非稳态传热方面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49.
丙烯酸十八酯—丙烯酰十八胺对原油流变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丙烯酸十八酯-丙烯酰十八胺共聚物对中原WC98-2井原油流变性的影响,探讨了降凝剂的筛选,不加剂和加剂原油的全黏温曲线的测定,重复加热和高速剪切对加剂效果的影响和降凝剂的改性效果的时效性,试验表明,降凝剂使原油的凝点和反常点降低,原油的牛顿流体温度范围变宽,并且使非牛顿流体温度下的黏度减小,但是,牛顿流体温度范围内的黏度基本没有变化,重复加热的温度高于原油的反常点100℃以上时,重复加热对降凝剂的改性效果没有显著影响,但是,重复加热温度低于原油的反常点,重复加热显著恶化降凝剂的改性效果,在原油的反常点以上,高速剪切对降凝剂的改性效果无明显的影响,在原油析蜡高峰区温度范围内高速剪切,将大大恶化降凝剂的改性效果。  相似文献   
50.
针对河南油田破乳剂主要是以复配为主,油田使用的原油破乳剂BP—169和SP169对高含聚合物的破乳效果较差的情况,采用三组分复配法研制了水溶性低温高效破乳剂Pel—01.室内对比评价表明:Pel—01在脱水率、脱水速度、油水界面等指标上均明显优于BP—169和SP169.下二门联合站6d的现场试验结果表明,使用Pel—01破乳剂破乳效果明显提高,投入使用后平均每天可减少加药量20kg,而且指标均达到外输原油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