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1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60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28篇
教育与普及   175篇
理论与方法论   11篇
现状及发展   17篇
综合类   80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微生物,顾名思义是很小很小的,要在显微镜下才能看清它的面貌。某些微生物对人类有害,可以使食物霉变,使人染病;然而,某些种类的微生物却可以为人类造福。  相似文献   
42.
详细阐述了医学显微镜的保养及故障排除,提高显微镜的完好率对医疗断及科学工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3.
本文简述了原子力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及其工作模式,并且阐述了每种工作模式的优缺点,着重介绍了原子力显微镜在生命科学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并指出了原子力显微镜在研究生物样品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子力显微镜在生命科学中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4.
本研究使用网络和虚拟实境技术来设计一个学习奈米科技的虚拟实验室,将原子力显微镜的操作和观测奈米结构等教学活动融入中小学的自然与生活科技课程,让学生可以透过网络操作和体验以增进对奈米科技的认识.虚拟奈米实验室的使用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而3D视觉效果和高互动的设计方式可增进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效果,因此非常适合作为九年一贯自然与生活科技课程的辅助教学工具,对于推动台湾奈米人才培育计划有很大的帮助.由于原子力显微镜的价格昂贵,许多学生无法亲自参与操作,本研究希望透过网络将虚拟奈米实验室加以推广,使比较偏远或无法实际操作原子力显微镜的学生,可利用虚拟奈米实验室来增进对奈米科技的认识.  相似文献   
45.
友光 《自然与人》2010,(5):60-61
利用高倍扫描电子显徽镜捕捉到的这些镜头,展示了各种微小花粉颗粒的原形。瑞士分子生物学家、摄影家马丁·欧格利使用真空容器,通过电子束扫描花粉颗粒的表面,完美地呈现了它们小巧精致的特征。  相似文献   
46.
《科学大观园》2009,(13):34-35
月夜星光.海涛漫涌,你在沙滩散步。这时候你会注意到悄悄溜进你的脚趾间的微小沙粒吗?  相似文献   
47.
本文依据现代光学的空间滤波原理,实现显微镜视场的假彩色化,叙述了这一方法的基本原理、实验方法和优点。  相似文献   
48.
溶胶凝胶法制备平整TiO2薄膜及其表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钛酸四丁酯为前驱体,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表面平整、致密的TiO2薄膜,并且通过热重分析仪(TGA)、X射线衍射仪(XRD)、衰减全反射红外线光谱分析仪(ATR—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原子力显微镜(AFM)和接触角测量仪等研究TiO2薄膜的晶相、组成和表面的微观结构、润湿性。利用TiO2薄膜表面部分覆盖的十八烷基三氯硅烷自组装单分子层在紫外光照下的降解来研究其光催化性能,并且用水在该薄膜上的接触角的变化来表征十八烷基三氟硅烷的降解量。研究结果表明:TiO2薄膜具有很低的粗糙度,透明的锐钛矿相薄膜在较弱的紫外光照强度下具有较好的光催化性能,在自清洁和光学薄膜领域有潜在的应用前案。  相似文献   
49.
测定了Cu-Nb-Cr-Mo系低碳贝氏体钢的时效硬度变化行为,在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上模拟了各钢种的蠕变行为,利用金相显微镜、TEM研究了不同钢种的微观组织与沉淀析出.结果表明,含铜钢在不同温度时效时会发生明显的时效硬化效应,在不同温度的蠕变曲线上会出现平台,平台现象是由于蠕变过程中出现了第二相析出,平台出现意味着开始了第二相析出,平台结束则析出过程结束.  相似文献   
50.
钱璐璐  汪颖  张钊  赵健  潘敦  张益  刘强  樊春海  胡钧  贺林 《科学通报》2006,51(24):2860-2863
用DNA在纳米尺度构造了中国地图形状. 所构造的纳米结构由DNA折叠而成, 直径约150 nm, 分辨率约6 nm. 通过原子力显微镜观测到的图形与设计图形几乎完全一致. 该图形的构造方法采用了Rothemund于2006年发明的DNA折纸术. 该研究证明了DNA折纸术具有构造几乎任何复杂二维纳米级图形的能力, 为基于自下而上方法的纳米构造技术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