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45篇 |
免费 | 2篇 |
国内免费 | 7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8篇 |
丛书文集 | 6篇 |
教育与普及 | 11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10篇 |
现状及发展 | 1篇 |
综合类 | 21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5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15篇 |
2013年 | 12篇 |
2012年 | 13篇 |
2011年 | 15篇 |
2010年 | 15篇 |
2009年 | 21篇 |
2008年 | 12篇 |
2007年 | 23篇 |
2006年 | 23篇 |
2005年 | 25篇 |
2004年 | 11篇 |
2003年 | 15篇 |
2002年 | 7篇 |
2001年 | 7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2篇 |
1989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旅游业是朝阳行业,旅游将成为我国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旅行社则是旅游行业的龙头.中国旅行社业长期在政府主导下以水平分工的形式进行运作,管理水平和市场绩效已不能适应国际、国内竞争环境.面对加入WTO后的开放的旅游市场,中国旅行社行业必须加快调整自身的分工体系,以增强行业竞争力.中国旅行社行业已自发性向垂直分工体系调整,要借鉴欧美旅行社行业垂直分工体系的经验,从产业政策方面和旅行社实践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以加快行业分工体系的调整. 相似文献
52.
从“微笑曲线”理论谈安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吉玉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3,(2):29-33
当前,安徽省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和转型的关键时期,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仅是国家十二五的主线,也是安徽省十二五规划的紧迫任务。国际产业分工的微笑曲线理论,对安徽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基于微笑曲线理论角度,对安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对策的探索,可以为加速安徽崛起,实现安徽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3.
54.
我国台湾地区的中小企业,一般是指制造业资本额在6000万台币以下、员工在200人以内:服务业资本额在8000万台币以下、员工在50人以下的企业。台湾地区因受资源缺乏的制约,其经济发展基本上是一种以出口为导向的工业化经济,而高度出口导向的中小企业正是这一经济的主要推动者。 相似文献
55.
网络经济下分工与专业化演进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交易成本理论和超边际分析方法,对网络经济下企业分工均衡变动进行了模型分析,发现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提高了交易效率,改变了传统企业分工均衡水平,促进了中间产品的分离,提高了企业专业化水平。 相似文献
56.
国家中心城市作为我国城镇体系的塔尖,承担着辐射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责任。选取2004—2019年中国103个地级市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这一政策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对其异质性和作用机制进行了进一步探讨。结果表明:对于设有国家中心城市的区域来说,区域内城市的年均经济增长率显著提高了约0.87个百分点,且国家中心城市的带动效应具有可持续性,在设立后第8年,带动效应依旧显著,但这一政策效果的发挥存在着时间滞后性,在其设立后第4年,其带动效用才开始显著;机制检验表明,国家中心城市的建设可以通过促进与周边城市的分工协作,从而提高整个城市群的空间功能分工水平来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 相似文献
57.
随着社会的进步,越来越精细的专业化分工将是一个趋势。人们对如健身教练、律师、医生、财务顾问等专业人士的需求将越来越旺盛,知乎所聚集的那群专业人士就越有价值。 相似文献
58.
《漳州师院学报》2021,(4):21-28
鉴于全球深刻的技术与产业变革挑战,从全球价值链分工视角,根据产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所拉动的增加值效应,基于归因矩阵方法测度我国产业竞争力,可以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有效识别我国优劣势产业,有益于补齐我国产业链核心缺失环节,提升我国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位置和整体产业竞争力。实证分析表明,制造业更为依赖国外产业全球价值链分工调整,而参与国内产业全球价值链分工所形成的产业竞争力有所削弱;服务业参与国内外产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大幅度增强产业竞争力,但是参与主要贸易经济体产业全球价值链分工的竞争力略显不足。因此,在全球价值链分工调整下,我国制造业和服务业须发挥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参与主要贸易经济体的产业全球价值链合作与竞争,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全球价值链协作,以提升我国整体产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59.
本文以马克思经济学的基本范畴--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构造马克思生产函数,整合古典劳动分工思想与新古典分析技术,将技术进步(m,索洛余值)内生化,具体表征为人均工资变化率(w),企业数量增长率f,与企业资本周转增速(n)的线性组合:m=f+β(n)+(1-β)(w),β为不变资本产出弹性;模型经美国NBER制造业统计数据检验.进一步的分析阐释了:经由劳动分工技术进步,政府鼓励自主创新与兴办企业,是重建个人所有制,达到个体与政府利益和谐之纳什均衡,保证按劳分配就业充分、实现富国裕民之社会主义理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0.
赵海军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1)
科技区划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的劳动地域分工学说.科技区划分专业科技区划和综合科技区划,二者有着不同的区划原则.本文提出三种主要的科技区划方法及科技区划的一般步骤,依据科技区划的理论、原则,按照所提供的区划方法、步骤,在深入分析我国科技地域结构特征的基础上,将我国划分成七大科技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