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59篇
  免费   118篇
  国内免费   194篇
系统科学   46篇
丛书文集   197篇
教育与普及   265篇
理论与方法论   83篇
现状及发展   33篇
综合类   5047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87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100篇
  2020年   90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113篇
  2014年   231篇
  2013年   204篇
  2012年   232篇
  2011年   289篇
  2010年   271篇
  2009年   289篇
  2008年   344篇
  2007年   313篇
  2006年   259篇
  2005年   264篇
  2004年   222篇
  2003年   281篇
  2002年   252篇
  2001年   232篇
  2000年   204篇
  1999年   137篇
  1998年   118篇
  1997年   112篇
  1996年   101篇
  1995年   104篇
  1994年   72篇
  1993年   77篇
  1992年   66篇
  1991年   68篇
  1990年   62篇
  1989年   48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8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科学大观园》2015,(2):12-14
<正>提起拉萨,人们的头脑中会立刻浮现出布达拉宫形象,以红山为天然基座的布达拉宫,顺山势而修.使整个建筑与红山浑然一体,"之"字形的山路在顶部涂着红色白墙的围护下盘旋而上,有着城墙一样宽阔墙体的建筑是白宫,白宫的上部是一层层、一排排涂成黑色边框的窗户,再向上两侧的白宫簇拥出中央的红宫,红宫的屋顶附着鎏金的铜  相似文献   
222.
在查阅文献资料、走访和调研的基础上,对藏族地区解放前后的长度、面积、容积和重量的计量方法进行了初步梳理、归纳和分析。文章认为,这些计量方法是藏族社会生产力方式、社会制度、文化融合、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早期阶段的产物,尽管单位复杂多样且量制混乱,但仍处于不断提高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223.
水滑石晶体生长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生长基元”角度出发,研究了水滑石晶体生长机理,结果表明水滑石生长形态符合负离子配位多面体生长模型.采用Raman光谱分析了镁铝水滑石、铜镁铝类水滑石、铜锌镁铝类水滑石生长溶液拉曼位移,发现镁铝水滑石层板生长基元是[Mg-(0H)6]^4-,[Al-(0H)6]^3-;含铜锌类水滑石的生长基元是[Mg-(0H)6]^4-(M=Zn^2+,Cu^2-),[Mg-(0H)6]^4-,[A1-(0H)6]^3-,水滑石的生长是生长基元先叠合为金属板层,然后再吸附阴离子A”及H:0,依此循环而组成层状化合物.水滑石生长基元所处生长环境不同,会使生长形态不同,以至形成不同外形的水滑石.文章还分析了为什么含铜类水滑石较难合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224.
碱式氯化镁晶须生长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负离子配位多面体生长基元理论模型讨论了碱式氯化镁晶须形成的机制.发现碱式氯化镁晶须的生长习性与负离子配位多面体在不同环境中密切相关.碱式氯化镁晶须生长基元是[Mg-(OH)4]2-及[Mg-Cl4]2-.生长过程是基元的叠合过程,体系的性质不同或受热方式不同,都会使基元有不同的叠合途径和方向.本文用负离子配位多面体生长基元理论模型对碱式氯化镁晶须形成机制做了一定的解释.  相似文献   
225.
以中国古代建筑的形态设计为基础,探讨其蕴含的伦理规范、理性精神和哲学思想,阐明中国古代建筑所具有的融理情于一体的形态设计特征.  相似文献   
226.
为研究不同生长基质对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era)叶片表型可塑性(Phenotypic plasticity)的影响,为降香黄檀在石漠化地区的栽培提供依据,以全壤土和全石砾生长基质栽培下的降香黄檀幼苗为研究对象,采用石蜡切片法对叶片的形态解剖参数可塑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雨季(6月)取样的降香黄檀叶片...  相似文献   
227.
形态测量学是生物形态定量研究的重要部分,广泛应用于分类鉴定、系统发育、形态变异研究。本文阐述几何形态测量学的分析方法与流程,即标点法与轮廓线法、薄板样条分析与傅里叶分析、主成分分析和系统发育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判别分析及模块集成分析,并总结几何形态测量学常用分析软件及其主要用途,同时介绍几何形态测量学在直翅目中的应用,以期为直翅目昆虫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28.
【目的】探究不同施肥处理下无患子细根垂直分布特征与形态差异,以及氮(N)、磷(P)、钾(K)对细根生长的影响及其交互作用,为中国南方地区广泛种植的生物质能源树种无患子的科学培育提供支撑。【方法】以福建省三明市建宁县 8年生无患子原料林为研究对象,对N、P、K肥料各设置 3个水平,采用“3414”随机区组设计进行配方施肥试验,共 14个处理,以不施肥为对照(CK),设置 3个区组,共 42个处理小区,每小区 5株作为重复。分别在2015年生长季末、2016年花期前、2016年果实迅速生长期按照配比开沟施 3次肥料,2016年12月在每个处理小区选取 4株平均标准木样株,在距树1 m处分 3层(0~20 cm、≥20~40 cm、≥40~60 cm)采集林地土柱样品,研究各处理 3层土壤内的细根分布规律及细根形态。【结果】无患子细根主要分布在0~20 cm土层,呈各土层逐层递减的规律,0~20 cm土层细根生物量(fine root biomass, FRB)及根长密度(fine root length density, FRLD)是 ≥20~40 cm土层的1.51~2.52倍和1.82~2.25倍,是 ≥40~60 cm土层的6.29~13.17倍和6.03~9.31倍。无患子FRB、FRLD、细根表面积(fine root surface area, FRSA)及细根平均直径(fine root average diameter, FRAD)均随着N、P、K施肥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平缓降低的变化趋势,而细根比根长(fine specific root length, SRL)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表现为先降低再急剧增加而后平稳降低的变化规律。对根系促进效果最佳的N2P2K2处理在0~20 cm土层的FRB及FRLD较不施肥(CK)分别显著提高了152%和164%,≥20~40 cm土层较不施肥(CK)分别显著提高了242%和161%,≥40~60 cm土层较CK分别显著提高了385%和135%。【结论】无患子FRB、FRLD和FRSA在0~60 cm土层范围内逐层递减,有明显的垂直分布特点。在缺P条件下施用N肥和K肥对无患子根系生长影响效果较小,需要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土壤养分有效性以促进无患子细根生长及生物量积累。施肥量较为充足时,无患子能够根据 ≥40~60 cm土层土壤养分资源有效性调整细根分布结构,以充分吸收养分。N和P的交互作用对FRB、FRLD、FRAD和SRL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与无患子细根生长的相关性较大。在配方施肥处理下无患子细根生长的拟合模型分析基础上建议施N肥693 kg/hm2、施P肥321 kg/hm2、施K肥432 kg/hm2。  相似文献   
229.
目的 揭示湿地松人工林针叶功能性状间的关系,探讨针叶功能性状对磷添加的响应及对环境养分的适应策略。方法 以12年生湿地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设置3个磷元素梯度(P1为25 kg/hm2, P2为50 kg/hm2, P3为100 kg/hm2)和不施磷为对照(CK)共4个处理,分析不同处理下叶长、叶面积和比叶面积等9个形态指标与针叶全氮、全磷和有机碳等养分含量的变化,探讨针叶形态指标与养分含量的相关性。结果①各处理下湿地松针叶各功能性状的变异系数为6.62%~19.77%,其中叶鞘长和比叶面积的变异系数大,均高于19%,有机碳含量变异系数最小,仅为6.61%。②与CK相比,随着施磷浓度的增加,除针叶干物质含量显著降低外(P<0.05),针叶叶面积、比叶面积及养分含量等指标均上升。③湿地松针叶的叶面积和比叶面积与全钾和全磷间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相关系数达0.597以上,而针叶干物质含量与全磷、全钾和有机碳含量间表现出显著负相关(P<0.05),相关系数分别为-0.840、-0.639和-0.530。结论①湿地松针叶功能性状均属较弱变异,在特定环境中湿地松针叶功能性状具有较强的内稳性;②磷添加可以影响湿地松针叶的形态特征和养分储量,高浓度磷添加(P3)的效果最明显。③湿地松针叶形态建成与其养分含量相关,养分含量高促进针叶生长代谢、叶面积增加,同时加快干物质含量向其他器官转运,使针叶干物质含量减少。  相似文献   
230.
随着现代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增长,现代建筑的建设速度不断加快,建筑材料的日新月异,多元化设计风格趋势的发展以及人们审美观念的随之转变,都促使建筑形态思想发生了巨大的转变.特别是当历史进入后工业信息时代后,建筑表皮受到电子信息社会的推崇而走向历史舞台的前沿,并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建筑形态的设计受到了社会大众前所未有的关注.因此,对于中国现代建筑外观形态设计变化发展的分析具有积极意义和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