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6篇 |
免费 | 5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丛书文集 | 8篇 |
教育与普及 | 2篇 |
综合类 | 133篇 |
出版年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5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7篇 |
2014年 | 9篇 |
2013年 | 6篇 |
2012年 | 10篇 |
2011年 | 10篇 |
2010年 | 10篇 |
2009年 | 3篇 |
2008年 | 8篇 |
2007年 | 4篇 |
2006年 | 4篇 |
2005年 | 6篇 |
2004年 | 1篇 |
2003年 | 1篇 |
2002年 | 3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103.
四边简支厚板的三维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三维矩形板的位移变量按双三角级数展开 ,导出位移形式的平衡方程 ,以 3个位移分量及其一阶导数为状态变量 ,建立状态方程 .考虑四边简支边界条件 ,得到了四边简支正交各向异性三维矩形板的精确解 .由给出的均布载荷下的不同厚跨比及不同长宽比的矩形板计算结果可知 ,与已有的理论解以及有限元计算结果非常吻合 ,且级数收敛速度很快 相似文献
104.
本文采用多结点基样条函数积分法对普通样条函数法作了改进,并用改进的样条函数法分析了等厚度的矩形、圆环形厚板及变厚度的矩形、圆环形厚板的自由振动.本文的工作表明,改进的样条函数法具有精度高、工作量少、使用方便、适应性较好等优点,是一个很有实用价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5.
本文应用加权残数法求解双模量复合材料叠层矩形厚板的弯曲问题。文中给出了两层十字叠层简支矩形厚板在正弦分布载荷作用下的中性面位置和挠度筹的数值结果。这些结果与精确解相当一致。这表明可将该法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6.
分析了轧制差厚板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存在差异性的原因.针对差厚板方盒件的拉深成形过程建立有限元模型,探讨了其变厚度特性及性能差异化特征的建模方法.通过对比实验及模拟条件下方盒件的成形结果,证明了有限元模型的可靠性.根据验证后的有限元模型,以极限拉深高度和过渡区中心线偏移量为评价标准,分析了差厚板的几何参数(过渡区长度、过渡区位置、薄区与厚区的厚度差)对其拉深成形的影响.结果表明,过渡区越长、厚区占比越大、薄区与厚区的厚度差越小,则差厚板的拉深成形性能越好.确定差厚板的几何参数时,需综合考虑板料的成形性能和轻量化效果. 相似文献
107.
用半解析元法分析了轴对称横观各向同性层合圆厚板与弹性地基的相互作用,提出了一种新的半解析位移函数。采用在水平方向解析,在竖向进行离散化的方法,使动力相互作用问题化为一维数值计算问题,大大减少了计算工作量。数值计算结果表明:考虑相互作用后,层合圆板自振周期大于不考虑相互作用时的自振周期;在结构和地基动力相互作用分析中,地基的计算厚度可取为地基深度与基础的半径之比大于10,地基的计算面积可取在地基计算面积与基础面积之比大于30。 相似文献
108.
复合材料层合厚板后屈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沈惠中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1998,32(11):78-83
基于Reddy高阶剪切变形板理论,给出复合材料层合厚板在单向压缩作用下的后屈曲分析.分析中应用了由该理论导出的广义大挠度Karman型方程,考虑两种面内边界条件并计及板的初始几何缺陷.采用摄动法确定板的屈曲载荷和后屈曲平衡路径,给出四边简支反对称角铺设和对称正交铺设层合板的数值结果,同时讨论了横向剪切变形、长宽比、铺层数、面内边界条件和初始几何缺陷等各种参数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9.
利用辛几何法推导出了四边任意支承条件下矩形厚板弯曲的解析解.在分析过程中首先把弹性厚板弯曲问题的简化方程表示为H am ilton正则方程,然后利用辛几何法对全状态相变量进行分离变量,求出其本征值后,再按本征函数展开的方法求出四边任意支承条件下矩形厚板弯曲的解析解.由于在求解过程中不需要事先人为选取挠度函数,而是从厚板弯曲的基本方程出发,直接利用数学的方法求出可以完全满足其边界条件的解析解,使得这类问题的求解更加合理.计算实例验证了所采用的方法以及所推导出公式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10.
张建斌 《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7):19-22
依据两帮松软破碎的特征,选择厚锚固板理论方法确定了三沟鑫都煤矿条件下首采工作面开切眼的锚固强度、锚杆间排距、锚杆长度、锚固长度等支护参数,并对成巷至工作面安装期间的围岩变形进行了现场实测,结果表明,依据厚锚固板理论确定的破碎两帮条件下的锚固支护方案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