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9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0篇
系统科学   4篇
丛书文集   41篇
教育与普及   14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72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91.
炭素煅烧回转窑是石油焦煅烧生产中的核心系统,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石油焦的煅烧质量及产量。新投入使用的回转窑在设计中使用了有限元分析优化,并做了多项技术改进。减少了工厂的投资和运行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192.
陈志勇 《科技信息》2011,(7):I0290-I0290,I0416
在过水区域如何克服水流冲击、层层砂石的干扰进行大桥筑桩时的钻孔灌注桩施工,确保施工质量,是施工的关键技术。文章就对桩基钢护制作、埋设、下沉以及钻孔施工技术要点进行分述。  相似文献   
193.
侯文华  赵全超 《甘肃科技》2010,26(13):128-130,145
结合深圳地铁3号线爱联站到设计终点区间遇到溶洞时,根据溶洞的不同类型,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法,具体为填充法和套内护筒施工方法。以及四种特殊情况即:无填充溶洞覆盖较厚砂层或软塑至流塑状粘土;溶洞底部岩面倾斜;3层以上串珠状溶洞;土洞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94.
回转窑主体斜度,基本都设计在土建基础上,施工难度大,且质量难以保证,如果将回转窑斜度设计在托轮和传动部分底座上,土建基础设计为平面,降低了回转窑基础的施工成本,缩短了回转窑施工周期,提高了回转窑安装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95.
对于长而厚的圆柱结构,由于其巨大的应用潜力以及日益严格的使用要求,近年来发展了关于厚壁圆柱结构振动与被动振动控制相关问题的研究。圆柱结构振动研究的重要步骤是其振动模态特性的确定。模态信息对于动载荷激励结构的设计与振动控制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关于圆柱结构动态响应的研究都基于壳理论,  相似文献   
196.
通过对现浇钢筋混凝土空心楼盖的综述,结合工程实际,提出了BDF薄壁筒体新固定方法,为推广现浇空心楼板的应用奠定了基础。文章结合工程实例对BDF筒体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的施工进行了分析研究,确保薄壁筒体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97.
风力机塔筒内部增设引下线提供了一条新的防雷思路,但需要详细分析引下线泄流过程对塔筒内部电气线缆电磁干扰影响。通过EMTP软件搭建风力机叶片、塔筒和接地系统模型,分析引下线与塔筒分流情况,考虑引下线与内部电气线缆电磁耦合作用,计算不同高度处引下线与电缆线间电位差及平均电场强度。讨论引下线与电缆线安全距离及其受雷电流波头时间和土壤电阻率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增设内部引下线后,绝大部分雷电流经由引下线泄散入地;引下线与电缆线间电位差可达MV级别,二者间平均电场强度极易击穿周围空气,发生侧向闪络;但引下线与电缆线间电位差随着塔筒高度的降低发生极性反转,平均电场强度也呈现出先降低后增加的变化趋势。缩短引下线与塔筒间等电位连接间距能够降低引下线和电缆线间电位差与平均电场强度。引下线与电缆线间的安全距离随着雷电流波头时间的缩短和雷电流幅值的增加而增大,随着土壤电阻率的降低而减小。增设内部引下线需要合理设置其与塔筒等电位连接间距和与内部电缆线安全距离。  相似文献   
198.
为加快我国内河水运的发展,在实际工程中,由于制造的偏差、轴心线的偏离、联系结构协同受力,以及上部堆载不均匀等因素使得绝大多数的组合构件处于偏心受压状态。目前对应用于码头结构的薄壁钢护筒-钢筋混凝土组合结构(RCFST)偏心受压承载性能的研究还未下定论。鉴于此,本文通过跨中竖向环向应变和侧向挠度的角度对薄壁钢护筒-钢筋混凝土联合受力构件单向偏心受压问题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钢护筒壁厚和受竖向荷载偏心率的不同,对桩极限承载能力具有直接影响,对柱顶跨中和柱底的跨中应力应变的改变较为明显。因此,进行钢护筒-钢筋混凝土组合构件偏心受压承载性能研究运用于码头设计中具有较高的工程实践意义和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199.
通过对软串机铸石衬板筒壳和钢制筒壳磨损的模拟试验,得到了两种筒壳在转速和装球量相同的条件下筒壳和钢球磨损情况、为正确,合理地选择铸石衬板用于软串机筒壳上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0.
在高径比为1.0的搅拌反应器中,研究了导流筒结构及固体含量对翼型轴流桨功耗与气含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导流筒的安装会降低功耗,提高气含率;导流筒的开孔率以16.4%为佳;翼型桨排出流向上时功耗较小,气舍率较高;功耗随固体含量的增加而增大;气液两相体系中的气含率比气液固三相体系中的气含率高;并得到在开孔率为16.4%条件下,翼型轴流桨上提操作时的气含率关联式.此外,在高径比为1.5时对双层组合桨进行了研究,并得出了与单层桨类似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