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9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29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48篇
教育与普及   33篇
理论与方法论   23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105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301.
木聚糖酶对鲫鱼生长性能和小肠绒毛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单因子浓度梯度法,在以小麦为主的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05%、0.10%和0.15%的木聚糖酶,以基础饲料为对照组,每组设4个重复,饲喂鲫鱼74d,测定鲫鱼的生长性能,观察肠道形态。结果表明:(1)0.05%组鲫鱼的增重率比对照组提高24.2%(P<0.01),0.10%组和0.15%组的增重率比对照组提高17.0%和15.7%(P<0.05);投饲系数分别较对照组降低19.2%、14.4%、13.6%(P<0.05)(。2)0.05%、0.10%和0.15%组的干物质表观消化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3.19%、9.33%和8.93%(P<0.01);蛋白质表观消化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9.98%、9.19%和8.82%(P<0.01);总糖表观消化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29.88%、26.67%和24.94%(P<0.01);(3)饲料添加木聚糖酶能促进小肠绒毛的发育。其中0.05%、0.10%和0.15%组前肠绒毛的高度分别较对照组提高了54.07%、34.96%和18.07(%P<0.01);0.05%组前肠绒毛的宽度较对照组提高了23.46%(P<0.01)。0.05%和0.10%组中肠绒毛的高度分别较对照组提高了6.60%(P<0.01)和3.96%(P<0.05)。0.05%和0.10%组中肠绒毛的宽度分别较对照组提高了10.95%和9.49%(P<0.01)。扫描电镜观察鲫鱼肠绒毛的超微结构,0.05%组前肠绒毛发育最好,绒毛排列整齐,微绒毛簇状结构致密,且很少黏附食糜颗粒。  相似文献   
302.
污泥厌氧消化工艺设计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污泥处理是城市污水处理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厌氧消化是污泥稳定的重要处理方法,但有关研究设计和实践的经验不多。针对污泥厌氧消化的工艺设计,探讨了消化方式、池容、池形、搅拌、加热与气体收集系统设计等几个典型问题。  相似文献   
303.
折流式厌氧反应器的启动性能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不同格室数和添加填料与否对折流式厌氧反应器(ABR)启动性能的影响。反应器启动时,控制化学需氧量(COD)初始负荷为1.4 kg/(m3.d),逐渐提升至3.5kg/(m3.d),经过28~63 d连续运行,启动获得成功。试验结果表明,反应器的三格结构和五格结构表现出非常相似的启动特性,增设填料的复合式反应器启动速度明显快于普通折流式厌氧。此外,沿程化学需氧量及挥发酸浓度降解规律和不同格室的颗粒污泥的扫描电镜表明,反应器内微生物相的分布规律与相应格室的基质浓度、类型等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304.
以用造纸黑液制成的球形木质素树脂作为生物载体,在上流式厌氧流化床(UAFB)反应器装置中,进行了处理模拟高浓度酸化相出水的厌氧甲烷相流化床的运行实验.结果表明,当有机容积负荷小于6.0g/(L·d)时,基质COD去除率高于90%;实验中得到生物负载量为0.0745;建立了UAFB反应器的动力学模型,测定了35℃时的动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305.
研究了中温条件下厌氧流化床(AFB)反应器处理有机废水的部分抗冲击性能。当生物膜形成并生长良好时,AFB反应器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对环境温度变化不十分敏感。  相似文献   
306.
运用常微分方程空间定性理论的手法对厌氧消化过程微生物生态数学模型进行定性分析.通过寻找极限超平面将六维问题转化为三维,进而讨论了平衡点的类型及其稳定性.证明了正平衡点的全局稳定性  相似文献   
307.
308.
本文报告糜烂性胃炎合并消化性溃疡289例,占同期糜烂性胃炎884例的32.7%.其中合并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11例(23.9%).幽门螺杆菌检出率为90%.提示胃酸过高又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是糜烂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共同的发病因素.内镜检查是诊断本病的最重要手段.采用抗酸、抗幽门螺杆菌感染、粘膜保护剂以及微波凝固等综合疗法是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309.
结合内镜检查,从粘液池抽取清晨空腹胃液进行pH、游离酸、蛋白酶、粘液、胆汁酸及DNA的同步测定,运用微机处理数据。结果证示:pH值以十二指肠消化性溃疡组最低;胃癌组最高;浅表、浅表萎缩及萎缩性胃炎依次递升,后者稍低于胃癌组;胆汁返流组居第三位。游离酸含量的分布情况与pH恰好对应相反。蛋白酶含量的分布情况与游离酸相仿,但在浅表性胃炎组即有明显的减少。所有胃病组的粘液含量均明显低于正常,而以胆汁返流组最低,其次是胃癌,萎缩性胃炎组的粘液含量与胃溃疡组相似。胃液胆汁酸以胆汁返流组最高,其次为胃癌,三种胃炎与二种溃疡病组间未见明显差异,但均显著高于正常。DNA含量以胃癌组最突出,其次是胆汁返流组,其余情况与胆汁酸的分布特点相同。上述研究为临床进行胃功能检查及鉴别诊断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  相似文献   
310.
污泥是废水处理过程中的沉淀物质,包括废水中所含的悬浮物质、胶体物质和从水中分离出来的沉积物,统称为污泥,经过厌气消化过程处理的污泥,为消化污泥。据文献记载,对食品工业和印染工业产生的含水性有机污泥,无机化工工业等形成的亲水性无机污泥,钢铁工业和钢铁加工工业的疏水性无机污泥或含油污泥,以及造纸工业废水沉淀的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