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18篇
  免费   230篇
  国内免费   177篇
系统科学   26篇
丛书文集   320篇
教育与普及   221篇
理论与方法论   35篇
现状及发展   52篇
研究方法   1篇
综合类   8370篇
  2024年   68篇
  2023年   216篇
  2022年   179篇
  2021年   231篇
  2020年   179篇
  2019年   230篇
  2018年   110篇
  2017年   185篇
  2016年   209篇
  2015年   260篇
  2014年   450篇
  2013年   412篇
  2012年   486篇
  2011年   508篇
  2010年   483篇
  2009年   464篇
  2008年   497篇
  2007年   457篇
  2006年   343篇
  2005年   268篇
  2004年   265篇
  2003年   276篇
  2002年   246篇
  2001年   255篇
  2000年   209篇
  1999年   195篇
  1998年   145篇
  1997年   148篇
  1996年   158篇
  1995年   116篇
  1994年   138篇
  1993年   110篇
  1992年   92篇
  1991年   98篇
  1990年   80篇
  1989年   107篇
  1988年   65篇
  1987年   44篇
  1986年   3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47年   1篇
  194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51.
因国际界河国土流失,需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阐述了防护工程的主要形式:柳条沉排压石,浆砌石固脚,干砌石护坡。  相似文献   
952.
常家河地区金矿是产于中上志留统地层中的一个蚀变岩型金矿。通过对其控矿因素及富集规律的研究,发现该金矿严格受构造控制,与细碎屑岩、煌斑岩脉及硅化、毒砂化关系密切。这一认识的取得可以更好地指导在该区的下一步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953.
为了检验CIRIA、ACI和弹性珩架三种计算模型的准确性,采用16处高强混凝土深梁样本,分别对应于不同的剪跨-厚度比率和混凝土强度,进行了承载能力实验,并将实验结果与三种计算模型的理论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弹性珩架模型获得较理想的效果,而CIRIA和ACI模型则偏于保守。  相似文献   
954.
K-G公式是否适用于湿软土壤,过去未给予足够的注意,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本文对K-G承载和抗剪公式进行了探讨;并修正了K-G抗剪公式,提高了它的拟合精度。试验研究表明新的K-G公式系统是适用于湿软土壤的。这有利于潮湿地工程机械与土壤相互作用的研究。  相似文献   
955.
祁连山北麓挤压隆起山地边缘不对称地堑发育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构造、沉积和地貌的野外调查与新分析研究了河西走廓压性山地边缘发育的一种特殊的活动构造地貌-喇叭形不对称地堑。它在呈弧形的山地边缘平面上为喇叭形河口,实际上是发育在特定的构造部位、由断层围限的不对称地堑。  相似文献   
956.
通过1200℃缓冷至室温热循环过程,由于铬组元非平衡偏聚,加快铬在Fe25Cr5Al合金中向晶界扩散,并产生富铬的α'相沿晶及晶内沉淀;相变导致合金脆化,在晶界可观察到微米级α'相,并产生穿晶解理断裂失效破坏。  相似文献   
957.
大尺寸砼试件的断裂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最大尺寸为1200mm×1200mm×200mm的楔入劈拉试件研究了试件高度对砼断裂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断裂能GF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尺寸效应,但当试件高度h>800mm时,所测得的GF值与试件高度无关.这一结论对大型砼结构的非线性开裂计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58.
本文对武钢初轧厂1600吨钢坯剪改造后的液压平衡系统的实测结果与原设计要求进行了对照分析。其结果证明,这项改造是成功的,同时也指出改造后尚存在的一些问题,或许可供同类设备进行液压改造时参考。  相似文献   
959.
本文根据特纳提出的方解石双晶纹动力学分析原理及方法,利用宝兴龙门山北东向断裂带小关冲断层岩中的方解石光轴及{01■2}双晶,建立了主压应力轴σ_1(C轴)、主张应力轴σ_3(T轴)方位,得出的平均方位是,σ_1 127°∠39°,σ_3 309°∠47°,和野外地质调查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960.
中国震积作用和震积岩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震积岩是在地层中具有古地震事件记录的岩层,对其进行研究可为地壳构造演化提供动力学解释。目前国内外学者对震积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古生代以前的海相地层。对中国在海相和陆相地层的震积岩与震积作用、地震-海啸序列、碳酸盐岩振动液化地震序列、震积岩与震积不整合序列、萨布哈震积岩序列以及中生代陆相地层中碎屑岩原地系统的地震液化序列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对惠民凹陷古近纪陆相碎屑岩地层的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发育微同沉积断裂和震裂缝、卷曲变形构造、水下岩脉和泄水构造、震积枕状及伴生构造等典型的地震成因变形构造。震积岩垂向序列自下而上为:A段为下伏未震层,B段为微同沉积断裂层,C段为微褶皱变形层,D段为枕状及伴生构造层,E段为液化均一层,F段为上覆未震层。深入开展新生代陆相断陷湖盆震积作用和震积岩研究,能为盆地构造演化提供动力学解释,如果能与岩性、成岩作用史、孔隙演化史相匹配研究震积岩,将具有一定的石油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