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54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103篇
系统科学   97篇
丛书文集   310篇
教育与普及   540篇
理论与方法论   526篇
现状及发展   39篇
综合类   8410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98篇
  2022年   88篇
  2021年   106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90篇
  2016年   108篇
  2015年   195篇
  2014年   527篇
  2013年   477篇
  2012年   591篇
  2011年   711篇
  2010年   785篇
  2009年   822篇
  2008年   1040篇
  2007年   776篇
  2006年   531篇
  2005年   495篇
  2004年   362篇
  2003年   315篇
  2002年   292篇
  2001年   290篇
  2000年   220篇
  1999年   133篇
  1998年   128篇
  1997年   85篇
  1996年   65篇
  1995年   66篇
  1994年   81篇
  1993年   58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50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1940年   2篇
  192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杨昌敏 《遵义科技》2007,35(5):42-45
据风冈县史料记载:早在我国茶圣陆羽的《茶经八之出》一书中记载,茶“黔中生思州、播州、赞州、夷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其中所记的夷州辖地包括了今天的凤冈。夷州的治所就设在风冈北面的绥阳镇。夷州是古代的茶区,其茶叶是向朝庭进贡的物品,人们不易得到,因其是贡品,  相似文献   
102.
钟飞腾 《世界博览》2008,(22):28-30
三十年开放实践,进一步促使我们再一次思考,我们为什么要开放,向谁开放,怎样开放?  相似文献   
103.
正确认识中国的国情是解决中国各项问题的基本出发点。中学历史教学担负着对青少年进行国情教育的重任。各阶段历史教学的国情教育。  相似文献   
104.
赵欣 《科技咨询导报》2008,(33):197-197
英语教学是与英语文化认知分不开的,从英语文化着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比机械地要求学生学习英语的发音,语法和词汇要好得多。  相似文献   
105.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而耕地后备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农业增产主要依靠提高单产,肥料的施用对作物单产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盲目施肥现象严重,这不仅造成农业生产成本增加,而且严重污染环境,威胁农产品质量安全,也影响了农业产量的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06.
清末民初,伴随着中国文化及乡村教育现代化的步伐,中国乡村社会曾兴起一股"废庙兴学"之风。其最初只是一种有知之士个人在民间的自发行为;清末新政将其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在全国广泛推行(实际上只是部分地区执行);民国初年,"废庙兴学"进入了一个高潮期,对推进乡村教育发挥了一定作用,但遇到了宗教文化和乡村传统势力等重重阻力。"废庙兴学"是一个多面体,它既有促进国民教育、提高民众教育程度的积极作用,又扩大了我国民间宗教文化自身的影响,加强了宗教文化的发展与壮大;也可能成为激化民众社会矛盾、危害国民教育的有效实施,其消极影响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107.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新课导入也是这样。下面是我多年来在历史教学中尝试过的几种趣味导入法,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8.
萨维尼是19世纪历史法学派的核心人物,在对古典自然法批判的基础上,提出了“民族精神论”的思想,认为法是一个土生土长的、自给自足与自我演进的过程,法的本质是世代相传的民族精神,法的最好来源是习惯,主张从历史的角度去建构具备民族精神的本土化法律制度。但由于萨维尼过于保守的政治倾向,过高地估计了习惯法的作用,使其历史法学的思想存在一定的瑕疵。以史为镜,客观地研究萨维尼的法律思想,提炼和升华其“民族精神论”,建构适合本民族的良法。  相似文献   
109.
中国现代文学历史,对于我们已成为遥远的过去,历史的时针不容反拨。它不可能为我们重演一遍,如何考察,了解过往的文学历史?我们以为莫过于翻阅当时文学期刊,当年,那些主张各别、风格各异的刊物,犹如一股股浪头,此起彼伏,有力地推动着中国现代文学潮流滚滚向前,这些刊物是历史的原始存在,它生动地记录着以往的事迹,那里飞动着时代风云。  相似文献   
110.
中国人名罗马字母拼写法的历史与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于我国人名外译 ,有关部门曾作出过规定 ,即外译时使用汉语拼音 ,按汉字读音拼写。这是一个已明确、统一的问题。但在长期的执行过程中 ,由于宣传贯彻不够 ,缺乏严格的有力措施 ,同时对原规定执行中一些问题未能及时研究解决 ,致使在拼写方式上出现一些混乱现象。特别是我国改革开放以后 ,对外交往越来越广泛 ,人名外译问题愈显突出。在西方国家人名拼写习惯的影响和冲击下 ,我国人名外译的混乱现象越发严重。对于这种混乱情况 ,社会各界及新闻媒体时有反映 ,甚至一批批的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也多次提出过不少提案 ,要求解决这一问题。国家语委有关领导对此也很重视。本刊认为 ,当今世界总的趋势是走向信息化、市场化、全球化、知识化。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 ,经济的发展将逐步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之中。故此 ,我国人名外译的规范化将变得十分迫切。尽快解决这一问题势在必行。为促进这一问题的解决 ,本刊特辟专栏 ,邀请我国有关部门的专家进行书面讨论 ,在此基础上再请国家语委等有关部门共同组织研讨。我们相信 ,在大家的努力和支持下 ,我国一定能制定出更为科学、合理的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