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7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3篇
系统科学   9篇
丛书文集   39篇
教育与普及   195篇
理论与方法论   223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166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134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131篇
  2011年   157篇
  2010年   129篇
  2009年   130篇
  2008年   137篇
  2007年   108篇
  2006年   122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57年   1篇
  192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微控制器系统PCB的EMC问题和抗干扰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微控制器系统PCB的EMC问题、抗干扰设计的具体方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12.
在现在的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以网络教育形式来传递教育教学信息,愈发显得重要.以网络基础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资源建设对整个教学的进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欲研究《金瓶梅》中的“反切”语,不能不对“反切”流变史予以回顾。语言学界推求“反切”之起,认定是三国魏孙炎所创,这是个误解,诸家所据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音辞篇》“孙叔言(然)创《尔雅音义》,是汉末人独知反语;至于魏世,此事大行。”颜氏所指明确,孙炎所创为《尔雅音义》之书,用以证明汉末之人知反语。人,当然是众人的民众;无法确指谁是首创,庸众难于进入载籍。载籍所录反语只是作为花絮趣闻,如《三国志·诸葛恪传》“童谣曰:……于何相求?‘成子阁’,‘成子阁’者反语‘石子岗’也。”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四》“民有姓刘名堕者,宿抎工酿……排于‘桑洛’之辰,故酒得其名矣。……‘索朗’反语为‘桑洛’也”(林序达《反切概说》四川人民社82年版)。可资注意的是,反语的主人是“童谣曰”,是“民”对酒工刘某的称扬,反语应是来自民间,产生于民众的口头。鲁迅先生所说的“人猿揖别”语言伊始的“杭育杭育”,依反切律是为“嘿嘿”派。反切与其他语言同样是民众所创造,又为民众长期所运用,反切始终保持着俗文化形态而积久未变,也可以反证它的来自民间的群众性,此点为《金瓶梅词话》宏扬。后面详论。  相似文献   
14.
15.
16.
王淦昌与中微子的早期研究刘宏葆,何亚平KanChangWangandEarlyResearchofNeutrino¥Abstract:Thispapersystematicallyandcomprehensivelyexpoundsthehardco...  相似文献   
17.
一 第二届科学技术史名词审定委员会成立的意义 2007年1月15日,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的共同努力下,“第二届科学技术史名词审定委员会”正式成立。自1988年第一届科学技术史名词审定委员会成立以来,海内外学术界关于中国科技史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国内外交流空前活跃。2005年7月“第廿二届国际科学史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国科技史的研究进一步走向国外。在全球科学史研究和学术交流日渐频繁的大背景下,如何进一步认识、规范和推广科技史名词术语,建立中国自己的科技史名词体系,便迫切地摆在了中国学者和相关机构的面前。第二届科学技术史名词审定委员会将在第一届委员会工作成就的基础上,改进以往之不足,尽快形成一个稳定、行之有效且高效率的编辑机制和渠道,填补我国科技史名词的空白,展现中国古代辉煌的科学技术。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笛卡儿以前人们对惯性定律的认识,阐述了笛卡儿及其同时代人对惯性定律的贡献以及牛顿对这一问题的总结。  相似文献   
19.
张秀民先生的《中国印刷史》是一部划时代的杰作,内容翔实,材料丰富,论述周详,久已享誉海内外学林。最近出版的增订本经过作者和韩琦教授的认真修订,内容更为全面,论述更为精当,特别是补充了许多前所未知的重要史料,而且附有大量珍贵的插图,极大地提高了此书的学术价值。书评对增订版的成功作了充分的肯定,同时对一些问题提出商榷意见。  相似文献   
20.
公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