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76篇 |
免费 | 10篇 |
国内免费 | 9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1篇 |
丛书文集 | 23篇 |
教育与普及 | 62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34篇 |
现状及发展 | 1篇 |
综合类 | 67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6篇 |
2022年 | 7篇 |
2021年 | 7篇 |
2020年 | 6篇 |
2019年 | 6篇 |
2018年 | 5篇 |
2017年 | 9篇 |
2016年 | 6篇 |
2015年 | 13篇 |
2014年 | 49篇 |
2013年 | 37篇 |
2012年 | 64篇 |
2011年 | 61篇 |
2010年 | 52篇 |
2009年 | 80篇 |
2008年 | 81篇 |
2007年 | 49篇 |
2006年 | 41篇 |
2005年 | 50篇 |
2004年 | 18篇 |
2003年 | 17篇 |
2002年 | 24篇 |
2001年 | 23篇 |
2000年 | 14篇 |
1999年 | 18篇 |
1998年 | 9篇 |
1997年 | 9篇 |
1996年 | 7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7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51.
准两年振荡的演变及El Nino/南方涛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准两年振荡(quasi-biennial oscillation,QBO)最早是指赤道平流层低层风场的一种准周期变化现象。其后的一些研究表明,QBO是热带平流层低层大气环流演变的重要现象,不仅直接同平流层环流及环境(如O_3含量)有联系,而且对全球天气气候的演变有一定的影响。已有的一系列研究表明,这种东西风周期振荡一般发生在30km高空,并以不变的振幅向 相似文献
652.
2005年6月28~30日,由浙江大学韩国研究所主办召开了浙江大学与韩国釜庆大学“中韩南方文化学术研讨会”,中韩两国20余位学者参加了会议,人文学院党委书记黄华新、韩国研究所副所长金健人教授出席会议并致辞。此次会议议题广泛,气氛活跃,两国学者充分交换了观点和最新学术信息。 相似文献
653.
浅析台阶地质资料及矿石质量品位综合图在露天矿的实践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三道庄露天矿生产实际,采用合理配矿原理,首先得到一个总体配矿策略,然后采用综合图配矿模型进行适当调整,其配矿原始数据可以直接从爆堆的测量或化验数据中获取,从而保证了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快捷性,之后通过生产实例予以印证。实践表明,该方法有效地解决了传统人工配矿盲目性强且效果较差的问题。 相似文献
654.
655.
【目的】 揭示不同缓释肥N与P2O5质量比(N/P比)及加载量对浙江楠等5种珍贵树种1年生容器苗生长、N与P素吸收利用及养分库构建的影响,以期为精细化培育珍贵树种容器苗提供科学指导。【方法】 采用4×4两因素析因设计,研究N/P比和加载量对浙江楠等5种珍贵树种1年生容器苗生长发育及N、P库构建的影响。【结果】 缓释肥N/P比、加载量对5树种1年生容器苗生长和干物质积累均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随着N/P比提高,各树种的反应却不一致;当缓释肥加载量为F3(3.5 kg/m3)时, 5树种生长指标和干物质积累均达到最大值。浙江楠、浙江樟和木荷的叶N含量与缓释肥N/P比密切相关,但南方红豆杉和赤皮青冈叶N含量在各N/P比间差异不显著。除浙江楠外,其他4树种的叶P含量在不同N/P比下差异显著,但各树种叶N和P累积量却对N/P比响应均不敏感。较之于N/P比,缓释肥加载量对5种珍贵树种1年生容器苗N、P库构建的影响更明显,叶N、P含量及累积量均在较高的缓释肥加载量F3下达到最高。N、P含量在各树种器官内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说明N、P吸收同步,但不同树种间N、P素在各器官的分配却不同。【结论】 浙江楠容器苗生长及其养分库构建均需高N缓释肥,浙江樟、赤皮青冈和木荷则需要相对高P缓释肥,而南方红豆杉容器苗生长对N/P比要求不严格,但其养分库构建需高N缓释肥;在考虑N/P比的同时,适量(3.5 kg/m3)增施缓释肥,可提高珍贵树种的容器苗质量。 相似文献
656.
利用2004—2017年BOAArgo网格数据集系统分析了赤道太平洋障碍层厚度的年际演变及其与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事件的关联.在年平均意义上,热带太平洋障碍层在暖池区存在明显的年际变动,其厚度变化幅度可达15m以上.多变量经验正交函数分解的主模态表明:西太平洋暖池区降水与障碍层的异常场分布型态吻合,都呈现明显的东(正)西(负)反相位分布,降水的正(负)异常造成了障碍层的正(负)异常;且与ENSO事件高度相关(相关系数0.87),存在显著的2~4年的年际变化主周期信号.针对赤道太平洋障碍层的纬向迁移分析表明:对应于厄尔尼诺(拉尼娜)年,赤道太平洋偏厚的障碍层位置显著东(西)移,且与暖池东部边缘和海表盐度(SSS)锋的纬向迁移大致处于同一位相.在大多数情况下,较厚的障碍层局限于暖池的东部边缘内(170°W以西),位于SSS锋附近或偏西;SSS锋附近的障碍层可能归因于水平平流、强降水及开尔文波.在2015年9月至2016年2月期间,赤道中太平洋的SSS锋消失,对应着厚障碍层的消失,表明厚障碍层的位置与西太平洋暖池东部边缘内SSS锋的纬向位置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57.
658.
为考查测定临界游泳速度(Ucrit)方案中的持续时间(△t)对南方鲇(Silurus meridionalis Chen)幼鱼的Ucrit及其代谢率的影响,于25℃条件下以6.0 cm·s-1为速度增量(△v),分别在△t为20和40 min时测定实验鱼的Ucrit和运动代谢率(Vo2).结果显示在△t为20和40 min时实验鱼的绝对临界游泳速度(Ua)分别为(31.89±1.29)和(30.17±0.98)cm·s-1,相对临界游泳速度(Ur)分别为(4.22±0.16)和(4.05±0.14)BL·s-1(BL表示实验鱼的体长,以厘米计),两个临界游泳指标不同处理间均无显著差异;而△t为20 min时的最大运动代谢率(AMR)为(183.36±12.80)mg·h-1·kg-1,显著高于△t为40 min下(139.66±8.75)mg·h-1·kg-1的水平(P<0.05);另外,当△t为40 min时,前20 min和后20 min的AMR分别为(152.08±10.79)和(121.61±6.68)mg·h-1·kg-1,前者显著高于后者(p<0.05),却显著低于△t为20 min处理组的水平(P<0.05).上述结果表明,不同的持续时间对南方鲇幼鱼的Ucrit的测定结果无明显影响;而对AMR存在着显著性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与实验鱼的应激反应程度有关,也可能由于运动过程中无氧代谢的不同比例所致. 相似文献
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