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3篇
教育与普及   11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17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舒家坝-太阳寺断裂构造地质特征及其控矿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超 《甘肃科技》2004,20(9):131-134
舒家坝 -太阳寺断裂是丹风群与舒家坝群的边界脆韧性断裂带。该断裂有早期脆韧性和晚期脆性叠加的多期活动特征。断裂在娘娘坝 -舒家坝一带呈反S型展布 ,断带内发育糜棱岩和构造砾岩 ,并且部分成矿元素富集 ,对区内多金属矿床的形成和分布具控制作用。断裂带北侧分支断裂中已发现多处多金属矿床 (点 )  相似文献   
22.
《靖远县雪山寺景区总体规划》统筹雪山寺景区资源保护和旅游发展之间的关系,优化景区用地布局,全面发挥景区的功能和作用,促进景区健康有序发展,是雪山寺景区保护和建设的行动指南和规范。  相似文献   
23.
甘肃省天水市寺沟门金矿处于祁连-北秦岭加里东造山带接合部位的关子镇-李子园新元古-晚古生代裂陷沉积带东部,矿区夹持于关子镇-元家坪韧性剪切带与舒家坝-娘娘坝-太阳寺脆韧性剪切带两条区域韧性剪切带之间。古金源、热源、热场"三位一体"是寺沟门金成矿的地质前提。  相似文献   
24.
根据钻井资料及构造分析, 对塔东地区二维地震资料和塔中地区三维地震资料进行系统解释, 在该地区震旦系之下识别出断坳二元结构的陆内裂谷, 该裂谷由4个断陷沿纬向形成一个裂谷带, 其平面分布形态与高磁异常范围极为吻合。结合构造与地层发育特征认为: 裂谷期断陷中发育典型陆内双峰式火山岩, 是航磁异常带上磁力高的直接表现; 高磁异常带轴线与断陷的边界断层位置吻合, 异常源具有垂直向下的通道, 与基底断裂及深部岩浆上涌有关。正演计算验证了南华纪裂谷带模型的磁异常结果。高磁异常带东段为裂谷成因, 向中部、西部裂谷作用逐渐减弱直至消失, 至巴楚段高磁异常主要由二叠纪玄武岩造成, 异常带西段则属于塔南古陆块。  相似文献   
25.
南祁连盆地广泛发育上三叠统尕勒德寺组泥质岩类烃源岩,但是其有机质丰度、类型、热演化程度的研究程度都很低。因此,对此地区烃源岩进行油气资源综合评价是十分必要的。据此,从烃源岩类型、有机质的类型、丰度、成熟度等方面对南祁连盆地哈拉湖坳陷上三叠统尕拉德寺组烃源岩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表明,有机质丰度为差—中等,有机质类型为腐泥腐殖型(Ⅱ2),有机质到达高成熟—过成熟阶段。整体评价为中等烃源岩。  相似文献   
26.
清乾隆四十年,南韶兵备道李璜在一次闲游丹霞山别传寺时,在寺内方丈室偶然发现90多年前别传寺开山祖师澹归和尚所著的《偏行堂集》手稿,由此引发了震惊乾隆朝的“别传寺公案”。  相似文献   
27.
通过对晋祠中祠庙寺观的分析与研究,运用祠庙寺观的分类方法,探讨了晋祠从一座祭祀唐叔虞的祠堂演变成集儒、佛、道于一身,汇祠、庙、寺、观为一体的古代建筑群的发展过程;总结出晋祠中的祠庙寺观是如何在各归其位的同时又互相联系、融合、转化,从而汇聚成为了今天晋祠与众不同的独特风貌.  相似文献   
28.
介绍了山西金灯寺的消防设计,阐述了文物建筑消防设计的特殊性和必要性,并总结了文物建筑消防设计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29.
《曹溪通志》是一部记载南华寺历史的地方志。自嘉靖问世以来,历朝、历代不断编修、续修、重修,志由寺志,转而山志,再到通志。清乾隆时期,志因"金堡之狱"列入清政府禁毁书目,以致诸多版本"散佚"不传,虽后世有重修、重刊、重撰本,但其所传版本源流在史料记载中,莫衷一是,有鉴于此,现据史略考,试以文记,传其兴衰。  相似文献   
30.
利用SEM-PCAS孔隙定量表征技术与低压N_2等温吸附实验研究X井深度为6 875~8 042m超深层泥页岩的纳米孔隙特征,并选取四川盆地及周缘地区从地表到5km左右的样品组作为对比,探索深埋藏作用对泥页岩孔隙系统的影响。研究发现,X井志留系龙马溪组、奥陶系五峰组及下寒武统筇竹寺组超深层泥页岩32个样品的孔隙特征相似,孔隙类型以有机质孔、粒间孔为主,孔隙形态以狭长-裂缝型为主。N_2等温吸附线类型为IV-H3型,QSDFT孔径分布显示其纳米孔隙主要分布于4~16nm段,BET比表面积为8.63~16.13m2/g。与对照组样品相比,X井超深层泥页岩的孔径分布更加分散,微孔体积和微孔比表面积更小,介孔/微孔的体积比值及介孔/微孔的比表面积比值比非超深层泥页岩均具有数量级的优势。X井超深层泥页岩的孔隙特征主要受埋藏深度控制,深埋藏作用会使泥页岩孔径缩小并改变孔隙的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