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8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9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杨岚 《大自然》2012,(6):48-51
亚洲象(Elophasmaximus)和灰叶猴(Trachypithccusphayrci)在我国仅分布于云南省西南部的热带和南亚热带地区,栖息并活动于沟谷林地带。尚勇镇位于云南省勐腊县与老挝接壤的边界地区,也足野象和灰叶猴活动最密集的地区,因而上世纪60年代,我们将调查亚洲象和灰叶猴的观测点定在这里。  相似文献   
52.
西藏边境口岸具有毗邻国家和地区比较多、口岸稀少、口岸之间距离遥远、口岸通商历史悠久、口岸基础建设相对滞后、口岸运行受南亚国家关系影响比较大等特点。依托西藏边境口岸建设中国与南亚通道需要因地制宜地改善或提升与南亚各国的国家关系,加强西藏边境区域交通、通信、水电等基础建设,将交通便利、战略位置重要的边民互市升级为口岸,在我方实际控制边境区域建设村庄和民间边民互市,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最终通过边境口岸将中巴、中南、孟中印缅三大走廊连接起来,建设中国与南亚各国之间经济、文化、政治、外交大通道。  相似文献   
53.
南亚热带森林种子萌发和幼苗形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树种阿丁枫(Altingiachinensis(Champ.)Oliv.)、黄果厚壳桂(CryptocaryaconcinnaHance)、黄杞(EngelhardtiaroxburyhianaWall.)、朱砂根(ArdisiacrenataSims)、华南省藤(CalamusrhabdocladusBurret)、猴耳环(PithecellobiumclypeariaBenth.)、石栋(Lithocarpusglaber(Thunb.)Nakai)和阳性树种大叶合欢(Albizzialebbeck(L.)Benth.)的种子均能萌发.萌发最快是大叶合欢和猴耳环,处理3~4d即开始萌发,5~13d即萌发完毕;其次是阿丁枫、黄杞、黄果厚壳桂和朱砂根,最慢是华南省藤和石栎,处理30~42d才开始萌发.所有种在光、暗条件下均能萌发.种子萌发过程中吸水显示3个阶段,但不同种有所差别.幼苗的形态可能与耐阴性有关.在暗中,黄果厚壳桂、朱砂根和华南省藤幼苗不徒长,黄果厚壳桂幼苗能形成正常的叶,华南省藤也能形成叶子,但不能张开,朱砂根则不能形成叶子.而其他种均不能形成正常的幼苗,植株徒长、黄化.光条件  相似文献   
54.
东亚季风的活动规律及其与南亚季风的区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东亚季风活动的一般特征、东亚季风的变异性及其原因探讨的途径、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区别。  相似文献   
55.
采用TOMS、HALOE和SAGEⅡ臭氧卫星观测资料,对青藏高原上空臭氧的垂直结构和变化特征以及伊朗高原臭氧低值中心做了相应的研究,并且对两个高原臭氧低值中心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夏季伊朗高原同青藏高原一样存在臭氧低值中心;青藏高原和伊朗高原上空臭氧含量的变化与同纬度带其他地区相比,在12~22km或120~30 hPa这个气层中减少最明显,在此气层中伊朗高原上臭氧的减少比青藏高原上的更厉害.进一步采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亚洲上空位势场和位温的变化及其与臭氧变化的关系,结果显示青藏高原和伊朗高原上空臭氧含量的变化和南亚高压有着密切的关系.南亚高压正好处在青藏高原和伊朗高原上空,夏季当南亚高压中心偏伊朗高原时,伊朗高原上空臭氧总量比多年平均值低,6、7月份随南亚高压中心位置的变化,伊朗高原上空臭氧总量变化明显,而青藏高原上空臭氧总量变化不是很明显.利用此区域夏季等位温面的变化对上述关系的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6.
云南5月强降水天气与亚洲季风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利用相关分析和EOF方法,研究了云南5月大雨、暴雨日数与亚洲季风这一大尺度气候环流背景变化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云南5月强降水天气与南亚季风强度指数相关较好,其中同期5月,相关系数为0.493,前期4月,相关系数为0.447,均超过了99%的显著性水平;其次是前期1月,相关系数为0.312,通过了95%的显著性检验.而云南5月强降水天气仅与前期4月南海季风强度指数相关较好,相关系数为0.415,通过了98%的显著性检验,与其他月份相关不显著.同时11a滑动相关系数也清楚地反映了南亚季风对云南5月强降水天气的影响大于南海季风.另外,利用EOF方法,获得了云南5月大雨、暴雨日数3种主要的空间分布型:全省一致型(除昭通市)、西部和东部、南部相反型以及东部和西部、南部相反型.第1类型与亚洲季风强度指数关系较为密切,特别是与南亚季风;第2类型主要与南海季风相关较好,第3类型受亚洲季风强度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57.
2001-03-21在昆明用电化学臭氧探空仪探测到了对流层低层异常的高浓度臭氧分布。这个个例中昆明对流层低层异常的高浓度臭氧分布特征不同于2001-03-08的昆明个例。使用NCEP分析资料、中尺度数值模式MM5模拟的大气环流数据、卫星观测的东南亚地区的生物体燃烧状况、气溶胶指数等资料,分析了这段时间的天气形势、大气环流、空气块后向轨迹以及生物体燃烧产生的烟尘轨迹,结果发现高浓度的臭氧空气来源于有生物体燃烧的南亚地区。这与以往研究中东南亚地区生物体燃烧导致华南地区对流层低层臭氧浓度异常增高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58.
黄洁 《中国科技成果》2009,10(11):26-26
优质鲜食高淀粉的木薯新品种——华南9号,早熟,植后7个月可收获;高产,一般亩产可达2吨;鲜薯淀粉含量高,一般能达到30%~33%;HCN含量30.5mg/kg,低毒优质可鲜食具有较强的耐肥、耐瘠、抗风、抗旱、抗寒、抗病等特点,适宜我国南亚热带地区栽培。  相似文献   
59.
赤道西太平洋冬季环流对南亚夏季风的滞后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武炳义  黄荣辉 《科学通报》2001,46(6):502-505
基于月平均NCEP/NACR(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和国家大气研究中心)再分析资料(1958-1997年),通过合成、相关以及统计显著性检验方法,研究了赤道西太平洋区域冬季环流状况与后期南亚夏季风环流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冬季赤道西太平洋区域气候变化将对后期南亚季风产生显著的影响,并且,这种滞后影响随着季节的推移明显具有北移西伸的特征。冬季赤道西太平洋海平面气压异常偏高(低),同期,在西北太平洋海域存在反气旋(气旋)环流异常,随着时间的推移,该反气旋(气旋0环流异常向东北方向移动,并且东西方向的轴线进一步伸长,致使其南部的东风(西风)异常不断北移并且向西扩展到印度半岛附近,进而导致南亚夏季风偏弱(强)。  相似文献   
60.
喜马拉雅山中段达索普最新粒雪芯高分辨率化学记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朋岭  姚檀栋  田立德  邬光剑  李真  杨威 《科学通报》2007,52(21):2549-2555
分析了2006年8月钻取的16.8 m达索普粒雪芯δ18O和主要离子浓度记录的季节变化与年际变化. 分析发现, 达索普粒雪芯中δ18O和地壳源离子组分(Ca2+和Mg2+)浓度的显著季节变化为粒雪芯定年和季风、非季风层位的划分提供了依据. 该粒雪芯高分辨、多参数化学数据详细记录了1991年以来喜马拉雅山中段高海拔地区降雪化学特征, 该地降水化学主要受地壳源组分和人类污染源组分的影响, 海盐组分贡献相对较小. 研究表明达索普粒雪芯主要离子浓度的季节差异主要受盛行气团性质、区域大气环流形式及降水的季节变换所控制, 同时粒雪芯年积累量是控制离子沉积通量变化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