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3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8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11篇
教育与普及   47篇
理论与方法论   6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33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01.
单细胞蛋白固态发酵系统的总氮平衡与功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SSF法生产SCP系统中的生物量,总糖、总氮等因素进行了动态分析。揭示了反应过程中总氮平衡的基本性质。讨论了同化作用,转化作用、分解作用等3种氮代谢反应方式以及物料收率降低引起蛋白含量升高的浓缩效应。同时分析了蛋白净增量和蛋白含量之间的相互关系。表明蛋白净增量是评价系统功效的合理指标。  相似文献   
102.
“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这首歌将江南水乡的母亲湖太湖描绘得诗情画意,而如今,无锡市民再唱起这首歌的时候,却是另一番滋味。今年5月底太湖蓝藻提前暴发,.在一夜之间让数百万群众的饮用水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再次敲响了中国水污染问题的警钟,触动了中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那根敏感神经。  相似文献   
103.
衰老是所有生命体面临的一种自然现象,伴随着健康水平的下降和疾病发病率的增加.为延缓衰老过程的发生,研制新型抗衰老药物来恢复机体的抗氧化防御系统成为了研究热点.近年来,天然产物虫草素已被报道具有多种生物活性,但其抗衰老功能及相关作用机制还鲜有研究.基于此,本工作采用高时空分辨率的纳米电化学技术,原位定量监测了虫草素对单个衰老细胞内谷胱甘肽稳态的调控作用.进一步的机理研究表明,虫草素能够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上调细胞内抗氧化水平,进而抑制氧化损伤,实现抗细胞衰老.本工作提出了一种新型分析策略,揭示了虫草素对于衰老过程的潜在治疗功效,为在亚细胞水平研究各种疾病的发病机制及药理学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4.
提出一种新型可重复实现单细胞的RT-PCR的实验技术,扩增目的基因.应用玻璃微电极提取单个神经细胞,裂解获得mRNA,利用RT-PCR技术检测单个神经细胞的离子通道等基因的表达.应用此技术可以灵敏地检测特定电生理现象的分子生物学基础.此法可以比较大鼠背根神经节中大细胞内HCN1的mRNA表达量.实验结果表明:扩增产物的量足够用于后续实验,而且3个重复的均一性也很好,充分表明了该研究提出的实验技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5.
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single-cell RNA sequencing, scRNA-seq)的快速发展为分析生物数据提供了有力支持.对scRNA-seq数据进行聚类分析,能够发现潜在的细胞亚型并研究细胞的异质性.但由于scRNA-seq数据存在高维性、高稀疏性以及dropout事件等问题,为聚类分析带来了挑战.提出一种基于对比学习的聚类方法,假设数据服从零膨胀负二项分布,应用自编码器框架学习细胞的表示.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在真实数据集上有优越的性能,在不同规模的数据集上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106.
107.
泥蚶人工育苗中单细胞藻类培育关键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ProbingabouttheTechnologyofBreedingSingleCell'AlgaeduringArtificialSeedlingRearingoftheTegillarcagranosaZhengMeifen(ZhoushanFisheriesSchool,Zhoushan316004)近两年,泥蛐TegillarcagTa。sa(linnaeu)全人工育苗在浙江省逐渐兴起,育苗产量高低悬殊,可见关键性的技术问题尚未被完全掌握。分析诸多原因,其中之一是藻类饵料培养技术很不稳定。作者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对泥蛐育苗中单细胞藻类培养的关键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互优质级和根据以往各地泥蛇育苗经验,在燃苗变态附着前采用投喂等鞭金藻,socnrrstssaloa。或…  相似文献   
108.
随着贝类人工苗种技术的不断改进与发展,工厂化种苗生产技术的提高,使得技术人员在生产中必须能够稳定地提供大量的单胞藻类作为饵料,为解决这个问题,国内外许多藻类培养工作者做了很多研究,有立柱式封闭培养、薄膜袋式封闭式培养,在生产中,现在一般采用玻瓶一级保种,小池或小型薄膜袋 (也有常见的虾苗袋改装 )或玻璃缸 (桶 )二级扩种和大池三级培养,采用聚乙烯白色塑料桶的二级扩种尚未见诸报道,于是我们做了一些尝试,在工厂化种苗生产中用白桶代替小型薄膜袋,并取得了可进行大规模生产的理想效果。 1 材料与方法   试验藻…  相似文献   
109.
110.
蒋高明 《科技潮》2008,(5):26-29
2008年4月14日,太湖流域管理局发布消息说,根据他们目前掌握的情况,在太湖的西部和南部已经发现了大面积的蓝藻。该部门的领导表示,今年太湖蓝藻肯定会再次大规模暴发。在我国,蓝藻的大面积暴发并不只局限在太湖流域,滇池等一些主要水域都面临蓝藻暴发的危机。蓝藻的暴发一再影响这些流域的人民生活,对于蓝藻的治理却一直以来都没有取得大的进展。那么,蓝藻是什么?它怎么变成危害的?怎样科学治理蓝藻?在蓝藻治理方面怎样才能避免走弯路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