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3篇
教育与普及   2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3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39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西藏大学学报》2012,(6):195-196
西羌与青藏高原古代族群文明互动 青藏高原古代族群的文明互动和羌人紧密相关。史籍中可查的关于羌人的文字记载主要是汉文和藏文的资料,还有彝文和纳西东巴文。汉文古籍说,"羌"是汉族人对西方牧羊人的称呼,是他称而不是自称,而且其读音与汉文的"羊"相近。  相似文献   
32.
由中国化学会和美国化学会赞助,香港中文大学承办的第8届国际华人有机化学研讨会及第5届国际华人无机化学研讨会于2004年12月19-22日在香港中文大学举行,200余位科学家参加了会议。会议内容涵盖了有机化学和无机化学各个子学科及交叉学科,涉及合成化学、材料化学、天然产物化学、生物有机及生物无机化学、化学生物学、药物化学等各个领域,打破了传统的有机化学和无机化学之间的界限,顺应了当今科学发展的趋势,展示了全世界有机化学和无机化学在各个地区、各个领域当前发展的形势。会议还颁发了Mr.and Mrs.Sun Chan纪念奖,借此表彰华人化学家为化学事业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该项荣誉由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的麻生明研究员获得。  相似文献   
33.
族群主要属于文化范畴,而国族则属于社会政治范畴,在族群认同和国族认同之间既存在着一致的一面,又存在着冲突的一面。对于一致的一面,我们要善加利用,以利于国族的统一和稳定;对于冲突的一面,则要通过构建包容性的价值取向、平等的酬赏制度和各族群间的交流与沟通予以克服。  相似文献   
34.
族群认同、文化自觉与客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简要回顾了客家的族群认同的形成与发展,然后借鉴费孝通先生提出的“文化自觉”理念对客家研究进行了理性反思,并提出了一些应对策略,还探讨了全球化与客家文化之间的关系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35.
于鹏杰同志的《族群认同的现代含义:以湖南城步苗族为例》认为中国政府的民族政策使得许多民族自愿或不自愿的采用了汉族的生活方式,并导致了新时代文化认同与族群认同的困惑。如此评价,实有误解乃至歪曲中国政府民族政策的嫌疑。新时代族群认同的困惑不是由于中国政府的民族政策造成的,而是在于“族群”概念的不确定性和民族、族群认同表现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36.
乔健教授可以说是国内人类学者中田野经验最丰富、调查接触族群文化种类最多的一位。他的研究主要包括台湾南岛民族研究、大陆少数民族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国传统底边社会研究、拿瓦侯传统与美亚文化关联探讨等五大领域,其文化视野之辽阔,对社会文化与族群的理解与阐释之深远与透彻,最受同行友辈钦敬,也对后学者富有启发。  相似文献   
37.
沙阿鲁阿族是台湾原住民邹族的三大族群之一,以三民乡民权村的沙阿鲁阿族来看,民权村的原住民以布农族为主,其次为沙阿鲁阿族和堪卡那福族,通用的原住民语言是布农语,沙阿鲁阿族和堪卡那福族的后裔,多年来被视为或自视为布农族而不自觉。但近年来随着族群意识的高涨,后二族群的后裔,纷纷挺身而出,声称自己的族群认同。从中我们看到国家与地方的折衷以及不同族群间的冲突与妥协。如何为族群间寻求一相处之道,是今日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38.
讨论 2 0世纪 30年代杨森主政贵州期间 ,对石门坎苗区推行的教育同化政策的内容和过程 ,并藉此反映国民政府如何以民族主义 ,来收编西南边远的花苗族群作为新兴民族国家的成员。那时 ,西南边远的花苗族群 ,第一次从过去被污名化的“苗蛮”异族 ,被改称为“边胞”———一个被民族国家认可的国民身份  相似文献   
39.
韩起澜(EmilyHonig)的《苏北人在上海,1850-1980》一书的重要价值在于运用族群理论对一个在很大程度上被无视的人群、社会关系和历史过程进行了重建。作为过渡地带的淮北、江淮地区在历史上见证了两次相似的族群建构,一次是西周时期的淮夷,一次则是韩起澜论述的苏北人。两者都是在中心一边缘结构中形成的,前者相对于西周王朝,后者相对于上海,族群的建构中,移民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情境。  相似文献   
40.
对早期(1819~1912年)新加坡华人族群的内部关系所进行的考察显示,方言、服饰等虽然是新加坡华人族群内部进行区别和认同的最明显表征符号,为华人族群帮权结构的塑造提供了可资利用的“工具”,但其并不能与所表征的群体建立唯一且确定的联系。新加坡华人族群内部特别是社会底层的互动充满了张力,密切的交流、接触和互动是新加坡华人族群内部关系的突出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