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08篇
  免费   199篇
  国内免费   349篇
系统科学   100篇
丛书文集   523篇
教育与普及   37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27篇
现状及发展   19篇
综合类   8715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94篇
  2022年   112篇
  2021年   152篇
  2020年   96篇
  2019年   99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111篇
  2015年   194篇
  2014年   404篇
  2013年   335篇
  2012年   335篇
  2011年   431篇
  2010年   370篇
  2009年   394篇
  2008年   504篇
  2007年   427篇
  2006年   388篇
  2005年   367篇
  2004年   368篇
  2003年   400篇
  2002年   323篇
  2001年   405篇
  2000年   419篇
  1999年   367篇
  1998年   375篇
  1997年   365篇
  1996年   363篇
  1995年   291篇
  1994年   218篇
  1993年   161篇
  1992年   185篇
  1991年   191篇
  1990年   176篇
  1989年   158篇
  1988年   65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3篇
  1981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38年   2篇
  193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61.
通过2-羟基-1-萘醛和氨基乙酸形成的Schiff碱与二价铜了合成新的配合物,并经元素分析、摩尔电导和红外光谱与电子光谱研究面是表征。其Cu原子形成四配位配合物,分子内中心原子分别形成亚胺的N→Cu,羟基的O-Cu,酚氧原子的O-Cu以及水的配位O→Cu。  相似文献   
62.
钒是我国重要的战略金属资源,广泛应用于钢铁、化工、航空航天等领域。钒渣作为我国最重要的含钒原料,其钙化提钒及锰化提钒工艺在钒的高效分离、尾渣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优势显著,但焙烧过程中钒酸钙和钒酸锰始终共存。两种钒酸盐的生成机理及钒与钙、锰反应能力的差异是两种提钒工艺的基本问题和共性问题,这对充实提钒基础理论和促进提钒工艺优化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基于扩散偶研究方法,通过制备氧化钙–氧化钒和二氧化锰–氧化钒扩散偶,并在不同时间恒温焙烧,比较研究了钙、锰与钒组元固相反应的界面扩散行为差异;阐明了钒酸钙和钒酸锰的生成机理;进一步基于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分析研究并计算了扩散产物和扩散系数随焙烧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焙烧时间的延长,氧化钙–氧化钒、二氧化锰–氧化钒两组扩散反应逐渐进行。氧化钙–氧化钒扩散偶中钙和钒的分布区域边界始终清晰。而对于二氧化锰–氧化钒扩散偶而言,随着恒温焙烧时间的延长,二氧化锰逐渐分解生成三氧化二锰,钒组元能扩散到三氧化二锰内部,但仅有部分钒与锰反应形成扩散产物层。氧化钙–氧化钒、二氧化锰–氧化钒扩散偶的界面反应产物分别是偏钒酸钙和偏钒酸锰。恒温焙烧16 h后,产物厚度分别为39.85和32.13 μm,且由于组元扩散反应能力的限制,两个扩散偶均达到反应平衡。相同恒温焙烧时间内,氧化钙–氧化钒扩散偶的扩散系数略高于二氧化锰–氧化钒扩散偶,这说明钒与钙的扩散反应比钒与锰的扩散反应更易进行。  相似文献   
63.
本文介绍了在H-800透射电镜上获取高分辨矿物晶格象和薄箔样本能谱定量分析的开发工作。用环氧树脂包埋方法和离子减薄技术,对非导体的地质样品可以制成很好的超薄样本,从而可以方便地在透射电镜上观察样品的内部超微结构和高分辨的矿物晶格象。为了采用“比例法”进行薄箔样本的x-光能谱定量分析,先用已知化学组成的矿物薄箔标样,对配在透射电镜上的能谱分析系统进行校正,求出各元素的k-系数。最后将上述方法用于对我国不同海区绿色自生矿物颗粒的研究。  相似文献   
64.
本文合成了苯甲酰三氟丙酮(L)和三苯基氧膦(TPPO)、联吡啶(Bipy)、邻菲罗啉(phen)、四甲基氢化铵(NMe4OH)与稀土Y、La、Eu、Tb离子的混合型配合物。测定配合物的H1NMR谱及质谱,并对测定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5.
合成了间羟基苯甲酸邻菲Luo啉钆(Ⅲ)、镝(Ⅲ)三元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与紫外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差热-热重分析和固体配合物导电性能等方法,对三元配合物进行了结构与性质研究。  相似文献   
66.
对负载型钌配合物的组成进行了原位红外表征,并讨论了其催化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67.
室温,氮气氛下,铜(Ⅱ)盐和双二苯基膦戊烷(dppp5)在溶液中通过还原取代反应合成了8种铜(Ⅰ)配合物(1.[Cu(dppp5)]2(BF4)2,2.[Cu2(dppp5)2(C8H3O2SF3)2],3.[Cu2(dppp5)3](CCl3COO)2,4.[CuBr(dppp5)]2,5.[Cu2(dppp5)Cl2],6.[Cu2(dppp5)3](CH3COO)2,7.[Cu(dppp5)(NO3)],8.[Cu2(dppp5)3](ClO4)2)。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摩尔电导测定对其进行表征,表明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有机膦配合物的合成方法。  相似文献   
68.
王晓玲 《河南科学》1998,16(2):163-166
为了避免Cr(OH)3引起的污染,本文用改进的方法合成了配合物Cr(nic)2(H2O)3OH,这里nic表示尼克酸根。通过红外光谱、热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尼克酸以羧基氧与铬(Ⅲ)配位。对该配合物与酸的反应特性和可能的机理进行了研究讨论。  相似文献   
69.
本文报道了二苯并十八冠六聚钼钨杂多酸超分子配合物的晶体结构与紫外可见光谱分析.  相似文献   
70.
本文合成了通式为REL3(RE3+=Pr3+、Sm3+、Tb3+,,L=对茴香酸根)的二元配合物.用元素分析、电导、IR、UV、TGDTA等对其结构和性质进行了表征.该类配合物属桥式双齿配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