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2篇
系统科学   4篇
丛书文集   52篇
教育与普及   13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36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7篇
  1987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杂草稻是栽培稻田中的同种杂草,栽培稻基因通过天然杂交逃逸到杂草稻群体难以避免,但转基因的适合度效应决定其逃逸后能否在杂草稻群体中扩散.为了评估抗虫转基因(Bt/CpTI)的适合度效应,本实验以一个转基因栽培稻品系和两个杂草稻群体的杂交F2代为材料,对含有转基因和不含转基因的F2代群体田间表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自然高虫压环境中,含有抗虫转基因F2代群体的田间表现显著好于不含转基因F2代群体的表现.此外,含有转基因的和不含转基因的F2群体在田间混种时,在15cm×15cm混种密度下群体的表现明显差于20cm×20cm混种密度下的表现,表明存在竞争效应.含有转基因的F2群体在竞争条件下比不含转基因的F2群体有更多性状表现出优势.上述发现对转基因逃逸所带来的生态影响评估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82.
《广东科技》2013,(23):63-63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主持的“农林重要杂草鼠害监控技术研发”取得新进展。在鼠害研究方面,一是利用红外摄像机取得了影响TBS和毒饵站技术效率的实验材料:二是完成了溴敌隆和大隆两种杀鼠剂对达乌尔鼠免的控制效果研究:三是通过杀鼠灵抗药性区分剂量单次灌胃处理,结合LFP性检测法可筛选出黄毛鼠的敏感种群和抗性种群:  相似文献   
83.
不同除草剂对谷子田杂草的防除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梁志刚  王宏富 《太原科技》2008,168(1):50-51
探讨了2,4-D丁酯、扑草净、单嘧磺隆对谷子田杂草的防除效果,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扑草净质量浓度为1 200 g/hm2的防效超过80%,为防除马齿苋的最佳除草剂处理;扑草净质量浓度为1 200g/hm2和单嘧磺隆质量浓度为600 g/hm2的防效超过80%,为防除反枝苋的最佳除草剂.  相似文献   
84.
主要介绍如何利用图像处理技术对水稻田间杂草进行自动识别。通过提取图像的颜色、株高、几何形状等特征对杂草进行模式识别。为计算机视觉在农业中的应用做一些探讨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85.
庄稼与杂草     
《青年科学》2011,(12):1-1
一位哲学家带着他的弟子游学世界。在游历了许多国家,拜访了许多菩名的学府之后,个个满腹经纶的他们回到了出发地。进城之前,哲学家和他的弟子在郊外的一片草地上坐了下来。哲学家说:“在你们结束学业的时候,今天我们上最后一课。你们看,在我们周围的旷野里,长满了野草,现在我想知道的是如何铲除这些野草?”针对老师的提问,弟子们非常惊愕。他们都没有想到,一直在探讨人生奥妙的哲学家,最后一课问的竟是这么一个简单的问题。  相似文献   
86.
程茁  丁伟  许修宏 《科技信息》2011,(25):I0396-I0396,I0388
对50%异丙草胺.莠去津悬乳剂的最佳用量、杂草的田间防治效果及其玉米的安全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50%异丙草胺.莠去津悬乳剂的适宜用量为2100ga.i./hm2~2400ga.i./hm2,且该用量条件下30天内对禾本科杂草防效可达到95%以上,对阔叶杂草防效在90%以上。该药剂对玉米无明显药害症状,且较异丙草胺和莠去津单独施用增产显著。  相似文献   
87.
研究云南产黄色玛卡根部乙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采用硅胶柱色谱、薄层色谱、制备高效液相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从玛卡根部乙酸乙酯部位分离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为1N-苄基十六碳酰胺,2β-谷甾醇,3N-苄基十八碳酰胺,4松脂素,5苯乙酰胺,6β-胡萝卜苷,7尿嘧啶,8松脂素-4′-O-β-D-葡萄糖苷,其中化合物8首次从玛卡中获得.  相似文献   
88.
 对珠三角地区的中山、东莞、珠海和广州市的稻田周边杂草群落进行研究,调查群落的多样性和均匀度。结果显示,珠三角地区稻 田周边生境共有杂草25科,57种;中山稻田周边杂草多样性最低,均匀度最高,广州稻田周边杂草的多样性最高,但均匀度最低; 各地之间的群落结构存在显著差异。研究表明,稻田周边杂草群落多样性受工业化和农业集约化的影响;工业化和农业集约化程度 高,杂草群落多样性越低。  相似文献   
89.
梁桃红 《河南科技》2009,(10):21-21
1.清树下。果实采收后,及时收集果园内的枯枝、落叶、烂果、杂草等,并将其集中深埋或烧毁,可消灭大量越冬病菌及害虫。  相似文献   
90.
2006年4-5月冬小麦孕穗期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测定了模拟光强(simulated photosynthetic radiation,SPR)下麦田杂草小花糖芥(Erysimum cheiranthoides)、酸模叶蓼(Polygonum lapathifolium)、小蓟(Cephalanoplos lapathifolium) 和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的净光合速率(P_n)、蒸腾速率(T_r)、气孔导度(G_s)、胞间CO_2浓度(C_i)、叶面温度(T_l)及叶面饱和蒸气压亏缺(V_(pdl)).结果表明:3种杂草和冬小麦随光强增加P_n增大,小蓟和酸模叶蓼分别在SPR为700和1300 μmol·m~(-2)·s~(-1)出现光饱和,小花糖芥和冬小麦在模拟光强范围内没有出现光饱和.T_r、Gs随SPR增加响应趋势一致,冬小麦、小花糖芥呈上升趋势,小蓟下降,酸模叶蓼气孔导度对SPR反应不敏感,保持在0.3 mol·m~(-2)·s~(-1)左右,T_r保持在大约5.0 mmol H_2O·m~(-2)·s~(-1),显著高于冬小麦和其它杂草(p<0.05).冬小麦和小花糖芥T_1 和V_(pdl)随SPR增加变化较小,且高于小蓟和酸模叶蓼.模拟光强条件下小花糖芥与冬小麦的光合特性相似,是麦田自然资源的主要竞争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