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00篇
  免费   98篇
  国内免费   186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219篇
教育与普及   136篇
理论与方法论   15篇
现状及发展   14篇
综合类   3797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149篇
  2013年   124篇
  2012年   157篇
  2011年   172篇
  2010年   158篇
  2009年   172篇
  2008年   191篇
  2007年   205篇
  2006年   173篇
  2005年   156篇
  2004年   175篇
  2003年   195篇
  2002年   167篇
  2001年   187篇
  2000年   152篇
  1999年   119篇
  1998年   120篇
  1997年   115篇
  1996年   142篇
  1995年   145篇
  1994年   122篇
  1993年   73篇
  1992年   71篇
  1991年   70篇
  1990年   64篇
  1989年   66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21.
一般酸式酸根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大量共存 ,主要看它们之间能否发生质子转移反应 .根据弱酸的电离常数和溶液的电中性原理等 ,可导出其酸式酸根离子的化学平衡式、电荷守恒式和物料守恒式 ,判断酸式酸根离子所引起的溶液酸碱性及其强弱 ,从而得出定量判据 .  相似文献   
122.
选用酵母菌、乳酸菌、粪链球菌、假丝酵母等4个种属共15株菌株,研究其对苯乙酮酸甲酯的不对称还原催化特性.以具有R(-)-扁桃酸甲酯较高转化活力的菌株S.cNo.1、S.cNo.3、S.cNo.9作为出发菌株,采用紫外与微波复合诱变的方法,筛选获得S.c3.5.16突变株.考察培养温度、pH值对该突变株转化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S.c3.5.16菌株的R(-)-扁桃酸甲酯生物转化最适反应条件为培养基pH6.5、温度38℃,苯乙酮酸甲酯转化为扁桃酸甲酯的得率达到99.3%,R(-)-扁桃酸的光学纯度达到95.5%e.e..  相似文献   
123.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测定手性药物前体扁桃酸及其底物苯乙酮酸.反相色谱柱为VarianC18柱,以甲醇-磷酸盐缓冲液(体积分数=1∶9)作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97nm,柱温25℃.该法测定的灵敏度高,可用于发酵液中苯乙酮酸和扁桃酸的定量测定.扁桃酸及苯乙酮酸浓度在5~20mmol·L-1范围内呈现良好的浓度-峰面积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24.
以溴戊烷、溴己烷、1,2-二溴乙烷和亚磷酸三甲酯为原料,分别合成了戊基、己基、溴乙基取代的三种膦酸二甲酯化合物.并报道了所合成的化合物的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及核磁共振碳谱的数据.  相似文献   
125.
新体卡松联合达力士软膏治疗红皮病型银屑病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女,59岁,广州人。因躯干四肢鳞屑性斑块1年,全身皮肤潮红,脱屑1周,于2003年5月27日收入我院治疗。2002年5月前患无明显诱因出现四肢、躯干部散在不规则红色斑块,表面附多量银白色鳞屑,伴轻度瘙痒。2002年9月在外院皮肤科就诊,诊断为银屑病(未做病理检查),予以口服氨甲蝶呤每周10mg.外用他扎罗汀霜,连用7周后,鳞屑性斑块逐渐消退,改用口服阿维A酸20mg/d,  相似文献   
126.
以FeCl3,NiSO4和NaOH制备铁酸镍纳米粒子,探讨了NaOH溶液浓度、pH值、老化时间、老化温度对粒子的影响,通过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IR)、化学分析法(EDTA滴定法)对粒子的结构进行表征和研究,结果表明:所得纳米粒子具有尖晶石结构,有磁性,粒子平均直径约为10nm,形状接近球形。  相似文献   
127.
铜镉渣浸出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铜镉渣溶解浸出工艺条件的改变,对金属元素浸取速度和回收率有较大的影响.通过对铜镉渣粒径、浸取温度、硫酸浓度、搅拌速度等条件的研究,找到了最佳酸浸条件,在选定的工艺条件下,Zn、Cd、Cu等金属元素的总浸出率可达到98.5%.  相似文献   
128.
从草炭、褐煤、风化煤3种腐殖化程度不同的物料中提取了3种不同的胡敏酸,分别对其进行酒精分级,并对各级分的碳、氮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3种胡敏酸中.草炭胡敏酸的脂肪性最强,芳构化度最低.分子量最小;风化煤胡敏酸的脂肪性最弱,芳构化度最强,分子量最大;褐煤胡敏酸则居中。  相似文献   
129.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奶粉中的锌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混酸、超声波消解法进行奶粉样品处理,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其锌的含量,测定结果准确可靠,省时、省力、经济、环保,避免了传统的灰化法或消化法处理奶粉样品的繁琐操作及对环境所造成的污染.  相似文献   
130.
长玻璃纤维增强PET复合材料界面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促进PET在玻璃纤维表面的接枝反应,将长玻璃纤维增强PET热塑性复合材料的预浸料进行热处理,用短粱三点弯曲测定了长玻纤增强PET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强度,采用红外光谱分析、扫描电镜、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等手段对增强纤维表面的化学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经过热处理可以提高复合材料的界面粘合强度,而此良好的界面粘合强度源于PET分子链在玻璃纤维表面的接枝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