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70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彭浩晟 《科技资讯》2009,(11):207-207,215
医学生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后备人才,肩负着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伟大使命。面对日益增多的医患纠纷,为了适应社会需要,培养出合格优秀的医务人员,对医学生加强医德教育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72.
廖浩 《科技咨询导报》2009,(13):164-164
网络时代医学生医德教育面临着新的问题,医学院校要重视网络对医学生医德教育的影响,不断改进和创新医德教育方式,充分发挥医德教育在医学生成长成才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3.
肖丹  李毅 《科技咨询导报》2010,(18):194-195
医德教育是医学生工作中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是贯穿于医学生整个教育阶段的全过程、全方位的系统工程。作为培养祖国医学卫生人才的医学院校应高度重视、强化教育、健全制度、加强管理,要充分发挥医德医风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积极探索医德医风教育的新思路、新举措,使医德教育经常化、规范化、系统化,取得更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74.
古代以“医”的起源为“王天下”的基础之一,中华文明引导着“医”的发展,而“医”也对中华文明有着重大贡献。在中华文明的哺育下,“医之道”的核心观念即“保性命之术”的以人为本、日常生活的顺应自然、“施医于未病之间”,“医”者之心为“仁心”,“医”者之术为“仁术”。中华文明哺育下的“医”,与治国理政紧密相连,或以“医”从政,朝廷要关心民众疾苦;或以“医”喻政,所谓“医国”,即为国除患祛弊。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医”,突出的是中华文明精神。医学教育,注重中华文明的指引,对当今有着极大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