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541篇 |
免费 | 81篇 |
国内免费 | 160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35篇 |
丛书文集 | 148篇 |
教育与普及 | 879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574篇 |
现状及发展 | 51篇 |
研究方法 | 1篇 |
综合类 | 509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9篇 |
2023年 | 64篇 |
2022年 | 70篇 |
2021年 | 94篇 |
2020年 | 46篇 |
2019年 | 41篇 |
2018年 | 18篇 |
2017年 | 43篇 |
2016年 | 50篇 |
2015年 | 122篇 |
2014年 | 476篇 |
2013年 | 290篇 |
2012年 | 384篇 |
2011年 | 446篇 |
2010年 | 419篇 |
2009年 | 478篇 |
2008年 | 457篇 |
2007年 | 391篇 |
2006年 | 308篇 |
2005年 | 301篇 |
2004年 | 258篇 |
2003年 | 307篇 |
2002年 | 242篇 |
2001年 | 233篇 |
2000年 | 229篇 |
1999年 | 143篇 |
1998年 | 123篇 |
1997年 | 103篇 |
1996年 | 111篇 |
1995年 | 106篇 |
1994年 | 75篇 |
1993年 | 58篇 |
1992年 | 62篇 |
1991年 | 78篇 |
1990年 | 60篇 |
1989年 | 46篇 |
1988年 | 11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7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正常人体解剖学是医学基础课程,学好它才能为整个医学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九大系统的教学中,笔者认为心血管系统这一章的教学是整个学习过程中承前启后的关键,有几个学习要点一定要讲透了,让学生真正掌握这一系统的内容后,对整个解剖学的学习都有很大的帮助。本文主要表达一下作者的教学心得。 相似文献
33.
近年来.我市医学科研水平显著提高.其中高校作为最具活力的知识生产的发源地.在推动科技创新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市拥有天津医科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武警医学院、南开大学医学院等高等医学院校.及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等国家驻津研究机构,为我市医学事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34.
2000年6月26日是人类科技史上一个令人难忘的日子,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和中国科学家同时向世界宣布: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已基本完成,已绘制出人体97名的基因组,其中85名的基因组序列得到了精确测定,包含了人体约30亿个碱基对的正确排序。这一重大成就立刻受到全世界的瞩目,各国均给予了高度评价,人们认为人类基因组计划是继曼哈顿原子计划、阿波罗登月计划之后的第三大科学计划。它对人类认识自身、提高健康水平,推动生命科学、医学、生物科技、制药业、农业等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的完成是该计划实施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人类在研究自身的过程中迈出了关键的一步。有人将此成就与伽利略的天文发现相媲美,有人认为它的意义远远大于抗生素的发明。 相似文献
35.
编著: 刘静出版: 科学出版社 2004年3月定价: 38元 近读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刘静研究员撰写的《SARS医学中的物理热学方法与应用》(受SARS专项学术出版基金资助, 详见http://www.lifescience.com.cn), 获益匪浅. 2003年暴发的SARS至今令人心有余悸, 它的高度传染性、突发性和消退性, 现仍是一个谜. 针对SARS的研究和救治, 已引申出诸多新的医学工程前沿课题, 而其中热学方法又显得突出而重要. 早在疾病暴发的初期, 我即和刘静有过深入的探讨, 当时他即对SARS表现出高度关注和预见性, 并敏锐地注意到了其中的大量热科… 相似文献
36.
37.
当理查德·费因曼 (RichardFeynman)还是一个大学生的时候 ,已有迹象预示他未来将成为一个科学的好奇者。那时他曾写到 :“我好奇地问为什么。我好奇地问为什么我好奇。我好奇地问为什么我会对为什么感到好奇。我好奇地问为什么好奇。”正是这种连续不断的好奇心理 ,把我们吸引到了遗传学家兼神经科学家弗朗西斯·克里克(FrancisCrick)称之为“生物学中尚未解答的主要问题”———如何解释数十亿神经元之间化学物质的变换 ,会产生这样一些主观经验 ,如意识、自我感觉 ,以及对他人有意识、有自我感觉的感觉。试图解答这个问题的文献浩如烟… 相似文献
38.
生物多样性保育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孙儒泳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1999,21(2):19-23
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的概念,当今已经广泛使用于普通媒体和科学刊物,但还没有一个严格、统一的定义.一般地说,它指地球上生命的所有变异.生物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结果,是人类赖以持续生存的基础.我在本文中想谈谈三个问题,即生物多样性为什么成为当前的热门话题、生物多样性研究的现状与趋势,和我的几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39.
近年来,生物学快速发展,相关文献浩如烟海,新生术语层出不穷。随着国际学术交流的不断拓展,生物学术语的中外文(主要是中英文)对照研究也越发显得重要。“没有术语,就没有知识。”生物学的迅猛发展,不仅成为生物学术语产生的旺盛源泉,而且也对生物学术语的研究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信”“达”“雅”的中外文术语互译,对于生物学学术交流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目前,生物学术语研究尚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中外文对照研究亟需加强。一方面,在科学研究或学术交流实践中,生物学术语的中外文形式往往不能及时准确地通译或应用,给术语的正确理解或使用造成了困难,也影响了知识的传播与交流。例如,国内一些研究生聆听美国教授的《数量遗传学》学术报告,在听到关于covariance的算法时,不少学生感到疑惑,以为从未接触过这个术语。后来得知,这一术语在国内大学本科教材《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以及《生物统计学》中均有介绍,只不过称之为“协方差”而已。事实上,在中外文生物学术语应用实践中,还存在着很多类似问题。另一方面,虽然《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名词》的审定和释义为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术语的规范化提供了重要依据,一些过去翻译比较混乱的名词,例如motif和consensus sequence,都得到了较好的翻译或定名[1-2],然而,迄今仍有一些分子生物学外文术语未能很好地互译。譬如,微生物学术语prion通常译作“朊病毒”,但也有学者建议将其译为“感染性蛋白质”“感染蛋白”“感染朊”“染朊子”“蛋白侵染子”“毒蛋白”“朊”“普朊”“普利昂”或“普力安”等。又如,生物化学术语molecular chaperone通常被译作“分子伴侣”,但是也有学者认为,molecular chaperone只是辅助蛋白质的折叠、组装,并不参与蛋白质的功能执行,犹如将新娘送入洞房后即离开的伴娘一样,并不参与最终过程,因此主张将molecular chaperone译作“分子伴娘”[3]。再如,有学者认为,exon和intron分别译为“外元”和“内元”要比译为“外显子”和“内含子”妥帖,主要原因是exon并非都“显”(编码氨基酸),intron也并非都“含而不显”[4]。再如生物工程术语extractive fermentation通常是指与产物分离相耦合的发酵技术,即在发酵过程中或特定发酵阶段在线(原位)提取产物的发酵技术,有学者将其译作“萃取发酵”,也有学者将其译作“发酵-分离耦合过程”,还有学者将其译作“耦合发酵”。笔者认为,“萃取发酵”易使人误解为单纯采用萃取技术分离产物的发酵技术(事实上,extractive fermentation既可能采用溶剂萃取技术分离产物,也可能采用CO2超临界萃取技术、膜技术或离子交换技术等分离产物);“发酵-分离耦合过程”未能凸显extractive fermentation属于发酵技术的本质,并且略显冗繁;“耦合发酵”则未能准确表现extractive一词的含义。因此,笔者以为,将extractive fermentation译作“提取式发酵”似乎更为妥当。此外,ortholog、paralog、gene ontology、bootstrap等,也尚缺乏公认或统一的中文对照术语。由此可见,外文生物学术语的中文对照研究可谓任重而道远。其三,一些与中医药相关的中文生物学术语也迫切需要加强外文对照研究。譬如,有的辞书将“牙车(床)”译为dental bed,易使人误解为“牙科使用的床”,而译为dental alveoli或alveoli dentales(牙槽)更妥当一些。[5]又如,将“真牙”译为wisdom tooth要比dermal tooth更为贴切。[6]中医药术语的中外文对照研究,关系到中医药国际化的进程,应当予以重视。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今后应当继续加强生物学术语的中外文对照研究。首先,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牵头,以《中国科技术语》等刊物及其网站为交流平台,广大生物学科技工作者积极参与,推动生物学术语的中外文对照研究。对于拿不准或者有争议的术语,可借助上述媒体,在全国甚至全球范围内公开征求中外文对照译法。生物学术语的中外文一旦确定之后,应当积极在国内乃至世界华语圈中公布、协调和推广。其次,在生物学术语的中外文互译研究中,应当集思广益、文理并举、多学科合作,既要发挥生物学科技工作者的主力军作用,又要重视汉语、外语、化学等专业学者的建议和意见。再次,应当鼓励在适当场合推广使用中外文对照的生物学术语。这样不仅有利于避免类似“协方差”尴尬状况的出现,推进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的繁荣与发展,而且有利于“维护民族语言健康、传承中华文化、促进社会进步”[7-8]。最后,鉴于高校在生物学术语研究、传播与应用中的重要作用,建议加强高校生物学教学中生物学术语的中外文对照教育,并将其列为重要教学目标之一。从教材选编到作业练习,从课堂教学到科研实践(实习),都应当关注生物学术语的中外文对照研究。近年来,一些高校在研究生入学考试中,适当设计了一些中外文术语互译的题目,笔者认为这种做法值得推崇。也有一些高校开始在本科教育中实施双语教学甚至全面使用外文原版教材,关于全面使用外文教材的利弊得失,笔者无权置喙,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生物学术语的中外文对照教育有利于科技发展与学术交流,忽视中文术语或外文术语研究都不利于中国生物学的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40.
《预防医学》是所有医学院校的一门必修课,其内容繁多,理论性较强,还涉及计算、推导等内容,学生学起来较其他课程费时、费力.在历年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题中,预防医学内容占比较低,因此许多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中预防医学部分得分不理想.将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与《预防医学》教学相结合,提高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成绩是该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文章针对《预防医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紧扣教学大纲,夯实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结合执业医师考试大纲与真题,强化课堂教学,以练促学,提高课堂效果.以移动互联为平台构建课外便捷学习平台,丰富教学方法,巩固课程内容,将多种考核手段相结合,满足不同阶段的学习需要,以期提高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