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1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8篇
丛书文集   6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50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2006—2013年,从甘肃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集花尺蛾亚科(Larentiinae)昆虫标本1 380号.共鉴定出花尺蛾141种及亚种,隶属56属.其中,保护区新记录种138个、甘肃新记录属2个(Gagitodes、Thera)和甘肃新记录种18个.保护区的花尺蛾分别占甘肃省分布总属的81.16%和总种数的79.66%.优势属有Photoscotosia、Laciniodes、Rheumaptera、Xanthorhoe.区系组成特点是:保护区分布有花尺蛾141种及亚种,东洋界种类占总种数的2.84%,古北界种类占总种数62.41%,两界兼有种占总种数的34.75%,即以古北界成分占绝对优势.结果表明太统-崆峒山自然保护区在动物地理区划上属于东洋界向古北界的过度地带(古北界的东南边缘区).因此,花尺蛾昆虫物种多样性较为丰富.  相似文献   
52.
通过调查,在滦河中下游(大黑汀水库至入海口段)河岸带共记录种子植物45科109属147种.优势科为:菊科25种,禾本科23种,藜科10种;区域性单种科达23科.该区域内温带植物成分占据很大优势,温带分布属48属,占总属数(除世界分布)63.16%,少量存在的热带成分使区域内的植物表现出过渡性,体现出热带边缘区系的特点.  相似文献   
53.
老岭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资源及其区系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2002年,对河北省秦皇岛境内老岭自然保护区的蕨类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老岭自然保护区共有蕨类植物59种,隶属14科、23属。对该区蕨类植物种类与生境特点进行了描述,并分析了其区系特点。  相似文献   
54.
贵州万峰林陆生贝类物种组成及区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贵州万峰林陆生贝类资源进行了初步考察,采获陆生贝类标本1444号.经鉴定,共49种(包括8个未定种),隶属于12科25属.区系分析表明:万峰林的陆生贝类区系组成以东洋界种类为主,占种类总数的88%,其中以东洋界西南区种类为主,占种类总数的42%;同时也有少数古北界的种类渗透,占种类总数的9%;广分布种类较少,仅占种类总数的3%.  相似文献   
55.
广西猫街鸟类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采自广西西林县猫街鸟类自然保护区的413份苔藓植物标本整理和鉴定,得到该区苔藓植物33科66属153种(含亚、变种)。其中藓类植物23科53属116种,苔类植物10科13属37种,有65种为广西首次记录。其区系地理成分多样,与其他区系紧密联系。该区以东亚成分为主,占总数的32.03%,温带和热带成分所占比例也较高,反映该地具有南北过渡的特点,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相一致;中国特有成分较高,占总数的12.42%,处于我国特有种属分布中心的过渡地带上。在进行的优势科、属分析中,优势科为青藓科Brachytheciaceae、灰藓科Hyp-naceae、丛藓科Pottiaceae、曲尾藓科Dicranaceae、地萼苔科Geocalycaceae、凤尾藓科Fissidentace-ae、叶苔科Jungermanniaceae,占优势的属为凤尾藓属Fissidens、曲柄藓属Campylopus、青藓属Brachythecium、灰藓属Hypnum、叶苔属Jungermannia和异萼苔属Heteroscyphus.该地苔藓植物主要成分以热带、亚热带成分和温带成分为主,处于温带向热带过渡的地段上。  相似文献   
56.
贵州老万场金矿喀斯特石漠化区苔藓植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贵州老万场红土型金矿石漠化区的苔藓植物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该金矿石漠化区有6科15属28种(含变种)苔藓植物,丛藓科和真藓属占优势;(2)区系地理成分含世界分布(17.86%)、泛热带分布(3.57%)、热带亚洲分布(14.29%)、北温带分布(25.00%)、东亚和北美洲间断分布(3.57%)、温带亚洲分布(3.57%)、东亚分布(14.29%)和中国特有分布(17.86%)8个分布类型;(3)生活型仅含矮丛集型(92.86%)和交织型(7.14%)2个类型。苔藓植物在老万场金矿石漠化区中是优势的先锋植被,将来有必要对苔藓在金矿石漠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作用和功能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57.
采用典型样地法对雅玛里克山、乌拉泊群山、焦化山、骑马山进行植被调查,结果表明,该区的植物群落类型有19种;植物种类有296种,分属40科171属;植物生活型有9类;区系地理成分多样;短命和类短命植物获得一定发育。  相似文献   
58.
通过对近四年崂山采集的半翅目昆虫标本的研究,共鉴定半翅目昆虫31种,隶属于7科30属,其中蝽科18种,猎蝽科4种,缘蝽科5种,异蝽科1种,蝎蝽科1种,黾蝽科1种,仰蝽科1种.区系分析结果表明崂山半翅目昆虫东洋性质显著(100%),古北性质次之(86.67%),大多数种类为东洋-古北共有种.在我国动物区系亚区水平上以华中区系和华北区系成分为主,分别占总数的100%和87.10%,与西南区(80.64%)、华南区(77.42%)联系也较为密切,东北属性稍弱(61.29%),蒙新、青藏属性最弱,分别为45.16%和38.71%.  相似文献   
59.
浙江瑞安红双林场种子植物区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统计分析了瑞安红双林场种子植物区系组成以及属的分布区类型.该区共有种子植物124科,454属,909种(含种下分类群).种子植物454属可归纳为14个分布区类型,其中以泛热带分布为最多,达24.6%,其次是北温带分布和东亚分布,分别达16.1%和13.3%.红双林场种子植物种类较丰富,区系起源古老,分布类型多样,地理成分复杂,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60.
通过调查,共获得贺兰山自然保护区蛾类标本7 000余号.已鉴定的种类为15科144属186种,夜蛾科的种数最多,其次是螟蛾科、尺蛾科和卷蛾科.区系分析结果表明,贺兰山自然保护区蛾类以古北种为主,表明其具有很强的古北区特征,广布种次之,东洋种最少.根据中国地理区划,贺兰山蛾类除了自身的蒙新区特点外,与东北区、华北区联系最为密切.4个生境的多样性指数H′由大到小依次为山麓荒漠化草原、山前草原化荒漠、针叶林层、山地草原;均匀度指数J′由大到小依次为山麓荒漠化草原、山地草原、山前草原化荒漠、针叶林层;优势集中性指数C由大到小依次为山地草原、山麓荒漠化草原、针叶林层、山前草原化荒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