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2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2篇
系统科学   5篇
丛书文集   24篇
教育与普及   96篇
理论与方法论   15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91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57年   2篇
  192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塔里木克拉通盆地内古隆起及其找油气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塔里木盆地的古生代原型盆地是叠置于前寒武纪结晶变质岩系之上的克拉道盆地.盆地内发育了不同类型的古隆起,它们是:塔中稳定古隆起、塔北残余的古隆起、塔东残余古隆起、巴楚活动古隆起和塔南活动古隆起.这些不同类型的古隆起,具有不同的构造演化历史和不同的油气藏形成条件.古隆起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预测资源量占盆地内总资源量的近一半.在塔里木克拉通盆地寻找大中型油气田,首要的勘探目标是塔中稳定古隆起及其北斜直线和塔北残余古隆起及其南北斜坡,前者的勘探目的层是石炭系、奥陶系、志留系和泥盆系;后者的勘探目的层是石炭系、奥陶系、寒武系、震旦系、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和第三系。第二勘探目标是巴楚活动古隆起及其南斜坡,塔东残余古隆起及其西斜直线和塔南活动古隆起及其西南斜坡。它们的主要勘探目的层是石炭系、侏罗系、奥陶系、志留系和第三系.  相似文献   
12.
北冬虫夏草液体深层发酵最适营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摇瓶单因子和正交设计试验结果。液体培养的最佳营养条件为:葡萄糖2%,食用糖1%,酵母膏1%,蛋白胨1%,NH4Cl0.2%,MgSO4.7H2O0.05%,KCl10.1%,100立升发酵罐结果,碳,氮源分别为食用糖3%,蛋白胨1.5%。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以奔腾系列微机和Mapinfo软件系统为主要手段构建北京山区资源管理空间信息系统的过程,包括系统的结构化设计、实施、研建等,最后分析了本系统在资源管理、分析评价、资源开发规划等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孤子形隆起的形成机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垂直激励下的颗粒物质的隆起和对流是一个有着广泛应用而又十分复杂的现象。尽管人们根据实验观察和分子动力学模拟对其形成机制已经提出了各种推测和解释:有些把它归结于有限容器的垂直壁对水平方向运动的制约作用,有些则依赖于容器底部的振动的空间调制或垂直壁与颗粒物质的摩擦作用。这些机制各自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或者说,有着各自的适用范围。显然,这些形成机制原则上不能用以解释最近发现的孤子形隆起现象。因为它发生在垂直激励的窄长槽中,是一个一维无限边界的问题,与矩形容器两头的垂直壁并无关系。相反,其表面的形状很像人们在水波和点阵实验中发现的孤立子波。本文的目的在于利用实验手段揭示孤子形隆起和对流的动力学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5.
柴胡为常用中药,品种较多,来源复杂,特别是与其同属的植物大叶柴胡的根茎及根有较大的毒性,如不注意鉴别,便会引起中毒死亡。本文对柴胡与大叶柴胡作了植物形态、外观性状、显微特征与理化鉴别等生药学对照鉴别,为识别柴胡与大叶柴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北元宣光纪年文物比较少见,云南是发现这类文物数量多的地区之一,本文在对云南北元宣光纪年文物资料详细介绍的基础上,对它的分布、年代及相关的问题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夏季雷雨时,特别是雷声连绵不断时,雨中夹杂着冰雹从天而降,在北方山区及丘陵地区的夏季或春夏之交最为常见。冰雹的直径一般在5~50毫米范围内,特大的可达几十厘米。  相似文献   
18.
北方山溪鲵外周血细胞的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Wright氏染色法和血细胞计数法观察并统计了北方山溪鲵(Batrachuperus tibetanus)各种外周血细胞的形态特征和数量比例,同时对北方山溪鲵的血细胞与其他动物进行了比较,从进化和生活环境与血细胞含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红细胞多呈椭圆形,长径35~50μm,短径12.5~25μm,细胞核染色质密集.在外周血液中平均含量为7.8×104个/mm3.白细胞多为圆形,平均含量为3.4×103个/mm3.白细胞分类计数的平均值分别是:淋巴细胞占75%;单核细胞占6%;中性粒细胞占9%;嗜酸性粒细胞占4%;嗜碱性粒细胞占6%.  相似文献   
19.
塔里木盆地古隆起的形成和油气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塔北、巴楚和塔中隆起是塔里木盆地不同世代盆地原型结构复合的产物,对油气的分布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其中,塔中、塔北隆起,为海西期油气运聚的主要指向区,具有良好的储盖条件,是油气重要的聚集场所.中新生代昆仑山崛起,塔西南挤榨前渊形成,致使克拉通内拗陷转化并反转形成巴楚隆起,与塔西南前渊迭加的古生代源岩构成统一的成藏系统.  相似文献   
20.
北祁连山榴辉岩锆石SHRIMP定年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20  
应用阴极发光和离子探针技术, 对北祁连山高压变质带两个榴辉岩样品中的锆石进行了结构和形态学观察以及原位U-Pb定年. 所获得的年龄值分别为463 ± 6 和468 ± 13 Ma, 代表了本区榴辉岩相变质时代. 这是北祁连山加里东期高压变质作用的最早记录, 可能代表了大洋板块俯冲进入上地幔经受榴辉岩相变质的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