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篇
系统科学   7篇
丛书文集   63篇
教育与普及   103篇
理论与方法论   127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159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132篇
  2013年   98篇
  2012年   128篇
  2011年   143篇
  2010年   128篇
  2009年   106篇
  2008年   161篇
  2007年   136篇
  2006年   92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1年   1篇
  192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本文采用较能客观反映真实足弓的指标——足弓指数,对幼儿、儿童和少年足弓发育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幼儿时代至中学初中的少年时期,是足弓发育时期,在这一时期,足弓指数随年龄增长而增长,扁平足发生率则随年龄增大而减少;儿童时代和初中的少年时期是踏跳(用力)腿逐渐形成的阶段,其足弓指数平均值大于非踏跳(用力)腿,表明小学生、初中学生多进行跑跳练习,有助于儿童、少年足弓的正常发育。  相似文献   
102.
对于建安文学的主题概括,当代论者一般都归结为两个方面,即反映汉末动乱现实和抒发建功立业的理想。这种看法虽然从表层上看与建安创作的实践相吻合,但实际上却没有反映出建安作家的内在心理,从而把握建安文学的本质。缺点在于,造成作家与作品的分离,主体与主题的分离,个人与时代的分离,它不仅不能解释抒情文学在建安时期空前繁荣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3.
以毛桃为砧木,柴叶桃和寿星桃为接穗,嫁接后分别于5、10、15d剪砧,研究了观赏桃芽接剪砧最适时期,结果表明:紫叶桃嫁接后15d剪砧,寿星桃嫁接后5天剪砧,不仅嫁接成活率(92.0%-98.6%)和成苗率(91.4%-92.0%)高,新梢生长旺盛,根系生长良好,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异速生长也符合观赏的要求,而且净收益增加。  相似文献   
104.
本文采用尹赞勋提出的地球历史发展的两大阶段:天文时期与地质时期,并同意废弃隐生宙与显生宙。本文着重讨论了生物的发展,从无机到有机,到蛋白质,到细胞,到后生动物的阶段性。建议地质时期代的划分,根据生物发展阶段特征,前寒武纪划分为无生代、隐生代、始生代与原生代。另把古生代下限延至900Ma,包括震旦纪。小壳动物应归属震旦纪,而不是寒武纪。  相似文献   
105.
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壁画的鼎盛期,其成就主要表现在墓室壁画和石窟壁画上。壁画技法流畅而娴熟,创造了完全民族化的造型风格及博大、雄强、华丽的时代审美性,同时显示出隋唐画师丰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技艺。  相似文献   
106.
17世纪初到18世纪初,西方初等数学开始传入中国,使中国数学研究出现了一个中西融合贯通的局面,标志性事件是欧几里得《原本》的首次汉译.这个时期为西方数学在中国的早期传播时期,涌现出了代表人物徐光启、利玛窦、李之藻等,其数学汉译开创了中国向西方学习数学的先河.  相似文献   
107.
湖北省明清时期蝗虫灾害统计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历史资料,对湖北省明清时期蝗虫灾害发生的统计特征及其与其它灾害耦合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湖北省明清时期的蝗虫灾害频繁,且经历了“无灾时期、多灾时期”两个阶段;蝗灾在发生时间上年内表现出“夏秋多,冬春少”的特点,年际则具有连发性特征,并呈现出80-100年的振荡周期;蝗虫灾害空间上则体现出“丘陵山地发生少,沿江平原及岗地发生多”且深受河南、安徽两省蝗灾发生影响的特征;同时,蝗灾与旱灾几乎相伴而行,与水灾关系不大,且常常导致饥疫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8.
秦汉至隋唐时期,中国出现人类生产力发展的第一次高峰。管理思想随着经济的崛起和政治的成熟化而得到空前发展,并不断制度化。主要管理思想的代表人物有:秦始皇、汉高祖、汉武帝、桑弘羊、曹操、诸葛亮、贾思勰、隋文帝、唐太宗和武则天等。  相似文献   
109.
蒙古绵羊胚胎肠绒毛的组织发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组织学常规方法研究32~550 mm蒙古绵羊胚胎各段肠的组织学结构.研究结果显示,蒙古绵羊各肠段在发育过程中都有绒毛的发生,且绒毛发育呈现了各自不同的特点:肠绒毛发生时期不同,发生过程不同,大肠绒毛退化消失时期也不同.  相似文献   
110.
清代乾隆时期小说家作为封建末世士人,大多数人所走的仍然是科举道路。但在经过科举路上的挫折之后,他们开始对科举制度下士人窘迫、消极的生存状态进行反思,对科举制度造成的士人人格的蜕变提出质疑,并试图摆脱科举制度的束缚,探索积极合理的士人生活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