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2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6篇
教育与普及   16篇
理论与方法论   62篇
综合类   46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由漳州师范学院、<文艺报>社、<文艺理论与批评>杂志社策划组织的全国首届叙事学学术研讨会于2004年12月9-11日在漳州师范学院召开.北京大学申丹教授等来自全国各地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报社杂志社的80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就国外叙事学发展状况,叙事学会不会走向衰落,后经典叙事学如何"曲线相救",叙事学怎样中国化,如何运用叙事学解读文本,中国叙事学研究如何与世界叙事学研究接轨,叙事学关注文化会不会出现泛文化现象,什么都讲叙事学会不会什么都不是叙事学,要不要建立叙事学学科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展开了广泛的研讨.以下是会议部分代表的发言摘要.  相似文献   
82.
吴志菲 《今日科技》2004,(11):14-17
侯仁之,山东恩县人,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中国历史地理学奠基人,1911年出生于河北枣强,1940年毕业于燕京大学。1952年任教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历任系主任、城市和环境科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等职及北京市文物占迹保护委员会主任、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建  相似文献   
83.
陈运泰院士,著名的地球物理学家,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名誉所长、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院长,在地震波理论、地震震源理论和数字地震学研究中做出了突出贡献,曾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等多种奖项.陈院士曾担任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第三届、第四届委员,现任第五届常委.  相似文献   
84.
少锋  朱杲 《合肥科技》2004,(11):8-8
10月30日上午,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黄宗良应邀来肥主讲了庐州讲坛第八讲,黄宗良就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几个问题做了专场讲座。市领导周富如、黄同文、孙志刚、肖义舜、甄长琢、陶登松、熊建辉、张晓麟、杨思松,以及淮南市委的领导听取讲座。市委副书记汪庭干主持了讲座。  相似文献   
85.
86.
北京大学共有5个项目作为第一完成人单位或者第一完成单位获得200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包括1项国家自然科学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奖总数排名高校第一,与北京大学每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奖励数目的最高纪录持平。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大学作为第一完成人单位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这是北大历史上零的突破。  相似文献   
87.
北京大学与比利时根特大学合作研究项目——肝癌患者血清学标志物研究,近日取得阶段性成果,其论文《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肝硬化肝癌患者糖组学的改变》发表在《美国肝脏病学杂志》上。合作项目中方负责人、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系庄辉院士介绍,肝癌是国内外重要死因之一,全球每年约60万人死于肝癌,我国每年有34万人死于肝癌,占全球56%,是我国因癌症死亡的第二死因。  相似文献   
88.
编者言     
解放以后,在党的领导下,经过三反五反、思想改造与教学改革等改革运动,北京大学已经走上了社会主义的道路。但无论在教学上或科学研究上,两条路线的斗争却依然存在。要使北京大学不断前进,必须坚决进行这个斗争。党于领导反右派斗争,在政治战线上和思想战线上获得伟大胜利之后,接着又领导了轰轰烈烈的双反整改、红专辩论和教育方针的辩论。在这一系列的巨大胜利的基础上,适应党的社会主义总路线颁布后全国大跃进形势的迅速发展,党委于八月一日又发出了向科学大进军的战斗号召。全校师生员工同学以极大的热情响  相似文献   
89.
复旦大学首席教授,高滋同志1933年8月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杭州.1944年进入上海著名女校圣玛利亚女子中学,1950年毕业后考入上海交通大学化学系,1952年院系调整转到复旦大学化学系学习,1953年大学毕业,被选送至北京大学俄语培训班,学习结束后回复旦任教.曾任助教、讲师、副教授,1984年经国家教委特批晋升为教授、博士生导师,1992年起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8年被评定为复旦大学化学首席教授.高滋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多相催化和新催化剂材料,而她的研究工作始终与国家需要和生产实际相结合.1972年她负责建立了复旦大学化学系催化教研室  相似文献   
90.
《世界知识》2012,(16):39
2012年7月10日,由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文化研究室和该所的中日社会文化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武士道与日本文化"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日本关西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北京联合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世界知识》杂志社、国家质检总局等单位的3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王炜副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李斌瑛博士、国际关系学院张洪红博士、杨清淞博士在会上做了主题发言。与会者就上述发言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