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56篇
  免费   181篇
  国内免费   281篇
系统科学   15篇
丛书文集   577篇
教育与普及   687篇
理论与方法论   257篇
现状及发展   63篇
研究方法   1篇
综合类   10918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104篇
  2022年   95篇
  2021年   107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104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97篇
  2016年   114篇
  2015年   236篇
  2014年   552篇
  2013年   473篇
  2012年   562篇
  2011年   707篇
  2010年   635篇
  2009年   763篇
  2008年   770篇
  2007年   741篇
  2006年   536篇
  2005年   548篇
  2004年   596篇
  2003年   684篇
  2002年   560篇
  2001年   550篇
  2000年   479篇
  1999年   341篇
  1998年   275篇
  1997年   258篇
  1996年   247篇
  1995年   234篇
  1994年   211篇
  1993年   121篇
  1992年   176篇
  1991年   154篇
  1990年   122篇
  1989年   97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40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2篇
  192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本文主要阐述了化学科学中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观点,明确化学研究和化学发展中的唯物现。  相似文献   
162.
生物工程是当前工业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基因工程则是生物工程的核心。近四十年来,化学、物理和其它先进科学技术向生物学的渗透.产生了分子生物学.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现象。从分水平上阐明遗传学的规律.对基因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导致了基因工程(遗传工程)的诞生.开辟了生物学的新一时代。  相似文献   
163.
系统研究了超声波辐射与相转移催化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以糖精在超声波辐射作用下的N-烷(苄)基化为例,了数种相转的催化剂及不同溶剂的影响,研究了超声波辐射作用与催化反应机理,提出了一种合成N-烷(苄)基糖精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4.
165.
在过量碳酸盐存在的U(Ⅵ)溶液中,U(Ⅵ)的化学状态与溶液的pH值有关,当pH>8时,U(Ⅵ)以[UO2(CO3)3]4-离子存在.吸附于树脂相的U(Ⅵ)的化学状态也与供吸附的料液的pH值有关,当pH>9时,U(Ⅵ)才完全以[UO2(CO3)3]4-吸附于树脂相.当pH在6.5~8.0范围时,U(Ⅵ)在溶液中还可能以[UO2(CO3)2]2-或Hn[UO2(CO3)3]n-4形式存在,而U(Ⅵ)以[UO2(CO3)2]2-形式吸附于树脂相的可能性很小,它主要以U2O2-7的形式吸附于树脂相.  相似文献   
166.
双频辐照的声化学产额及其频率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用碘释放法首次研究了28kHz分别与0.87MHz,1.06MHz,1.7MHz组成的双频超声辐照的声化学效应,结果表明,双频辐照增强的声化学产额存在着明显的频率效应。  相似文献   
167.
在以社会发展需要的大前提下,高师化学专业外语的地位发生了变化,教学内容应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工作去向及时地作三方面的调整,使之从基础型阅读和词汇记忆型教学转变成为:①广泛型教学,以适应现代中等学校化学教育的需要;②专业型教学,以适应有志于进一步深造学生的需要;③交际型教学,以适应于社会市场经济的需要.讨论了适应于社会需要的化学专业外语的教学特色、教材建设,以及在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8.
山丹湖环境水化学特征的主因子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用因子分析法和相关的统计方法研究了山丹湖的富营养化特征,从原始数据的相关矩阵出发,提取了占总方差82%的两个主因子,并对主因子作出合理的解释,主因子分析的结果表明,由氮营养化引起的污染是控制山丹湖营养化学特征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169.
以Al-Ce-Ni共晶合金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熔体净化剂与循环过热相结合的方法净化合金,循环过热通过高温效应熔解、钝化异质形核质点,熔体净化剂通过化学溶解、物理化学吸附及其组元与异质形核衬底的化学反应去除异质形核质点与衬底,并减缓金属熔体的氧化.实验中使用不同的净化剂进行研究,发现使用80?O3 20%Na2O(mol%)净化,在850℃×5 min循环过热,熔体发生深过冷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0.
超细晶粒W-40%Cu合金的烧结和力学性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纳米W,Cu粉末为原料,通过测定H2中热压烧结和无压烧结的收缩动力学曲线,研究了纳米W-40%Cu化学混合粉末的致密化过程.对比了纳米W粉与常规Cu粉(-44μm)的机械混合粉和纳米W-Cu化学混合粉的热压烧结致密化过程.测定了烧结合金在300℃和500℃下高温应力一应变曲线.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纳米W-40%Cu化学混合粉末在H2中无压烧结时最大收缩速率对应温度为980℃;1 200℃烧结平均晶粒小于2μm,相对密度为97%.纳米W-Cu化学混合粉在H2热压烧结时最大收缩速率对应温度为930℃;1 200℃烧结合金的平均晶粒为0.5 μm,相对密度为98%.纳米W-Cu化学混合粉热压合金高温抗压强度比纳米W与常规Cu粉的热压合金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