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0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53篇
丛书文集   49篇
教育与普及   35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7篇
综合类   101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空心微珠表面化学镀Ni-P合金镀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火电厂粉煤灰空心微珠具有颗粒细、中空、质轻、高强、耐磨、耐高温、保温绝热、绝缘阻燃等多种性能,常作为复合材料的填料而得到广泛应用.采用硝酸银代替氯化钯为活化剂,在空心微珠表面化学镀Ni-P合金镀层,用X-射线衍射仪(XRD)、能谱仪(EDX)、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对其进行分析表征.结果表明,以硝酸银代替氯化钯为活化剂,在空心微珠表面能得到Ni-P合金镀层.并分析了以硝酸银代替氯化钯为活化剂制备Ni-P镀层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22.
为确定最佳化学镀制备碳纤维复合材料工艺条件,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等表征涂镀产物的组成及形貌. 实验结果表明:温度、pH值、装载量、纤维长度和搅拌方式对施镀效果有影响,镀铜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60 ℃,pH=12,装载量60 mg/250 mL,碳纤维长度为1 mm. 镀铜镍碳纤维(CNCF)的镀层元素为铜和镍,镀层均匀,铜、镍为多晶,结晶质量、表面一致性良好,电镜确定铜层厚度约为1 μm,与理论计算0.96 μm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23.
以十八胺(ODA)为改性剂, 乙醇为溶剂, 通过液相化学镀饰的途径, 制备出同时具备亲油和亲水性能的两亲性ODA/HY和ODA/Hb沸石. 真空红外光谱及酸量测定的结果证实ODA分子与沸石表面的酸性位发生了化学吸附, 因而表现出较高的热稳定性和耐醇冲刷性. 这些两亲性沸石在环己烷/水和水/CCl4两种体系中均处于水油两相之间, 显示出用于相界面催化或吸附过程的潜力. 由于该制备过程中不产生强酸性副产物, 因而可被用于合成两亲性低硅铝比的酸性沸石.  相似文献   
24.
25.
设计团簇Ni_3CoP模型对非晶态合金Ni-Co-P进行局域结构的模拟,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并在B3LYP/Lanl2dz水平下运用Gaussian 09程序对其进行结构优化以及有关电子性质与磁性的计算,对所得到的理论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团簇Ni_3CoP费米能级左侧的最高峰由Ni-d、Co-d、P-p共振产生,形成了d-d-p杂化的成键轨道,并主要由Ni-d轨道贡献;对于团簇Ni_3CoP内部的电子转移,以P原子提供电子的能力最强,Co原子次之,Ni原子则整体以接受电子为主.团簇Ni_3CoP 3重态下的构型具有磁性,且Ni原子磁矩对团簇总磁矩的贡献较大.分析d轨道的电子自旋态密度图,发现其对称性最不好,这说明其上的成单电子最多,是团簇磁性的主要来源.同时,研究还发现p轨道对团簇磁性的贡献同样不可忽略.  相似文献   
26.
采用化学镀法,以联氨作为还原剂,在螺旋碳纤维表面沉积金属镍,获得一种新的复合功能材料。通过SEM和EDX能谱分析,碳纤维基体上包覆了一层致密均匀而且连续的纯金属镍层,没有引入其它杂质元素。通过对样品在2~18 GHz范围内的电磁参数进行分析讨论,可知表面金属化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样品的介电损耗,尤其在10~18 GHz有较大增幅,最大达到了35.2左右,表面金属化对样品的电阻率产生了不可忽略的影响,并且在低频处复合材料的电磁损耗都较纯基体材料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27.
在铝合金表面进行Ni-P-SiC化学复合度。借助扫描电镀、能谱仪、显微硬度计等仪器对复合镀层的表面状态、组织结构及性能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镀液中SiC粒子添加量的增加,镀层中SiC的含量也不断增加,复合镀层中SiC粒子均匀分布于Ni-P基体,通过系列的工艺实验,找出了SiC的最佳添加量。同时对铝合金的预处理工艺进行对比研究,简化了铝合金表面化学镀的预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28.
以醋酸锂、醋酸锰和醋酸镍为原料,羟基乙二酸为螯合剂,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层状LiMn0.5Ni0.5O2正极材料,得到的产物具有典型的α-NaFeO2层状结构,颗粒尺寸在300~400nm之间。对900℃下制得的层状LiMn0.5Ni0.5O2在2.5~4.3V之间进行充放电测试,电流密度为0.1mAcm-2,其首次放电容量达到了161.2mAhg-1。经过20次循环后,仍然保留了初始容量的88%。  相似文献   
29.
在制得Fe-Zn合金镀层的基础上,研究二元非晶态Fe-Zn合金的显微硬度随镀液中的ZnSO4/(ZnSO4+FeSO4)的比值、热处理温度及镀层结构的变化关系。结果显示,随着镀层中Zn含量的增加,镀层的显微硬度先增加后减小,在ZnSO4/(ZnSO4+FeSO4)比值为0.47时达到最大值。在热处理过程中,非晶态镀层在400℃开始晶化,此时镀层的显微硬度出现峰值。  相似文献   
30.
采用酸性复合化学镀工艺在碳钢表面镀镍-磷-纳米二氧化钛合金,以沉积速率、孔隙率、显微硬度、纳米二氧化钛在复合镀液中的分散性为评价指标。在以pH=4.8、施镀时间为1h的基础上,以柠檬酸为主络合剂,醋酸钠-醋酸为缓冲体系,研究了主盐硫酸镍、还原剂次亚磷酸钠、稳定剂A、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对镀层及镀液的影响。结果表明,确定最优镀液配方为:硫酸镍为28g/L、次亚磷酸钠32g/L、稳定剂A为2.5mg/L、十二烷基苯磺酸钠40mg/L时,复合镀层耐蚀性好、显微硬度高。复合镀层表面平整、纳米TiO_2颗粒分布均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