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2篇
教育与普及   7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1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本科优秀生培养机制的实践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秀生培养模式是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分层教育的一种体现形式。本文分析了本科优秀生培养的必要性,并结合我校应用化学系在此方面的实践内容、措施和成效,阐述了推行优秀生培养模式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2.
43.
周谷珍教授     
周谷珍,1956年6月生,女,汉族,湖南桃江县人.1981年12月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化学系,1986年开始从事大学化学专业的教学,1995年聘为副教授,2006年晋升为教授. 周谷珍教授具有较深的业务功底.大学毕业后,1987年考入华南师范大学无机化学助教班研修硕士生主要课程,1988年以优异成绩结业;2005年到湖南大学俞汝勤院士实验室做访问学者.  相似文献   
44.
45.
张谋真教授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F0002-F0002,F0003
张谋真,男,汉族。1961年1月生。陕西省神木县人.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82年7月陕西师范大学化学系化学专业毕业。分配到神木中学工作。  相似文献   
46.
去年8月,2006年上海市科技启明星人选项目公布,一项名为“应对化学、生物袭击等突发性事件的传感器新技术、新方法研究”的启明星跟踪计划引起了我的注意。不久我就试着与该计划的人选人——华东师范大学化学系的施国跃教授联系约定采访事件,但施教授希望过一阶段再谈。直到今年的4月,他同意和我见面聊一聊。一见面,特别是坐定谈了一会话,我很快能感觉到他的实在,是一个乐于交朋友的豪爽之人,一如他那健壮、高大的身材。  相似文献   
47.
为了探究深圳市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中主要重金属含量和浸出浓度, 选择浸出浓度超标的Cu(II) (100 mg/L), Pb(II) (200 mg/L) 和Zn(II) (300 mg/L)作为研究对象, 联合生物电化学系统(BES)和传统电沉积反应器(ER), 验证从飞灰浸出溶液中分离回收Cu, Pb和 Zn的可行性和经济性。研究结果表明, BES能有效地将混合溶液中的Cu(II)还原为单质, 去除效率大于98%。分步施加1.5 V和2.5 V 外加电压, ER可以分别将Pb(II)和Zn(II)浓度由200和300 mg/L降至23.5±1.1和4.3±0.2 mg/L。系统能耗分析结果显示, BES系统每还原1 kg Cu(II), 可以产生16.55 kWh的额外电能, ER系统每处理1 kg Pb(II)和Zn(II), 分别消耗60.91和114.27 kWh的电能, 溶解性重金属离子被转化为固态单质、氧化物和含重金属盐等。BES和ER联用技术表现出回收重金属和节约电能的双重优势。  相似文献   
48.
师院学人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6,26(2):F0003-F0003
师同顺,男,1946年出生,吉林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自1980年以来一直从事卟啉类功能化合物的合成与性质研究。1998在日本九州大学做访问教授一年,从事锆卟啉研究。  相似文献   
49.
奉文根据培养目标,提出了师专化学系(科)的教学要求。概括为:知识能力、实验操作、思想情感三个领域。  相似文献   
50.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6,27(3):F0002-F0002
罗济文,男,原籍广西陆川,1949年生。1986年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现在玉林师范学院化学与生物系任教,教授。主讲分析化学、波谱分析、化学专业英语、化学史等课程。现主要进行电化学分析和光谱分析的研究。近年在国际刊物Sensors and Actuators B:Chemica和国内中文核心期刊《应用化学》、《分析科学学报》、《化学研究与应用》等刊物发表了论文20多篇。主持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教育厅科研项目及院级科研项目5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