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3901篇 |
免费 | 1951篇 |
国内免费 | 1469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1006篇 |
丛书文集 | 2195篇 |
教育与普及 | 1067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346篇 |
现状及发展 | 180篇 |
综合类 | 4252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45篇 |
2023年 | 643篇 |
2022年 | 789篇 |
2021年 | 947篇 |
2020年 | 898篇 |
2019年 | 719篇 |
2018年 | 381篇 |
2017年 | 639篇 |
2016年 | 696篇 |
2015年 | 1065篇 |
2014年 | 1982篇 |
2013年 | 1810篇 |
2012年 | 2185篇 |
2011年 | 2431篇 |
2010年 | 2425篇 |
2009年 | 2694篇 |
2008年 | 2712篇 |
2007年 | 2509篇 |
2006年 | 1904篇 |
2005年 | 1794篇 |
2004年 | 1735篇 |
2003年 | 1895篇 |
2002年 | 1677篇 |
2001年 | 1673篇 |
2000年 | 1456篇 |
1999年 | 1219篇 |
1998年 | 1034篇 |
1997年 | 1038篇 |
1996年 | 957篇 |
1995年 | 889篇 |
1994年 | 740篇 |
1993年 | 612篇 |
1992年 | 607篇 |
1991年 | 559篇 |
1990年 | 511篇 |
1989年 | 501篇 |
1988年 | 264篇 |
1987年 | 182篇 |
1986年 | 98篇 |
1985年 | 31篇 |
1984年 | 14篇 |
1983年 | 10篇 |
1982年 | 7篇 |
1981年 | 10篇 |
1980年 | 4篇 |
1978年 | 5篇 |
1962年 | 5篇 |
1957年 | 7篇 |
1927年 | 3篇 |
1926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62.
求解随机微分方程时,为了更好地得到数值解的稳定性,在θ-Heun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平衡法的思想,给出了平衡θ-Heun方法;对于带有乘性噪音的随机微分方程,得到平衡θ-Heun方法的稳定域,并研究了合适参数对稳定域的作用.最后,通过数值算例验证了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63.
李方泰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4(4)
本文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烟草中的砷.确定了仪器的最佳条件,探讨了负高压、盐酸、硼氢化钾浓度等对测定As的影响.在选定的操作条件下,砷的最低检出限为0.07ug/L.相对标准偏差为1.4%.该法操作简单、快速、灵敏度高,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64.
65.
66.
21世纪以来化学哲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在物质的分类、人工产品、化学与物理的特殊关系等方面影响了传统科学哲学。化学哲学关注技术发展,尤其是纳米技术所带来的问题与挑战。化学与社会也是新世纪化学哲学研究的重点,主要体现在为化学伦理教育提供伦理案例和化学的公众形象方面。 相似文献
67.
刘金霞 《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6,22(3):74-77
用化学沉淀法制备纳米晶ZrO2∶Sm3 发光粉体,用X射线衍射谱对材料的粒径和晶体结构进行了表征,探讨了制备条件对样品粒径和晶体结构的影响.用荧光激发和发射光谱对材料的发光性质进行了表征,合理地归属了各谱项和跃迁. 相似文献
68.
69.
硝酸盐是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其前体物NO_x(NO+NO_2)参与大气中多种光化学反应,可以改变大气氧化特性,有利于细颗粒物的形成,影响气候系统与人类健康.硝酸盐氧同位素异常(Δ~(17)NO_3~-)是解析大气硝酸盐生成途径的有力手段.本文对大气硝酸盐氧同位素异常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首先列举了测试大气硝酸盐三氧同位素(~(16)O, ~(17)O和~(18)O)的前处理方法(热解法、细菌法和化学法),并对比了全球范围内大气硝酸盐氧同位素异常的时空分布特征.其次总结了大气中硝酸盐生成的主要途径及其氧同位素质量守恒,讨论了大气硝酸盐中氧原子的可能来源及其氧同位素异常值,评估了全球及典型区域尺度上氧同位素异常的模型.最后对大气硝酸盐氧同位素异常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0.
氨不仅是氮肥的主要原料,亦可作为能源载体在可再生能源的储存与转化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而氨的化学合成是实现这一过程的关键.现有的Haber-Bosch合成氨工业是一个高能耗过程,开发温和条件下的合成氨过程是研究人员长期以来不懈追求的目标.随着催化科学与技术的进步,人们对合成氨微观反应机理的认识不断加深,这为进一步设计和开发低温高效的合成氨过程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本文分析了当前合成氨化学中的挑战与机遇,重点阐述了合成氨多相催化剂及化学链合成氨过程的开发,对近期发展迅速的电、光、等离子体等外场驱动的化学合成氨方面的研究进展也进行了简要介绍,强调了规避过渡金属上线性关系的限制是实现温和条件下合成氨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