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1篇
系统科学   14篇
丛书文集   62篇
教育与普及   68篇
理论与方法论   53篇
现状及发展   5篇
综合类   1456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97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130篇
  2011年   126篇
  2010年   97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碳酸盐岩古岩溶储层预测的难点与对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在分析碳酸盐岩古岩溶储层成因特点与预测难点的基础上,确定针对该类储层进行地震预测的思路与对策,即首先建立古岩溶储层的地质概念模型,然后通过实验室地震物理模拟,确定敏感性地震参数,最后在井旁地震道属性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对塔里木盆地轮西区块奥陶系风化壳古岩溶储层进行预测.结果表明:该区早海西期存在2个岩溶旋回,相应地发育3套与岩溶作用有关的储层;平均反射强、均方根振幅、平均能量是反映缝洞型储层的主要敏感性地震参数,而能量半衰时斜率对于检测裂缝发育带最为敏感;研究区古岩溶储层的发育主要受岩溶地貌和断裂系统的控制,具有明显的分带性及叠置性特征.  相似文献   
992.
Some large-scale oil-gas fields have recently been discovered in marine carbonate in China, especially the significant discoveries in deep reservoir that reveals a favorable exploration prospect. Tazhong area is the first-order tectonic unit in Tarim Basin, where there are nearly trillion cubic meters of natural gas resources in the Ordovician limestone reef flat complex in Lianglitage Formation. The reservoir is shelf edge reef flat complex, characterized by ultra-low porosity, low permeability and strong heterogeneous, with a current burial depth of 4500―6500 m. Studies find that the form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deep reservoir of the Lianglitage Formation were controlled not only by the early high-energy sedimentary facies and corrosion, but the fracture network formed by the strong gas-charging process since the Himalayan epoch, which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optimizing and improving reservoir propertie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rong later gas-charging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he reservoir capacity in deep Ordovician carbonate reservoir, and also builts the corresponding mechanisms and modes, which is favorable for the prediction and evaluation of the advantageous exploration targets.  相似文献   
993.
苏北盆地复杂断块群综合勘探技术及其发展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找到适合江苏油田地质条件的勘探技术 ,对于提高勘探开发效益至关重要 .在介绍了苏北盆地油气基本地质条件的背景下 ,系统总结了在实际勘探工作过程中探索并形成的适宜复杂断块群油气藏特点的一套综合勘探技术和勘探开发一体化管理工作程序 ,分析了其主要内容及其应用效果 .研究结果表明 :低未熟油为主的盆地资源评价、含油气系统研究和以全三维地震勘探为核心的圈闭识别与油藏早期描述评价是综合勘探开发一体化核心 ,并为今后勘探技术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994.
全光纤加速度检波器信号处理系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制成功一和中实用型全光纤加速度检波器的信号处理及误差补偿系统,通过对全光纤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输出信号,采用交流相位跟踪零差检测技术(PTAC)实现了加速度信号的高精度检测和误差信号的补偿,在10Hz~1kHz的宽频带内,输出衰减不大于2.6dB,在丹麦的振动台上(型号:PMVibrationexciter4808)进行了实测,结果表明,解调信号与待测信号相位一致性好,频谱同线在10~150Hz频率  相似文献   
995.
弱横向各向同性介质中P波旅行时反演及速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各向异性介质中,由于反射波的相速度不等于速度,其反射波时-距曲线不再是双曲线。应用双曲线时差分析方法不能求取准确的叠加速度,当然就不能进行精确的速度分析,因而得不到精确的正常时差。文中阐述了横向各向同性介质中长排列的非双曲线的P波时差速度分析方法,即对P波的旅行时间进行泰勒展开,应用t^2~x^2的四次方展开项进行时差速度分析。理论模型的反演结果表明,P波旅行时、叠 加速度及水平速度都达到很高精  相似文献   
996.
矿产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分析社会经济发展对矿产资源科技的需求的基础上,从世界矿业大国的矿产资源科技计划入手,对矿产资源国际科技前沿领域和重点研究方向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进行了分析、阐述,以期为我国制定矿产资源科技发展战略以及开展相关研究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97.
准噶尔盆地大地热流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王社教  胡圣标  李铁军  汪集  赵文智 《科学通报》2000,45(12):1327-1332
根据 117口钻井的测温数据和 119块岩石样品热导率测试结果,计算了新疆准噶尔盆地首批35个大地热流数据.该盆地地温梯度变化于11.6~26.50℃/km,岩石热导率变化较大(0.17~3.6W/mK).热流值变化范围为 23.4~ 53.7 mW/m~2,平均值为(42.3 ± 7.7) mW/m~2.热流分布的格局表现为隆起区较高,坳陷区较低.控制热流高低及其分布的主要因素包括盆地的类型、基底的构造形态、沉积盖层及其放射性生热等.盆地现今低热流特征反映了准噶尔盆地晚第三纪以来快速挠曲沉降和岩石图增厚的构造-热演化特征.  相似文献   
998.
结合PSS500J研究成果,介绍了脉冲等离子体震源的构架,详尽分析了脉冲等离子体震源电路原理和放电过程,给出了脉冲等离子体震源的一个应用实例。研究表明,脉冲等离子体震源的放电过程分为电容放电和电感放电两个阶段。激发产生的电脉冲为单脉冲,脉冲持续时间不足0.2ms,而传统电火花震源激发产生的电脉冲为衰减震荡脉冲,脉冲震荡持续时间可达1ms,这使得脉冲等离子体震源地层分辨率明显高于传统电火花震源。此外,脉冲等离子体震源放电激发时,负载电阻和高压电极与地极之间的距离无关,且负载电阻远大于传输电缆的电阻,能量传输效率明显高于传统电火花震源。PSS500J脉冲等离子体震源系统的研制成功,打破了国际垄断,对于我国海洋工程、海洋地学研究甚至国防均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999.
火山岩型油气藏是准噶尔盆地十分重要的油气藏类型,近年来针对该类型油气藏的勘探在准东地区呈现出多点开花的场面。为了加快推进准东地区石炭系火山岩油气藏的勘探,本文通过高精度航磁、区域重力、地震和钻井资料对准噶尔盆地东部的断裂系统进行推断与解释,重点对该区磁性体的埋深开展分析。基于航磁计算的磁性体深度显示,准噶尔盆地东部隆起区磁性体最小埋深在0.5-2.2 km之间,清晰地呈现出南北分带,东西分块的构造格局。以隆起区中部一条近南北向深大断裂为界,东部和西部磁性体的深度、规模和形态存在明显差异。受次级断裂的影响,东部磁性体呈北东向展布,西部磁性体呈北西向和近东西向展布。依据断裂系统和磁性体埋藏深度对火山岩体油气成藏的控制,结合石炭系烃源岩生烃强度的展布,在准东地区预测出三个有利的火山岩油气藏勘探区带。  相似文献   
1000.
海相烃源岩二次生烃热模拟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高压釜热压模拟实验的方法, 对低成熟度泥晶灰岩的连续生烃与二次生烃过程进行了对比研究, 探讨了海相烃源岩的二次生烃机理. 热模拟实验中, 海相烃源岩二次生烃过程与一次生烃并不连续一致, 表现出与连续生烃不同的特征: (ⅰ) 二次生烃中存在液态烃生烃高峰, 且液态烃生烃高峰的出现与起始成熟度密切相关; (ⅱ) 烃源岩二次生烃过程起步更快, 在成熟度未发生显著变化时就有烃类的生成; (ⅲ) 两次不连续累计生烃量始终大于连续生烃量, 两次不连续生烃过程不同, 累计生烃量也不相同. 复杂生烃史条件下, 对烃源岩不连续生烃过程的描述不仅需要考虑平行反应机制, 还应当考虑可能存在的顺序反应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