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1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30篇
系统科学   55篇
丛书文集   26篇
教育与普及   8篇
理论与方法论   52篇
现状及发展   8篇
综合类   91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451.
张勇宾 《科技信息》2012,(13):125-125
YL900A运梁车在使用过程中有时会出现轮组自动跑偏的现象,如果不及时正确处理,会对施工安全及施工效率造成一定的影响,本文主要介绍轮组转向的原理、跑偏的原因、如何判断故障出处以及如何解决问题等。  相似文献   
452.
视野     
《华东科技》2012,(5):10-11
英媒:中国经济转向创新模式英国《金融时报》网站4月29日发表文章,援引英国磐石基金常驻香港的全球首席投资官克里斯?米兹的话指出,中国经济已经开始摆脱低利润的合同加工和生产普通产品的形式,  相似文献   
453.
轮式车辆转向梯形机构的综合数学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多种形式的转向梯形机构的结构进行深入分析 ,发现了诸转向梯形机构的共有特征 ,即空间四杆机构可作为其基本单元 ,指出复杂的转向机构可以由简单的空间四杆机构串联组成 在此基础上 ,给出了空间四杆机构的数学模型 ,并以该模型为基本单元 ,建立了一个能够适用于多种形式转向梯形机构的综合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454.
针对目前油气悬挂系统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双单向阀式油气悬挂系统.介绍了新型油气悬挂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通过大型工程分析软件ADAMS建立了连通式油气悬挂系统、非独立式油气悬挂系统以及该新型油气悬挂系统的虚拟样机模型.分别针对油气悬挂系统对车辆的转向性能和行驶平顺性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新型油气悬挂系统对提高车辆的转向性能和行驶平顺性的综合性能更有利.  相似文献   
455.
当代哲学中出现的环境哲学,对于整个哲学的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的出现反映出来的是哲学上的一种最普遍和最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指示了哲学在整体上的一种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新的使命。文章认为当代哲学的“环境转向”,其实质就是哲学的“人类学转向”,或者说,它是哲学走向“人类学时代”的一个重要的思想先兆和标志。  相似文献   
456.
赵云 《科技资讯》2013,(6):100-100
随着公路的建设质量越来越好,车辆行驶的速度逐渐提高,因此汽车在高速行驶中的安全问题也被高度重视,这就要求汽车的各项功能都达到符合的标准。传统的汽车车灯照明都是固定的方式,它的光束会沿着弯道的切线方向射出,这就会给驾驶员造成很大的视觉盲区,所以在弯道处很容易造成车祸的发生。因此,夜间高速行驶的汽车需要有车灯能同步转向的功能,保证前行的安全。本文就汽车车灯转向机构做重要的探讨,并提出一些可供参考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457.
周霞 《科技信息》2012,(36):417-418
东风悦达起亚K3桥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M0tor Driven Power Steering,简称MDPS)由方向盘、转向扭矩&转向角速度传感器、MDPSECU、无刷交流电机、转向轴、齿轮&小齿轮组成。介绍K3轿车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MI)PS)的设计原理。  相似文献   
458.
以丁玲1930年前后的小说为研究对象,从知识分子的革命诉求与现代个体自我发展的关系角度,力图重新阐释30年代丁玲“向左转”前后的内在思想动力和创作脉络。其间的对立和统一、得失兼具和瑕瑜互见清晰地呈现在丁玲的文学活动中,成为考察知识分子与中国革命以及文学与政治之间复杂关系的典型文本。  相似文献   
459.
460.
"攀枝花诗群"作为一种地域诗歌现象,其命名和由来承载了地域风情、历史风尘和时代风貌,百里钢城、移民身份和攀西风物的熏染铸就了它"钢铁"激越、"乡愁"情怀、风物传奇等内涵特质,成为攀枝花这座移民城市的精神之光。而在转型背景下,新一代攀枝花诗人群体的创作心理转变,促使"攀枝花诗群"创作呈现出"大我"与"小我"的和谐共生、地理身份淡化、性别书写突显的转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