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9篇
系统科学   12篇
丛书文集   13篇
教育与普及   4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28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271.
城市热岛效应(Urban Heat Island, UHI)是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具有代表性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对局地气候、能源消耗、城市居民健康等均有深远影响.城市热岛效应动态变化的有效监测及合理管控是改善人居环境与防范健康风险的重要条件.该研究定义了热岛强度指数(HII)和热岛监测指数(UHEI),以2期夏季Lnadsat-7 ETM+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反演地表温度(Land Surface Temperature, LST),结合GIS空间分析与统计技术监测了北京市六环区域2003年及2014年热岛效应的动态变化,识别了典型强热岛区.研究结果表明:1)2003年至2014年,六环区域内热岛效应呈现好转趋势,中心城区强热岛区大面积减缓,外围地区呈现明显恶化趋势; 2)依据热岛效应影响因素,典型强热岛区可归类为裸露地表主导型、人为热源主导型及混合主导型; 3)典型强热岛区管控可从城市规划、增加绿量以及改变建筑物色彩3方面开展.  相似文献   
272.
《中国科技成果》2009,(21):12-12
1成果简述 (1)在国际上率先采用动态QTL方法分析了不同发育时期百粒重发育动态变化,并进一步对不同发育时期百粒重遗传效应和环境效应进行了估计;初步明确了大豆籽粒大小发育的基因调控机制,相应的研究结果在国际主流杂志上发表。  相似文献   
273.
耕地保护对保障粮食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实现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在分析呼和浩特市回民区耕地现状的基础上,选取1990、1995、2004年及2007年的遥感影像图进行对比,研究了1990~2007年回民区耕地的动态变化情况,并分析其变化驱动因素,据此提出保护耕地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274.
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技术在测定叶片光合作用过程中光系统对光能的吸收、传递、耗散、分配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与"表观性"的气体交换指标相比,叶绿素荧光参数更具有反映"内在性"特点[1]。  相似文献   
275.
《中国科技成果》2010,11(20):13-13
1课题研究目标与思路研究开发出适用于水库地震近场监测的技术系统,适用于水库库区地下介质结构及其物性探测与动态变化监测的主动观测系统,为水库地震近场监测和水库库区地下介质结构及其物性探测与动态变化监测提供必要的、有效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开发适用于水库地震近场监测的仪器和震源,形成能有效监测、全面记录水库地震信息的水库地震近场监测技术系统。同时,  相似文献   
276.
开垦对农业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动态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因烧垦而引起的土地利用变化仍然是碳素释放的主要来源,从而导致了土壤有机碳含量下降和土壤质量退化。根据该领域的一些研究结果及近年研究进展,概述了开垦对农业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动态变化的影响,提出了今后我国黑土地区的研究方向。表2,参23。  相似文献   
277.
以1990,2000,2013年3期Landsat遥感影像解译结果为基础,基于景观生态学原理与方法,从景观破碎度、形状指数、聚集度和多样性角度计算格局指数,并从自然和人文因素分析吉林省西部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及其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990—2013年,研究区景观格局破碎程度和分维数降低,且变化幅度较小,景观要素复杂程度减弱但其信息含量和信息差异性增加;从其影响因素来看,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政策导向为该区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驱动力,而自然条件对该区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278.
引用天柱县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依据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区域差异模型和土地利用程度模型,全面分析天柱县1997~2005年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并对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子进行了全面分析,指出少数民族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社会驱动力主要有经济发展、城镇化、工业化、人口增长等.  相似文献   
279.
兰州市城区春季大气微生物动态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兰州市城区春季大气微生物的分布做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城区不同的功能区内微生物浓度差异明显,其浓度顺序为交通区>商业区>工业区>居民区>风景区.以自然沉降法计算,CFU值远高于同类报道,大气微生物浓度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日周期性、空间性和降雨效应.  相似文献   
280.
为研究气候变化对塔里木河干流流域潜在蒸散发的影响。选取塔里木河干流流域内10个气象站1961—2013年逐日地面气象数据,运用气候倾向率、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和优势分析方法分析塔里木河干流流域不同时段潜在蒸散发动态变化及其定量气候驱动。结果表明:1961—2013年,塔里木河干流流域年、季潜在蒸散发均呈减少趋势,以1976年前冬季减幅最大,1976年后春季增幅最大,1976年为年潜在蒸散发的突变点。塔里木河干流流域年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相对湿度和降水量均极显著增加,日照时数极显著减少,且1976年前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和日照时数的减幅均小于1976年后的增幅,1976年前相对湿度和降水量的增幅均小于1976年后的增幅。塔里木河干流流域潜在蒸散发的变化是由多种气象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日照时数是年、季潜在蒸散发减少的主要气候驱动因子。1976年前,春、夏、冬、年潜在蒸散发的减少主要受日照时数的减少控制为主,贡献率分别为100.00%、67.56%、51.41%和52.20%,秋季潜在蒸散发的增加主要受日照时数的增加控制为主,贡献率为45.62%;1976年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