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03篇 |
免费 | 193篇 |
国内免费 | 74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8篇 |
丛书文集 | 47篇 |
教育与普及 | 43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3篇 |
现状及发展 | 14篇 |
综合类 | 205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4篇 |
2023年 | 76篇 |
2022年 | 63篇 |
2021年 | 83篇 |
2020年 | 67篇 |
2019年 | 77篇 |
2018年 | 33篇 |
2017年 | 39篇 |
2016年 | 72篇 |
2015年 | 81篇 |
2014年 | 101篇 |
2013年 | 72篇 |
2012年 | 94篇 |
2011年 | 96篇 |
2010年 | 87篇 |
2009年 | 114篇 |
2008年 | 95篇 |
2007年 | 100篇 |
2006年 | 72篇 |
2005年 | 82篇 |
2004年 | 66篇 |
2003年 | 48篇 |
2002年 | 62篇 |
2001年 | 54篇 |
2000年 | 34篇 |
1999年 | 32篇 |
1998年 | 48篇 |
1997年 | 43篇 |
1996年 | 34篇 |
1995年 | 41篇 |
1994年 | 35篇 |
1993年 | 32篇 |
1992年 | 19篇 |
1991年 | 18篇 |
1990年 | 23篇 |
1989年 | 20篇 |
1988年 | 14篇 |
1987年 | 12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采用直剪试验研究了地聚物混凝土的抗剪性能. 设置16个试验工况,其中包含3个普通混凝土强度的对比工况. 试验结果表明,地聚物混凝土的抗剪强度随着混凝土强度和抗剪钢筋配筋率的增大均有显著提高,随着剪切面高度的增加而有所下降,剪切面宽度的改变对其影响较小. 该类地聚物混凝土的剪切裂缝发展模式和剪切破坏模式与普通混凝土一致,极限抗剪强度略高于普通混凝土. 试验值与Loov和Patnaik的理论值之比的平均值为1.21,该理论值较其他理论值更接近试验值. 相似文献
72.
研究了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层间黏结性能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同时探究了黏结层的温度性能以及直剪与斜剪剪切强度之间的关系. 对比分析了4种涂膜黏结层(SBS改性沥青、WTR改性沥青、WTR/APAO改性沥青、AMP-100二阶反应型黏结涂料)和3种改性沥青碎石黏结层(SBS改性沥青碎石、WTR改性沥青碎石、WTR/APAO改性沥青碎石)的拉拔及剪切强度差异. 采用回归分析法获得层间强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计算不同温度下层间强度与常温(20 ℃)下层间强度的比值,用于黏结层剪切强度和拉拔强度的温度敏感性对比分析;分析不同温度下斜剪强度与直剪强度的比值关系. 结果表明:层间拉拔强度、层间剪切强度与温度均满足单指数函数关系,拟合优度R2达0.970以上. WTR/APAO改性沥青黏结层及WTR/APAO改性沥青碎石黏结层力学性能优良,在不同温度下的拉拔和剪切强度值均高于同类型黏结层. AMP-100黏结层拉拔和剪切强度对温度的敏感性最低. 建立了20~45 ℃的层间强度比值表,用于层间强度预估. 斜剪强度显著高于直剪强度,同时斜剪强度对温度的敏感性低于直剪强度,当温度处于20~45 ℃时,斜剪强度与直剪强度比值范围为1.165~2.990. 相似文献
73.
采用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Engineered Cementitious Composite,ECC)沿水平灰缝对砖砌墙体进行嵌缝加固,几乎不改变其外观,符合文物建筑修旧如旧原则.为研究ECC水平嵌缝加固砖砌体的剪切性能,以聚乙烯纤维(PE)、聚乙烯醇纤维(PVA)和混杂纤维(PVA与PE)等不同纤维类型、PE纤维掺量、嵌缝间距和单双面加固为变量,开展砖砌体在剪压作用下的对角剪切试验.对比分析ECC加固砖砌体墙的破坏模式、荷载-位移曲线、剪切强度和延性,探究ECC与砖砌体的协同工作性能. 试验结果表明:ECC水平嵌缝加固减缓了砖砌体内部裂缝的开展,提升了试件的抗剪承载力和破坏时的整体性,加固试件的抗剪强度最大提升了44.5%,加固面的最大抗剪刚度约为未加固面的5倍. 相似文献
74.
为了研究剪切作用下单裂隙渗透性的演化规律,在Comsol中采用Weierstrass随机分形函数来生成单裂隙,调整2个裂隙面的相对位移来模拟剪切作用,通过分析不同剪切位移条件下裂隙隙宽的变化以及不同流量下的非线性效应发生的界定范围,并绘制散点图与函数曲线拟合确定剪切过程影响裂隙渗透率的因素,给出定量关系。结果表明:未发生剪切时,隙宽的概率密度分布满足标准的高斯分布,而随着剪切过程的发生,隙宽的高斯分布被破坏,仅体现标准高斯分布的部分特征;发生剪切时,渗透率先有一个减小的过程,然后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当Re>9.6时,流体开始从线性向非线性发展。对岩石单结构面剪切变形过程中裂隙孔径变化对流体渗流特性的影响进行模拟,可为分析地质体中结构面变形对地热变化的影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5.
76.
对不同水平剪切强度下受限空间内热分层流的流场进行了PIV测量.应用特征正交分解(POD)方法分析了受限空间内热分层流的流场结构.结果表明,没有水平强迫气流时,低阶POD模态占总能量的比重较高,表明水平方向的宏观流动为主流运动;水平强迫剪切气流会造成能量向高阶POD模态耗散转移.而且,水平强迫剪切气流造成不同阶数的POD模态中竖向动能与水平方向动能的比值均比没有水平强迫气流时高,表明水平强迫剪切气流降低热分层流的稳定性并促进竖向质量交换. 相似文献
77.
岩土工程中的许多土体有应变软化行为,这种软化行为能导致应变局部化,进而对土体的稳定性有重要影响.首先研究饱和砂土的排水平面应变压缩试验的剪切带的形成,进行数值分析,预测了实验现象.然后,考虑土体应变软化盾构掘进面失稳的影响,对深埋隧道的盾构掘进进行三维数值分析,对比分析渗流条件下应变硬化模型和应变软化模型以及应变软化条件下考虑渗流与未考虑渗流模型之间的区别.分析表明,土体应变软化更容易导致盾构掘进界面失稳,使得开挖面的极限支护压力和地表沉降增大、塑性区扩展比没有应变软化的土体更大.探讨了诸如内摩擦角、黏聚力等土质应变软化参数的变化对盾构掘进界面稳定性的影响,发现内摩擦角软化的影响较大,黏聚力次之.最后,对天津地铁9号线的一段盾构掘进进行了模拟,其结果与工程实测数据相吻合. 相似文献
78.
对10个不同节点构造的足尺钢管混凝土柱-梁节点在不同轴压比下的抗剪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在此基础上,对不同的节点域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进行了比较分析,并进一步讨论了节点域受剪性能的数值模拟(OpenSEES)方法.研究表明,所有的节点均表现出良好的抗剪性能;中国规范建议的节点域抗剪承载力公式有待改进;OpenSEES数值模型合理地模拟了节点域的剪力-剪切变形性能. 相似文献
79.
对某心墙堆石坝掺砾心墙料进行三轴固结排水剪切试验,研究剪切速率对掺砾心墙料的应力 应变关系和强度特性影响。结果表明:无论剪切速率高低,掺砾心墙料试样在不同围压条件下应力 应变关系曲线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硬化和剪缩现象,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硬化现象逐步增强,剪缩现象逐渐减小;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偏应力峰值强度(σ1-σ3)f降低越明显,且强度指标φ减小显著;在试验的剪切速率范围内,割线弹性模量E1随剪切速率的增加而减小,体积模量K1随剪切速率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80.
随着科技的发展,打捆包装机械在工业当中应用的越来越多,所研究的是针对线材、管材以及棒材进行打捆的这类包装机械(简称打捆机)的剪切刀。阐述了剪切刀在剪切过程中的受力情况以及对其进行有限元分析,为设计打捆机的剪切刀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