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03篇 |
免费 | 193篇 |
国内免费 | 74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8篇 |
丛书文集 | 47篇 |
教育与普及 | 43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3篇 |
现状及发展 | 14篇 |
综合类 | 205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4篇 |
2023年 | 76篇 |
2022年 | 63篇 |
2021年 | 83篇 |
2020年 | 67篇 |
2019年 | 77篇 |
2018年 | 33篇 |
2017年 | 39篇 |
2016年 | 72篇 |
2015年 | 81篇 |
2014年 | 101篇 |
2013年 | 72篇 |
2012年 | 94篇 |
2011年 | 96篇 |
2010年 | 87篇 |
2009年 | 114篇 |
2008年 | 95篇 |
2007年 | 100篇 |
2006年 | 72篇 |
2005年 | 82篇 |
2004年 | 66篇 |
2003年 | 48篇 |
2002年 | 62篇 |
2001年 | 54篇 |
2000年 | 34篇 |
1999年 | 32篇 |
1998年 | 48篇 |
1997年 | 43篇 |
1996年 | 34篇 |
1995年 | 41篇 |
1994年 | 35篇 |
1993年 | 32篇 |
1992年 | 19篇 |
1991年 | 18篇 |
1990年 | 23篇 |
1989年 | 20篇 |
1988年 | 14篇 |
1987年 | 12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提出一种基于Mindlin理论的4节点矩形薄板单元,该单元满足应变能正交准则下的收敛性充要条件,具有插值方式简单和相当二次数值精度等优点。在避免单元剪切自锁中,引入较严格沿单元边界法向剪切应变约束处理技术,使单元具有真实Kirchhoff单元的变形特点。 相似文献
62.
王开福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S3):90-95
首次运用统计光学的理论,详细研究了时间平均白光散斑剪切照相的统计规律,导出了时间平均白光散斑剪切照相法研测振动问题的条件,指出了物体表面的粗糙度、照明光场的相干性.成像物面的相干域和光学系统的对称性对散斑条纹的影响. 相似文献
63.
针对水平管气液两相分层流界面剪切应力的预测,建立了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的剪切滑移壁面模型,即将气液界面处理为固定的具有均匀剪切应力的水平滑移壁面。利用FLUENT 软件模拟了气相流动,气液界面采用剪切滑移壁面边界条件,通过对比实验测量的气相流场分布得到气速和界面剪切收敛值,并由收敛值拟合得到界面摩擦因子与气相雷诺数的关联式。应用这一关联式的预测结果与实验间接测量值吻合较好,并且在气、液相雷诺数9 4006ReG650 000 和21 0006ReL630 000 范围内优于Taitel 和Dukler 与Sidi-Ali 和Gatignol 模型。表明剪切滑移壁面模型可以有效地控制关键参数,提高预测效率和精度,为CFD 方法预测气液两相分层流界面剪切应力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4.
通过选用不同的动力破坏准则来分析海口红粘土的动力特性.提出了一些装样时的改进方法,介绍了动三轴试验操作过程.对不同破坏准则理论的分析结果进行比较,认为用极限平衡法比较保守,而应变5%破坏准则的方法较为稳定和简便.由《地基动力特性测试规范》计算出海口市相应的等效破坏振次,并用拟合的方法求得海口红粘土的动强度参数. 相似文献
65.
66.
通过大量试验,分析使用节桩的可用性,研究不同结构灌注节桩承载与破坏机理、合理的结构尺寸要求及节桩扩大头松动区对上段桩测摩阻的影响. 相似文献
67.
大直径深长桩的超声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详细论述了超声波法质量检测原理,通过工程实例讨论了预埋管超声波法对大直径深长混凝土桩质量检测的分析与评判技术方法。实践表明,该方法具有快速,准确,经济可靠的特点,因此具有很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8.
组合梁结构在建筑结构领域应用广泛,由于上下层梁连接的非完全刚性,当组合梁受荷时,两层梁界面间会产生相对滑移.在对界面滑移组合梁的几何非线性分析中,大多数研究工作基于Euler梁理论,考虑组合梁横向剪切变形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基于平面Reissner梁理论,假设上、下两层梁的挠度相等(不发生竖向掀起),将界面滑移表示为各... 相似文献
69.
凹腔作为超燃冲压发动机的一种火焰稳定器受到广泛关注,凹腔剪切层与背景激波系的相互作用影响凹腔火焰稳定器的性能。为深入分析背景激波系对凹腔流动的影响,设计了长深比为13.3的闭式凹腔,将凹腔模型前缘激波和风洞上壁面干扰激波作为背景激波系,在Ma=2的直连式风洞中开展了背景激波系与凹腔剪切层的相互作用的试验,采用高速纹影系统对瞬态流场进行了捕捉,重点关注背景激波系和凹腔剪切层的动态变化特性。采用纹影序列的本征正交分解来研究流场中的主要相干结构,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和连续小波变换对流场的频率域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背景激波与剪切层相互作用下,激波结构产生大尺度振荡,凹腔内流动结构产生小尺度脉动。通过对激波位置的傅里叶变换分析,发现激波振荡的主导频率集中在90~400 Hz的范围内。通过对纹影图像的空间傅里叶变换分析,发现5 kHz以下的流场振荡主要由激波振荡引起,5 kHz以上的流场脉动主要由凹腔内流动结构引起。 相似文献
70.
针对经典板理论(CPT)未考虑宏纤维复合材料(MFC)的剪切变形使得计算结果产生较大误差的问题,运用正弦剪切变形理论(SSDT),引入局部位移分布函数,推导了新的MFC驱动力方程.以MFC层合板结构的端部位移为例,将基于SSDT的MFC驱动力计算结果与基于CPT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采用基于SSDT的MFC驱动力方程计算的端部位移结果优于基于CPT的MFC驱动力计算的端部位移结果,且具有更好的精度和适用性,可以推广到MFC对平板结构的减振与驱动控制领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