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91篇
  免费   97篇
  国内免费   146篇
系统科学   74篇
丛书文集   179篇
教育与普及   96篇
理论与方法论   18篇
现状及发展   19篇
综合类   4348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99篇
  2022年   134篇
  2021年   148篇
  2020年   115篇
  2019年   111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93篇
  2016年   96篇
  2015年   139篇
  2014年   230篇
  2013年   225篇
  2012年   288篇
  2011年   331篇
  2010年   315篇
  2009年   300篇
  2008年   284篇
  2007年   327篇
  2006年   210篇
  2005年   161篇
  2004年   133篇
  2003年   160篇
  2002年   129篇
  2001年   123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76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提出了一种分布式求解弱顶点覆盖集的近似算法,用于网络流量有效测量点的选择,该算法不需要维护网络拓扑的全局信息,仿真结果表明,比较现有算法,新算法能找出更小的弱顶点覆盖集,具有更好的町扩展性。  相似文献   
72.
为了研究盾构隧道开挖对既有建筑物周边地面沉降的影响,采用考虑隧道-土体-建筑物共同作用的三维有限元计算法,对其进行敏感性因素分析,并根据经验公式对考虑建筑刚度约束作用的地面挠曲变形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地面既有建筑物对盾构隧道施工诱发的地面沉降具有一定的约束作用,且建筑物的基础形式、刚度和长宽比、隧道埋深、隧道与建筑物的夹角和侧向偏心距等均对该约束作用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效应.考虑建筑刚度的经验公式能方便地预测地面的挠曲变形;但由于没有考虑建筑物的自重作用,该经验公式放大了建筑刚度对地面变形的约束效应.  相似文献   
73.
吉红梅  尚秀峰  卢雪玲 《科技信息》2010,(16):334-334,338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层及超高层建(构)筑物越来越多,为了保证建(构)筑物的正常使用寿命及其安全性,并为以后的勘察设计施工提供可靠的资料及相应的沉降参数,建(构)筑物沉降观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愈加明显。根据本人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沉降观测的应用,在此对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沉降观测工作浅谈管窥之见。  相似文献   
74.
"两墙合一"条件下地铁车站深基坑变形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地铁车站深基坑施工主体回筑后受力变形特性与空间效应复杂的问题,综合采用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方法,对土体沉降与支护体系变形特性进行分析,得到地连墙水平位移、周围地表沉降规律、沉降与位移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以及基坑的三维空间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条件下地表沉降的主要影响范围为0.5He~1.5He(He为基坑深度);最大地表沉降与地连墙最大水平位移的比值为1.0~1.6,地表沉降随地连墙水平位移的增大呈非线性增大,最大地表沉降、地连墙最大水平位移与开挖深度具有线性关系;基坑边角效应对地表沉降的影响大于对基坑水平位移的影响,基坑水平位移的空间效应相比地表沉降大约滞后0.5He的距离.  相似文献   
75.
基于流线数值模拟研究高含水后期油田的剩余油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剩余油分布研究是高含水期油田的难点问题。以济阳拗陷孤东七区西馆陶组Ng6~(3+4)层高含水开发实验区块为例,在地质分析的基础上,建立起小网格精细三维地质模型及参数模型;通过试验区储量、压力、含水率和单井含水拟合,85%的单井历史拟合误差5%。采用流线数值模拟技术显示出高含水后期密井网条件下流体推进特征及剩余油分布模式,得出:(1)流线显示目前地下储层形成大孔道高渗带,流体基本沿高渗带运移,驱油效率明显降低。(2)目标油层组剩余油分布明显受到沉积相、沉积韵律、层内非均质、生产井网等因素的控制;剩余油平面上主要分布在微构造高点、层内低渗透区及注采不完善区,纵向上主要集中分布在主力厚油层的顶部。  相似文献   
76.
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变形测量数据处理的相关工作经验,以基于GPS的沉降变形监测技术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其在某高速公路沉降变形监测中的应用思路,全文是笔者长期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7.
复合地基复合模量的理论修正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复合模量是计算复合地基沉降的关键指标,目前主要采用面积加权公式计算复合模量,实践证明沉降计算值与实测值有较大误差·在考虑桩长、桩端土性质对复合模量的影响后,利用复合地基桩体的承载机理对复合模量面积比公式进行修正·通过与实际工程进行对比,利用修正后的公式计算的沉降值比利用面积比公式计算更接近实测值·分析表明复合模量随着桩长的增加呈线性增长,桩土模量比越小,变化幅度越大·同样,随着桩端土刚性的增长复合模量也逐渐增大,但桩土模量比越大,变化幅度越大·因此应把桩土模量比作为复合地基类别的判据·  相似文献   
78.
单桩沉降遮拦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桩基沉降中普遍存在的遮拦现象,提出了用剪切移法分析单桩沉降遮效应的方法,并推导了相应的理论公式;结合上海的地质情况对单桩的遮拦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桩对土体深度方向的差异沉降具有明显的遮拦作用,桩刚度对遮拦效果影响较大,遮拦桩不宜作用柔性桩;遮拦桩轴向刚度接近于受荷桩轴向刚度时,已获得理想的遮拦效果,再增大遮拦的刚度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79.
在高速铁路路基基床底层施工完毕后,利用堆载作用预先将路基填筑土石方充分压缩固结,达到基本上消除设计永久荷载长期作用下所产生的沉降,使铁路路基在运营过程中基本上不产生大的沉降变形。同时,采用曲线回归法进行沉降观测数据分析,当推算出的工后沉降满足要求后予以卸载,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相似文献   
80.
杨可雄 《甘肃科技》2008,24(4):120-122
CFG桩作为复合地基处理技术首先大量应用于房屋建筑地基处理中,并形成了相应的建筑地基处理规范,近几年来CFG桩在高速公路上也得到了广泛运用,但路基设计规范却一直没有CFG桩复合地基处理路基的相关规定,导致采用CFG桩处理路基设计时一直沿用房建的规范。通过CFG桩处理房屋建筑中软弱地基的一个工程实例,得出CFG桩承载力和沉降变形的各种试验数据,然后对这些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并同公式计算的结果进行比较,得出CFG桩复合地基在高速公路上处理软基时用房建的规范计算得到的值偏保守的结论,为今后设计CFG桩复合地基处理高速公路软基作一个参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