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8篇
丛书文集   23篇
教育与普及   28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45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51.
在刺栲和短刺栲9458个叶片中,有60%的叶片被虫食.叶片虫食痕迹多样,很难复绘出叶原来的形状测定虫食面积.提出用重量比值法求算叶被采食率(I_g)的公式.比较非虫食叶和虫食叶的大小发现,动物并不选择采食大的或小的叶片,确定该方法是切实可行的.测定出刺栲和短利栲叶的被采食率分别为9.98%和 13.06%,被采食量分别为0.0656 t/hm~2·a和0.2857 t/hm~2·a.还发现动物主要采食幼嫩叶片.  相似文献   
452.
变温对萼花臂尾轮虫休眠卵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群体累积培养法研究了培养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对萼花臂尾轮虫休眠卵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与22℃下持续培养11天相比,将22℃下培养5天的种群转入27℃下再培养6天可加速休眠卵的产生,使休眠卵的最大形成效率提前出现,种群中的平均混交雌体百分率显著降低;但对休眠卵的产量和形成效率以及种群中的平均混交雌体受精率皆无显著的影响.而与27℃下持续培养11天相比,将27℃下培养5天的种群转入22℃下再培养6天,对休眠卵的产量及与之相关的混交雌体百分率和受精率等均无显著的影响.升温培养对于提高休眠卵商品化生产的经济效益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453.
刺芹侧耳与常见食用菌中营养成分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了刺芹侧耳干品中多种营养成分的含量。并与香菇、银耳和黑木耳等常见食用菌干品的营养成分作了比较。其中的灰分(无机盐)含量和蛋白质合量较高,甘露醇、游离氨基酸含量也较丰富,而脂肪含量和总糖含量较低。因此特别适合老年人食用。  相似文献   
454.
材料采自厦门港,在实验室条件下观察厚伞拟杯水母的胚胎发育、浮浪幼虫对附着基的选择、附着、变态过程、变态水螅的形态以及各发育阶段的刺胞等。该种受精卵进行辐射卵裂,以内移为主形成原肠,浮浪幼虫对附着基有一定的选择,经过复杂的变态发育成拟钟螅型(campanulina)的水螅?,水母体、浮浪幼虫与小水螅均具有无刺等丝刺胞、基刺等丝刺胞和(或)具刺短柄丝刺胞。  相似文献   
455.
背刺毡蜡蚧蜡泌物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红外光谱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研究了背刺毡蜡蚧Eriopeltis festucae(Fonsc.)(蚧总科Coccoidea,蚧科Coccidae)蜡泌物的化学成分。结果证明,该虫蜡泌物主要成分是一系列高分子的长链饱和烃、饱和与不饱和脂肪酸、脂肪醇和类酯,同时有少量的酮类、带有氧环和苯环的化合物。其碳原子数目在14-28之间,饱和烃为C21-、C22-、C24-、C28-(占28.47%),带氧环的长链烃C19-(占19.41%)。饱和酸是C16-(占50.09%)、C18-(占17.15%)、C24-(占19.24%)。醇是C25-烷醇和C22-烯醇。酯类是C27-辛酸甘油酯和C16-乙酸烯酯。  相似文献   
456.
乌拉尔甘草与刺果甘草茎叶营养成分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Fisch)和刺果甘草(Clycyrrhiza pallidiflora Max)茎叶进行了氨基酸,微量元素及蛋白质,糖,粗脂肪等营养成分的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乌拉尔甘草茎叶氨基酸含量为26.96%(干物质),粗蛋白含量为23.56%,总糖含量为14.05%。粗纤维含量为19.6%,刺果甘草氨基酸,钙、钾含量较高,分别为28.24%(干物质),1.41mg/g,1.47mg/g,从而为其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57.
目的:研究酸、二氧化碳、甜味剂、羧甲基纤维素等化学因素对龙葵色素稳定性影响。方法:色素的颜色随pH变化,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色素在不同pH下的不同溶液的λmax、εmax变化。了解色素对酸的稳定性,向色素的pH4水溶液中分别通入二氧化碳,加入蔗糖、甜密素、柠檬酸、羧甲基纤维素放置观察溶液变化情况,了解色素对食品添加剂的稳定性。结果:龙葵色素的水,乙醇溶液随酸度的增大颜色加深、稳定性增强,其水溶液对酸、二氧化碳、甜味剂、羧甲基纤维素等化学因素的影响有较好的稳定性。结论:龙葵色素对化学因素的影响有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58.
电脑多头绣花机挑线刺布机构的创新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电脑多头绣花机挑线刺布机构,提出一套创新设计方法.应用该方法,设计出一种新型的电脑多头绣花机挑线刺布机构.创新设计方法为回避已受专利保护的现有机构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459.
460.
山茶属瘤果茶组植物分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瘤果茶组植物在50年代仅有1种,1981年,在专著《山茶属植物的系统研究》里,记载了瘤果茶组6个种。此后10年间,瘤果茶组种类不断被发现,目前全组已知的凡17种,按子房是否具有毛被分为2个亚组,它集中分布于中国西南部各省,尤以贵州省最集中,在那里多达10种,其余的分散于云南、四川,湖南、湖北及广西。形成1个完整的分布区。本文就瘤果茶组17种,编出检索表,其中有4个新种。它们是乐业瘤果茶Camellia leyeensisChang et Zhong,sp.nov.,尖萼瘤果茶Camellia acutisepala Chang et Ren,sp.nov.,拟瘤果茶Camellia atuberculata Chang et Ren,sp.nov.,湖北瘤果茶Ca-mellia hupehensis Chang et Ren,sp.no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